西咸新區綠色發展 5000畝西安中央公園加速建設

作為我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陝西西鹹新區不斷開拓創新,在以人為本、綠色發展、產城一體等先進理念的指引下,實現了惠民、生態、產業等領域的“多贏”局面,在關中平原上築起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綠色生態城市。

西鹹新區綠色發展 5000畝西安中央公園加速建設

以人為本彰顯城市“溫度”

作為地處西安與咸陽兩大城市之間的城市新區,西鹹新區的規劃區域與原有行政區域大量重疊,轄區內有大量村莊和農業人口,如何穩妥推進城鎮化引人關注。

“城鎮化進程不是簡單的徵地造城,而是要使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共享發展紅利。西鹹新區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村民’變‘市民’後不僅住有所居,還能勞有所得,保障他們的長遠生計。”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說。

在西鹹新區的空港、灃西、秦漢等五個新城裡,得益於特色小鎮和都市農業等業態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成為“上班族”。今年58歲的李芳茹是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坡劉村村民,以前一家人種地每年收入不到兩萬元。把家裡部分土地流轉出去後,現在的李芳茹和丈夫都成了附近一個酒莊的工人,兩人加起來每個月能收入3500多元。

“綠色基底”涵養城市“氣質”

建設大小水系45條,打造湖泊、溼地23處,5000畝的大西安中央公園加速建設……西鹹新區以打造現代田園都市為目標,綠色、生態、低碳作為發展之基,通過增綠擴綠、“柔性治水”等方式,孕育出獨特的城市“氣質”。

綠色發展,也成為西鹹新區破解“大城市病”的妙方。每逢暴雨全國不少城市都會陷入“看海”窘境,而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卻能靠“海綿城市”技術安然度過雨季。

西鹹新區還探索利用中深層地熱供熱技術,緩解大城市的冬季霧霾之困。目前秦漢新城已在10萬多平方米的商業住宅和7萬平方米的寫字樓推廣使用,有效減少了煤和天然氣的使用。

現代產業體系構造城市“內核”

“產業興則城市興”,近年來西鹹新區初步形成了先進製造、電子信息、臨空經濟、文化旅遊等六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五個新城分別佈局臨空經濟、大數據、文化旅遊、都市農業等產業,發展定位清晰明確。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嶽華峰說,西鹹新區把產業作為發展之“魂”,依託陝西的科教、軍工等優勢,因地制宜搭建現代產業體系,為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以就業和城市功能為導向佈局產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西鹹新區在“產城一體”的探索道路上步伐穩健。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佔地約5000畝的“中國西部創新港”工地,教學科研板塊正在加緊施工,西安交通大學的教學樓已全部封頂。“與西安交大合作共建的創新港,將吸引超過5萬名高素質人才,成為集科研、教育、孵化、綜合服務為一體的開放式學鎮。”灃西新城管委會主任劉宇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