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她与妈祖齐名,为颂其功德而诞生一种舞蹈

陈靖姑是闻名海内外的妇女儿童保护神,被尊奉为“顺天圣母临水夫人”,与“海上女神”妈祖齐名。

道教神仙|她与妈祖齐名,为颂其功德而诞生一种舞蹈

陈靖姑(公元767-791),祖籍福州仓山下度(今福州市仓山区下渡街道),小名陈十四。福建省民间称之娘奶、奶娘、夫人奶、临水夫人、陈奶夫人、顺天圣母等。陈靖姑学闾山道法,该道派都尊奉晋代著名道士许逊为祖师。福建是闾山派发展的中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唐代以来福州民间女神陈靖姑信仰的扩大及影响。嗣后逐步影响到浙南、赣南、粤东北甚至湘西等地区。明清以后,随移民文化传播到台湾地区及东南亚许多国家。

据《闽都别记》记载:“(陈靖姑)幼聪颖明慧,贤淑端庄。年十三,蒙许逊真君录入门下,授以道法。三年学成归里,奉亲命适古田县刘杞公为妻。夫人本好生济世,常以闾山正法摄伏魔精。救人厄难。……历宋、元、明、清诸代均有封赠,初号临水夫人,后加封临水崇福夫人,王绍荣封为顺天圣母顺懿元君,道教称惠枕慈量天尊。闽人咸以临水陈太后称之。”

道教神仙|她与妈祖齐名,为颂其功德而诞生一种舞蹈

据统计,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临水宫分宫分庙有4000余座,信众已逾亿人。其中,台湾主祀陈靖姑的宫庙有500多座,配祀的宫庙3000多座,信众1500多万人。历经千年传承,以古田临水宫祖庙为发祥地的陈靖姑信俗文化已成为闽都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成为世界各地华人社区颇具影响的世界文化现象。

在陈靖姑祭典仪式(又称请香接火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舞蹈”叫做《奶娘催罡》(亦称奶娘踩罡、奶娘行罡),其从巫舞演化而来,再现了陈靖姑这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整个仪式都充满了浓郁的道教色彩。据福安市穆阳镇畲巫雷太生家谱记载:“由太始祖法振公自康熙五十一年遇闾山传授巫流技艺……后经八代相传,历时二百余载,叔侄协共十四人习此艺外出游行。”

道教神仙|她与妈祖齐名,为颂其功德而诞生一种舞蹈

注:《奶娘催罡》巫舞演出

畲族“奶娘催罡”,它是具有畲族原始音乐烙印的民间舞蹈,它将神舞和族舞结合在了一起,把道具和罡步融为一体,宣传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与邪恶势力抗争的人道主义精神。畲族巫舞《奶娘催罡》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伴奏以三音锣为主。该舞共分为三个章节:

净坛,意在去污秽、净神坛,准备为迎神行罡布法;

“请神”,即请“神”来;

“催罡”,又叫“踩罡”,指踩罡步驱魔。

其中,踩罡是该舞的主段,也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舞者为男巫,于方圆之地行走进退,脚踏北门七星象位,变幻出三十六罡步。这三个部分又细分为十二种步骤,除了表现陈靖姑驱鬼镇妖,还描绘了其在人间生活的情景。如“笼米”、“筛米”、“钓鱼”、“梳头”、“洗面”、“照镜”等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活动情景。

道教神仙|她与妈祖齐名,为颂其功德而诞生一种舞蹈

注:巫舞剪影

“闾山洞前行罡法,行罡休法上庙堂。”《奶娘催罡》保留了鲜明的闾山派文化的特点:

其一,布罡踏斗。《奶娘催罡》中的“罡”字本身就是古代的星名,其意泛指北斗星的斗柄,舞者脚踩七星北斗阵。据悉,布罡踏斗,源自于道教文化,是道家法师行法时的一种形体变化。其中“养身罡”即生儿育女后的休养、“八步罡”为陈靖姑驱赶邪魔所使用。

其二,三山法把。该法器由三幅横幅画轴式神图圈缠组成,其轴一根长出3厘米,三幅神图以红带紧扎或捆状,平时竖立科仪桌正中雷令之后,上呈三顶状,以寓“闾山”、“茅山”、“车山”(或闾、茅、横)之“三山法象”,象征闾山派法事的道法范畴。

其三,红头法师。绝大部分法事是趋煞收妖、除邪纳福;道师身穿神裙、头戴神额红巾,故人称之“红头法师”。

其四,羚号领舞。巫师在舞蹈时,左手持翎刀、右手秉羚号,边唱边跳。每当舞段表现陈靖姑斩妖除魔的情景时,以羚号的曲调配上鼓声,使整个场面营造出更加神秘、威严的气氛。民间老百姓在传统节日或习俗活动中,常常出现边歌边舞或边舞边歌其乐融融的情景。

道教神仙|她与妈祖齐名,为颂其功德而诞生一种舞蹈

宗教文化的对外交流,是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陈靖姑文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港澳台文化以及东南亚地区民俗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奶娘催罡》舞代表的具有民族和宗教色彩的祈福文化,理应受到人们更好的认知和传承。

本文作者 | 苏昌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