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災救災 我們在行動

抗灾救灾 我们在行动

27日,抵達壽光的聊城消防支隊官兵來不及休息,立即投入抗災救災,奔赴受災嚴重的羊口鎮南宅科村,幫助村民開展災後防疫消殺。 通訊員趙德彥攝

抗灾救灾 我们在行动

27日,馳援消防官兵在紀臺鎮救災現場。通訊員付瑤攝

抗灾救灾 我们在行动

天津消防總隊帶來通訊車輛,保障救災通訊。記者於哲攝

抗灾救灾 我们在行动

抗灾救灾 我们在行动

抗灾救灾 我们在行动

①8月25日,昌樂五圖街道防疫人員對下窪村開展防疫消毒工作。 記者王曉麗攝

②8月26日,施工人員在昌樂縣硃紅路與白浪河交匯處搶修被洪水沖毀的宅科橋,目前副橋已恢復小車通行,主橋正在搶修中。 記者王曉光攝

③8月25日,在青州市王墳鎮趙家峪村,青州暉澤水務公司突擊隊在組裝自來水供水管道,為該村更換新的自來水管網。 記者付生攝

全國各地萬餘消防官兵馳援災區

本報訊 (記者於哲)8月26日晚,來自河北、江蘇、天津及省內兄弟地市的10300名消防官兵陸續在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廣場集結,連夜奔赴壽光災區一線。

8月19日至20日,颱風“溫比亞”襲擊我市,造成青州市、安丘市、壽光市、昌樂縣等11個縣市區98個鎮街、156.8萬人受災,經濟損失超過一百億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情發生後,全國各地消防部門緊急動員、迅速馳援我市抗災救災工作。自8月26日晚,來自河北消防,天津消防,江蘇南京消防、鎮江消防、泰州消防、連雲港消防、揚州消防、南通消防及省內兄弟地市的10300名消防官兵及搶險救援車輛、器材、設備陸續抵達壽光,奔赴救災一線。

26日晚,數千名壽光市民自發來到各地消防官兵馳援行經道路,揮舞國旗,高唱《國歌》《歌唱祖國》,並打出“眾志成城、抗災救災、重建家園、愛我壽光”條幅,夾道歡迎各地馳援的消防官兵,致敬最可愛的人。

市交通運輸局: 迅速行動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本報訊 (記者於哲)受颱風“溫比亞”影響,我市部分地區遭遇罕見強降雨,我市境內部分公路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積水、塌方等險情,路基路面、橋涵遭到極大損壞,造成多處交通阻斷,交通部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行動,全力做好抗洪搶險工作。

靠前指導、一線作戰。災情就是命令,自“溫比亞”颱風來襲之日,市交通運輸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建了三個搶險救災指導組,由三名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分別到壽光、青州、昌樂等受災縣市區,現場查看災情,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全面調查摸底,指導公路橋樑搶修暢通等事宜。目前統計,全市國省道水毀路基路面26公里、水毀橋樑8座。全市農村公路水毀路基路面1081.49公里、水毀橋樑553座、水毀安防及其他輔助設施2148處。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搶修工作。按照“先保通、後保暢”搶險思路,採取多種臨時措施搶修搶通道路。目前全市已搶通34條縣鄉公路,共567.8公里,修復道路總計159.8公里,修復損毀橋涵11座,修復防護工程、涵洞、路基兩側水毀344處,修復邊坡及路肩27公里。設置危橋,道路危險標誌2226個。累計投入救災大型機械設備、車輛8288車次。截至目前,所有鎮街和行政村都達到通行條件。

主動配合,調運救災設備和救助受災群眾。積極溝通省交通廳開通抗災救災綠色通道,自8月25日起對進出濰坊的救災物資、食品蔬菜運輸車輛和應急搶險隊伍等免收道路通行費。市交通局緊急調集59臺大功率抽水泵支援壽光災區。建立應急運輸車隊,配合地方政府轉移受災群眾2萬餘人。

市旅發委: 積極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生活

本報訊 (記者劉曉傑)災情發生後,市旅發委組織三個小分隊分別赴壽光、青州、臨朐三個縣市全面瞭解受災情況,並對各縣市區受災情況進行調度。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旅發委立即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抗災救災工作,成立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抗災救災各項工作,並及時向壽光市慈善總會、壽光市營裡鎮李營村和青州市王墳鎮捐款捐物,為災區群眾恢復基本生活提供援助。

向壽光慈善總會捐款4萬元。向壽光市營裡鎮李營村捐贈價值96502元的電飯鍋、燃氣灶等生活用品。根據市委辦公室《關於切實做好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包村抗災救災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統一安排,8月25日上午,市旅發委一行5人趕赴所包靠的重點受災村壽光市營裡鎮李營村實地查看受災情況,盡全力提供所需物品、物資。

向青州市王墳鎮白洋口村捐款9000元。市旅發委在災後第一時間派人進入幫扶村白洋口村察看災情,指導幫助村民開展災後自救,恢復生活生產。8月25日,市旅發委相關人員進入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並送去慰問金9000元,全面深入瞭解災情,共同做好搶險救災、除險加固、救援救助、供應保障、設施維護、恢復生產等各項工作,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市委老幹部局: 全力投入抗災救災

本報訊 (通訊員王文傑)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洪澇災害發生後,市委老幹部局始終心繫災區,根據市直部門包村抗災救災安排,迅速行動、立即就位,與災區幹部群眾手挽手、心貼心,全力投入抗災救災。

市委老幹部局第一時間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駐青州市彌河鎮大關營村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赴大關營村實地查看受災情況,研究制定救災實施方案。針對排水設施緊缺的問題,協調聯繫抽水泵9臺,抽水管道900米,機關幹部全員上陣,成功搶挖1條主要排水渠道。在局系統中開展“水災無情人有情”捐款活動,籌集善款1.01萬元,全部用於抗災救災。目前,正在協調車輛運送救災物資,並組織人員繼續疏浚排水渠道。

原壽光縣委書記、濰坊市原市長王伯祥到壽光了解受災救災情況,並帶領一行人到該市慈善總會捐款共計1.6萬元。壽光市原工商局退休人員侯慶玉從包袱裡拿出1萬元放入捐款箱。青州市人大老幹部捐款2.28萬元;政協老幹部捐款0.83萬元;軍休所老幹部捐款1.855萬元等。在市委老幹部局的動員、號召下,全市老幹部、老幹部黨員、老幹部志願者紛紛行動起來,愛心在不斷匯聚;方便麵、礦泉水、被褥、抽水泵、器械以及捐款數量在不斷增加,全市老幹部工作者、老幹部們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為抗災救災貢獻力量。

市水利局: 開展抗洪救災募捐活動

本報訊 (記者張希麗)受颱風“溫比亞”影響,我市普降大暴雨,壽光市、青州市、臨朐縣等縣市區出現嚴重洪澇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災情發生後,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迅速趕往現場查看災情,組織力量抗洪救災,安排部署救災工作。但此次災害損失慘重,災後重建、恢復生產任務艱鉅,受災群眾生活困難,亟待給予救助。

點滴之情匯大愛,勠力同心渡難關。市水利局號召全市水利系統積極行動,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為災區群眾重建家園貢獻綿薄之力。8月25日,市水利局全體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募捐,當天局機關捐款19100元,山東水發設計集團濰坊分公司捐款9485元,共計28585元。據介紹,這些資金將盡快送往災區,讓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重建家園。

市文物局: 開展不可移動文物安全隱患排查

本報訊 (記者王瑩 通訊員呂帥)近期,受颱風“溫比亞”影響,我市出現持續暴雨天氣,對我市野外文物造成巨大安全威脅。為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避免不可移動文物再次遭受破壞,市文物局黨員幹部積極行動,及時開展災後不可移動文物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做好重點不可移動文物隱患摸排統計工作。為及時掌握重點文物災後現狀,市文物局組織各黨員幹部按照責任分工對包靠古建築進行全面檢查,記錄安全隱患情況並督促責任單位儘快整改。

及時趕赴現場勘察處置。在做好古建築安全隱患排查的同時,市文物局組織業務人員對出現滑坡的古墓葬進行全面勘查,在勘查過程中及時與屬地管理單位取得聯繫,現場商議處理意見,在不破壞文物本體的前提下將散落在道路中的泥土、樹木枝幹清理乾淨,保障人民群眾的正常通行和農作物管理作業。

做好執勤工作,保障信息通暢。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分工到人、責任到人。設立舉報電話,保持信息渠道暢通,全力做好應急準備,確保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並及時處置。

我市災後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本報訊 (記者薛靜)據市商務局、物價局檢測:8月27日濰坊市蔬菜零售價格水平經調控已經走穩,壽光全國蔬菜價格指數平穩下跌。

濰坊百貨集團650個門店的20個重點蔬菜品種價格,環比26日10個下降、2個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5個下降;與受災前8月18日相比5個下降、1個持平,其他微漲(0.06-0.95元之間)。蔬菜價格整體水平達到災前。

壽光全福元商業集團78個門店,20個重點蔬菜品種價格,環比26日15個下降、4個持平;與8月18日相比11個下降、1個持平。

壽光農產品物流園蔬菜價格定基指數156.44點,比前一日下跌4.99個百分點;蔬菜均價3.22元/公斤(農業農村部網站數據顯示:本週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3.44元/公斤)。指數平穩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場正值“北菜南運”交易旺季,蔬菜到貨量充足,菜價上升空間受限。當日交易量最大的20個品種價格,與26日相比有12個下降、2個持平,與8月18日相比有8個下降、1個持平。

肉蛋奶等商品供應充足,沒有明顯價格變化。

8月28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按照市委、市政府抗災救災指揮部署安排,市商務部門啟動了抗災救災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響應,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價格穩定。市商務局與財政局聯合召開濰百集團、全福元集團、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安丘農耕農業發展公司、安丘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高新區十甲市場及有關縣市區商務部門應急保供工作會議,發揮骨幹企業責任擔當、示範引導和市場影響力,努力將蔬菜價格控制在災前水平。啟動政府市場價格穩定基金,開展市場巡查摸排,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法行為。

從8月21日開始,濰坊百貨集團應急商品儲備庫分批向壽光市、青州市等地調運塑包水52050件、方便麵21310箱、餅乾300件、手電筒2068支、蠟燭22944根、毛巾被20133條。加大從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等地的蔬菜採購力度,做好從外地儲備庫中回調商品準備,確保緊急情況下24小時內買得來、運得進、調得出、用得上。監測數據顯示,災後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主渠道運行平穩,工業品食品、豬肉、雞蛋、蔬菜均供應充足。

青州災區積極開展互助自救共渡難關

本報訊 (記者付生)颱風“溫比亞”造成的洪災已經過去一週時間,在各級黨委、政府全力推動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青州市受災群眾積極互幫互助開展自救,爭取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在這次災害中,廟子鎮東滴水張村內一千多米的水泥路被摧毀,村民出行的橋樑也被沖毀七座,自然災害面前村民們沒有被嚇倒。連日來,在村委的指揮下,村民齊上陣,先後對路旁以及河道內的樹木和雜物進行全面清理,對危險路段進行排險、加固,並在沖毀的地方放上障礙物,防止再次出現危險。村黨支部書記崔文禮告訴記者,現在村內的主要任務就是修路、修橋,讓道路更暢通,為恢復生產打基礎。

邵莊鎮前河村,大雨過後的痕跡正在慢慢消退,各街道的汙泥基本清理完畢,通往村外的生產路也進行了簡易修復。村民們有的在晾曬浸溼的麥子,有在清洗傢俱。村黨支部書記申金山正帶著黨員幹部對村前河道進行疏浚清理。“疏通完河道,還要對損毀橋樑進行加固,確保安全。”申金山說。

隨著積水逐漸消退,王墳鎮王墳村內的生產自救加快推進。在村“兩委”組織下,村內道路正在積極搶修,各家各戶也在採取各種措施處理家內的積水和汙泥,民居里、門店內,隨時可以看見村民忙碌的身影。

在王墳村,記者見到了已連續工作四天的步鄉恩。本次洪災,王墳村受損嚴重,每家每戶都流入大量汙水淤泥,清淤成為每家每戶首要自救任務。得知這一情況後,家住鎮政府附近的步鄉恩開著自家小鏟車來到了王墳村。“過來幫幫忙,盡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步鄉恩說。

走進廟子鎮南李村,村民們正在忙著沖刷道路,清理淤泥,清洗晾曬被洪水浸泡過的衣物。“不能光指著別人幫忙,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先做起來,爭取早恢復。”村民李文亮說。

災情也導致青州部分農田大棚出現大量積水,部分農業企業損失較重。雨過天晴後,他們第一時間投入到生產自救中。青州市蔚然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現代化農場,在這次暴雨中遭受重創,整個園區被積水覆蓋,多肉、草莓、鳳梨、火龍果等種植大棚被淹。這幾天,園區的抽水泵不停地工作,社會各界也紛紛前來幫助轉移被泡作物。三天時間內,園區積水基本排完,園區面貌得到進一步恢復。公司總經理吳美紅表示,他們有信心早日恢復經營。

農機幹部包靠 農機企業擔當 農機補貼跟上 我市充分發揮農機抗災減災作用

本報訊 (記者尹莉莉 通訊員張軍)洪災就是命令,洪水無情,人間有愛。面對我市突發洪澇災害的嚴峻險情,市農機局迅速下發了《關於組織農業機械參加抗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與濰坊農業機械同業發展公會聯合下發了《關於組織參加抗災減災工作的緊急通知》,組織更多農機力量投入抗災減災工作,在全市農機管理部門和農機行業中掀起了抗洪救災的熱潮,發揮著農機抗災減災的作用。

抗洪救災,農機幹部包靠上。全市各級農機部門組織幹部職工和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深入搶險救災第一線,積極開展農田排澇、搶運物資等作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機械在抗洪救災中的作用。市農機局包靠臨朐縣寺頭鎮河莊村,局長徐明軍第一時間與該村“兩委”對接,詳細瞭解災情,確保一包到底,災不消、人不退。市農機局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全體幹部職工共捐款10700元。壽光市農機局專門成立農機搶修志願服務隊,組織11家農機產銷企業、合作社成立農機搶修志願服務隊,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青州市農機局全體幹部職工投身賑災一線,購買瓶裝水、餅乾、方便麵、大米等物資,在第一時間送到災區。臨朐縣農機局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到臨朐彌河溼地公園參加義務勞動,清除彌河河邊及公園道路淤泥。

抗洪救災,農機企業有擔當。全市農機企業響應農機管理部門的號召,積極履行行業社會責任,慷慨解囊,捐獻物資,體現了農機人的風采。到目前共捐款10萬元,其中,雷沃重工3萬元,百利2萬元,華夏1萬元,濰坊綠野合作社1萬元,宏基農機合作社0.9萬元,山東薩丁0.8萬元,魯中0.4萬元,濰坊鑫升0.4萬元,濰坊豐聯0.3萬元,濰坊海林0.2萬元。濰坊魯星農機公司捐贈2臺水泵。

抗洪救災,農機補貼要跟上。針對農機受災情況,群眾如需新購農機,全市農機部門專門開通補貼綠色通道,給予優先辦理、敞開補貼和“一站式”服務。同時積極與各農機產銷企業溝通,做好機具生產、調配,保證災中災後農戶對各類動力機具、排澇機具的需求。

我市農業系統全力做好防汛和抗災減災工作

本報訊 (記者於菲 通訊員曹生民)近期,受第13號颱風“摩羯”、第18號颱風“溫比亞”疊加影響,對我市農作物帶來了嚴重災害。災害發生前後,全市各級農業部門立足本職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紮實開展農業氣象災害應急和抗災減災工作。

8月19日,收到市氣象部門暴雨預警後,全市各級農業部門按照市防指統一部署,嚴格執行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災情發生後,及時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受災地塊,做好災情摸排統計上報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技術防災措施,指導災區抗災自救,力爭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限度。

第一時間制定災後恢復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8月22日,市農業局組織農業技術專家會商,迅速制定了《災後恢復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設施蔬菜洪澇災後管理技術意見》,印發至各縣市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大田作物、設施瓜菜、果樹等受災農作物災後恢復生產的措施。同時組織各級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災區開展技術指導,儘快幫助受災農戶恢復生產條件。

全力排除田間積水。針對壽光市設施蔬菜受淹依然較重的實際,8月24日下午市農業局從全市受災相對較輕的7個縣市區緊急調運抽排水設備110臺套運至壽光市,幫助壽光排除受淹大棚內積水。截至目前,全市投入抽排水設備19372臺套,排水除澇面積39.7萬畝。

及時申請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災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調度受災情況,聯合市財政局向省農業廳、財政廳上報了《關於申請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請示》,擬申請農業生產救災資金8.5億元。

紮實做好農業保險定損理賠工作。災情發生後,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及時協調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深入災區開展災害勘查、定損工作,督促各承保機構簡化理賠程序、加快理賠進度,努力減少受災農戶的損失。據統計,全市落實玉米承保面積288.02萬畝,佔全市玉米種植面積的58%,截至目前,全市玉米因澇災定損31.7萬畝、因風災定損7.6萬畝,已分別理賠941.54萬元、522.6萬元。全市棉花投保面積7.22萬畝,佔播種面積的57%,因澇災定損0.06萬畝,理賠30萬元。由於目前田間積水尚未完全排出,後期損失還可能發生變化,市農業部門將及時協調各承保機構進行再次定損,直至確定投保農作物最終損失程度後,確定賠付金額。

做好農資儲備和農資市場監管工作。及時協調供銷等農資供應部門,確保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的有效供應,截至目前,已儲備化肥5萬噸、農膜500噸、農藥2100噸。全市各級出動農業執法人員1900餘人次,開展災後農資市場專項檢查,規範農資市場秩序,讓農戶用上放心農資。

據瞭解,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農業部門將繼續幫助指導受災地區儘快排除大田和大棚內積水,儘量減少因受淹帶來的經濟損失;繼續按照《災後恢復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設施蔬菜洪澇災後管理技術意見》,分片包乾深入受災較重的壽光、青州、昌樂、安丘,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田間技術指導,發放田間管理技術資料,分品種、分類別搞好受淹大田作物、設施瓜菜、露天瓜菜的技術處置措施,提高農戶生產自救水平;繼續協調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深入災區開展災害勘查、定損工作,督促各承保機構簡化理賠程序、加快理賠進度,努力減少受災農戶的損失;加強災後農資市場監管,保障農業生產恢復重建。組織農業執法人員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檢查,堅決防止水浸、變質、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杜絕各類坑農害農行為發生。為確保受災農民買到放心的農資產品、減少病蟲害發生造成的損失、促進災後農作物迅速恢復生機提供有力保障;結合我市日光溫室、大中拱棚種植面積大,農戶投保積極性不高的實際,會同承保機構及有關縣市區研究符合我市實際的大棚保險條款,以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

昌樂加快搶修農村飲水供水管道 力爭全縣農村飲水工程8月底全部恢復通水

本報訊 (記者王曉麗)受颱風“摩羯”“溫比亞”影響,昌樂全縣農村飲水供水管道不同程度受損,達到106處。其中高崖水廠不同口徑供水管道破損、沖毀39處,供水管道被衝出裸露於地表23處,自流管線(高崖水廠至平原、王俊、崔家莊方向)、加壓線(高崖水廠至喬官方向)、加壓線(高崖水廠至高崖庫區方向)三條供水主管線全部癱瘓;荊山水廠共有43處不同口徑供水管道、水錶井、閥門井等設施被沖毀或衝出;城南水廠管網延伸供水工程馬家龍灣水庫1處約80米供水主管道被沖毀。

災情發生後,昌樂立即制定防汛救災方案,並組織高崖水廠6個搶修小組和荊山水廠3個搶修小組分赴各水毀點緊急搶修。8月23日,縣水利局主要負責人及農村供水辦工作人員奔赴受災現場,指導督促進度,對高崖水廠6個搶修小組和荊山水廠3個搶修小組進行現場調度。特別是在善莊南1000毫米水泥管道和鄌郚鎮陳家店子200毫米管道搶修現場,人員、機械加班加點抓緊搶修,儘快打通供水的幾個關鍵節點,儘早解決受災群眾的飲水問題。同時,爭取上級救扶資金支持,力爭全縣農村飲水工程8月底全部恢復通水。截至8月26日,高崖水廠62處水毀點已修復51處,恢復202個村莊供水;荊山水廠43處水毀點已修復38處,恢復58個村莊供水;實康水業修復1處,恢復3個村供水。

營丘鎮:災後重建按下快進鍵

本報訊 (記者王曉麗)目前,昌樂營丘鎮各項災後重建工作陸續展開,各村群眾自發進行生產自救,黨員幹部齊心助力災後重建,衛生防疫、田地排澇、道路整修、堤壩加固,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

在營丘鎮高家樓村,黨員幹部和村民正在進行災後重建和生產自救,開挖排水溝、修復田間道路,現場熱火朝天、井然有序。

颱風“溫比亞”給高家樓村帶來了嚴重的損失,4個高溫大棚被沖毀,20個大棚嚴重積水,500畝農田被淹,4座橋涵和1公里的道路被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多萬元。村支書田華偉心急如焚,大雨剛停,忙碌了一晚上的他一刻不停,立即組織召開議事會議,成立村搶險救災突擊隊,自己擔任隊長,迅速展開救災減災工作。白天他奔波忙碌在各個救災現場,自己家被淹的田地顧不上,妻子抱怨家裡就像沒他這個人,他就一句話:“我是黨員幹部,先把村民的地救過來再說。”到了晚上,他與“兩委”成員徹夜研究救災和災後重建方案,腳上磨起了泡、眼睛又紅又腫、背也直不起來,他硬扛著沒有倒下。

田華偉跟村“兩委”成員研究,一致認為,這次內澇嚴重主要是因為村周邊排水溝堵塞,必須重新修整、加寬。重修排水溝必然佔用部分村民的耕地,村幹部立即分頭做工作,田華偉負責的高仁孝、張洪生兩位群眾因為被佔用土地較多,剛開始並不同意,但是經過他苦口婆心地勸說,兩人最終同意了排水溝加寬方案,並且拒絕了村裡提出的再給他們重新調一塊補償土地的建議,無條件表示支持。“田書記說的對,加寬排水溝是利長遠的大好事,犧牲一下給村裡老百姓作個貢獻值。”

在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該村僅用兩天時間就深挖排水溝1000米,鋪設管道500米,清理樹木150棵。按照計劃,該村將在村莊四周全部高標準修建排水溝,4座橋涵的重修和1500米田間道路的修整也將陸續展開。

紅河鎮:硃紅路白浪河橋通車了

本報訊 (記者吳曉強)昌樂縣紅河鎮把災後自救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鎮、社區、村齊發力,全力修復水毀工程,以更加堅決的態度、務實的舉措、過硬的作風,紮實做好生產自救等各項工作。

8月26日上午,紅河鎮硃紅路白浪河橋副橋完成施工,正式通行。為儘快達到通車條件,縣交通局、紅河鎮協調配合,施工人員加班加點,吃住在工地,調用了10餘臺大型機械,“人歇馬不歇”,晝夜施工,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施工進度,解決了困擾群眾的出行問題。同時,鎮、社區、村通力配合,加快鎮域被損毀的鄉道、村道的修復工作,目前大部分已達到通行條件。

紅河鎮堅持問題導向,以災後出現暴露的短板為工作導向,不等不靠,加快推進災後各項工作。目前,全鎮受災沖毀的自來水管道已經接通,正在進行其餘項目施工。所有村全部恢復供電,橋涵、塘壩等設施正在加緊整修。受災企業樂港、四季豐、瀚星葉綠素正在對設備、基建設施進行修繕,力爭儘快恢復生產。同時,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受災農業的技術指導,積極協調銀行等機構提供貼息貸款,進一步解決群眾面臨的實際問題,全鎮災後生產生活正在有序恢復當中。

省環保督察組 到昌邑市進行督察

本報訊 (記者吳曉強)8月27日下午,省環保督察組副組長、省公安廳二級巡視員劉偉帶領督察組一行,到昌邑市進行督察。

督察組一行先後到昌邑市的山東康邁信機械有限公司、山東滿國康潔環衛集團、昌邑市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園、山東浩信集團有限公司等地進行環保督察,並聽取了相關彙報,查閱資料。

省總工會調研組來濰

本報訊 (記者孫孔嘉)8月27日,省總工會副主席魏麗一行來我市就“擔當作為、幹事創業”集中行動進行專題調研。

在濰期間,調研組召開座談會,認真聽取了今年以來全市工會工作情況,與會人員圍繞調研內容進行了交流發言。調研組對我市今年以來的工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開展好“擔當作為、幹事創業”集中行動,加快工會改革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步伐,推進省總工會“三大工程”“三個十條”落地生效,促進工會工作不斷創新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