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經路上,唐僧師徒最大的磨難是哪一次?

眾所周知:西遊記是講唐僧師徒在西天取經路上降魔除妖的鬥爭史,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修得正果。

問取經路上的磨難,其實每一次都是不小的磨難。

要問取經路上最大的磨難是什麼?

有很多人會說是色戒或心魔。

西天取經路上,唐僧師徒最大的磨難是哪一次?

但從原著裡再仔細扒拉一下,發現有點不對勁,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從原著《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職。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又叫那白馬:“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長老四眾,俱各叩頭謝恩。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鬚,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諸佛讚揚如來的大法。”中得知:

唐僧加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加封為鬥戰勝佛;

豬八戒加封為淨壇使者;

沙和尚加封為金身羅漢;

白龍馬加封為八部天龍馬。

只有唐僧和孫悟空成佛,由此可以推出:

在西天取經路上,唐僧和孫悟空同時受到大的磨難才是最大的磨難。

有人說是獅駝嶺,原因是大鵬可以秒殺孫悟空,把孫悟空急哭,收服時,動用了過去、未來、現在的三尊佛像與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神。

這個只是大鵬太厲害,為收服大鵬,出動了“武林高手”和幫手。雖然悟空遇到高手,急哭了,但唐僧只是被藏起來,沒有受多大磨難。

也有人說最大的磨難是真假美猴王時,沒人能辨別出真悟空,並且假悟空和真悟空的本領一樣大。

還是那句話:這只是孫悟空證明不了自己,但唐僧沒有受多大罪。

西天取經路上,唐僧師徒最大的磨難是哪一次?

現在,從原著裡扒拉一下,還真有這麼一出,讓唐僧和孫悟空互相“殘殺”:

孫悟空明明很輕鬆能把妖怪制服,但這個妖怪讓孫悟空火眼金睛“失靈”,束手無策,還讓悟空差點打死唐僧,最後靠唐僧念緊箍咒,孫悟空受頭痛罪才辨別出來;

而這時的唐僧呢,雖然沒受皮肉之苦,但這時的唐僧證明不了自己是真唐僧,有理沒處說,真是急死了,這就叫“痛不欲生”。

那就是《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他兩個戰經數合,那妖魔抵不住猴王,急回頭復從舊路跳入城裡,闖在白玉階前兩班文武叢中,搖身一變,即變得與唐三藏一般模樣,並攙手,立在階前。這大聖趕上,就欲舉棒來打,那怪道:“徒弟莫打,是我!”急掣棒要打那個唐僧,卻又道:“徒弟莫打,是我!”一樣兩個唐僧,實難辨認。“倘若一棒打殺妖怪變的唐僧,這個也成了功果;假若一棒打殺我的真實師父,卻怎麼好!”只得停手,叫八戒、沙僧問道:“果然那一個是怪,那一個是我的師父?你指與我,我好打他。”八戒道:“你在半空中相打相嚷,我瞥瞥眼就見兩個師父,也不知誰真誰假。”行者聞言,捻訣念聲咒語,叫那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駕伽藍、當坊土地、本境山神道:“老孫至此降妖,妖魔變作我師父,氣體相同,實難辨認。汝等暗中知會者,請師父上殿,讓我擒魔。”原來那妖怪善騰雲霧,聽得行者言語,急撒手跳上金鑾寶殿。這行者舉起棒望唐僧就打。可憐!若不是喚那幾位神來,這一下,就是二千個唐僧,也打為肉醬!多虧眾神架住鐵棒道:“大聖,那怪會騰雲,先上殿去了。”行者趕上殿,他又跳將下來扯住唐僧,在人叢裡又混了一混,依然難認。行者心中不快,又見那八戒在旁冷笑,行者大怒道:“你這夯貨怎的?如今有兩個師父,你有得叫,有得應,有得伏侍哩,你這般歡喜得緊!”八戒笑道:“哥啊,說我呆,你比我又呆哩!師父既不認得,何勞費力?你且忍些頭疼,叫我師父念念那話兒,我與沙僧各攙一個聽著。若不會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難也?”行者道:“兄弟,虧你也,正是,那話兒只有三人記得。原是我佛如來心苗上所發,傳與觀世音菩薩,菩薩又傳與我師父,便再沒人知道。也罷,師父,念念。”真個那唐僧就唸起來。那魔王怎麼知得,口裡胡哼亂哼。八戒道:“這哼的卻是妖怪了!”他放了手,舉鈀就築。那魔王縱身跳起,踏著雲頭便走。好八戒,喝一聲,也駕雲頭趕上,慌得那沙和尚丟了唐僧,也掣出寶杖來打,唐僧才停了咒語。孫大聖忍著頭疼,揝著鐵棒,趕在空中。”

所以說第二十六難“烏雞國救主”才是取經路上最大的一次磨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