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微信有「已讀」功能,恐怕連撒謊都沒機會了

未知是令人最期待的

你會期待對方是不是已經接收到

以及他接收到後的一連串反應

只要他還沒回復,你就可以想象出千萬種可能。

《奇葩說》裡馬東說:社交軟件上的交流,怕的不是不回信息,而是已閱沒有回,那才是正真的透心涼。”

✉ 可能他沒那麼愛我 ✉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無論是我深夜失眠找你,還是上課開小猜找你,你總是秒回,哪怕你在玩遊戲,你也會先暫停告訴我你在打遊戲,哪怕只有三個字,但我也知道你是在乎我的。

在一起只不過半年,從每天的語音晚安變成了表情,從以前的秒回到現在的許久才回復隻言片語。你總是說:

“手機放桌子上,剛才沒收到呢 。”

“剛才在開會,調了靜音,沒留意到。 ”

“昨晚太累了,回到家就睡著了。 ”

如果想念有聲音,那恐怕早就震耳欲聾了;如果微信有已讀功能,那恐怕我就再也不能愛你了;因為你連撒謊的機會都沒有了。當你已讀卻不回覆信息的時候,我就知道,你其實沒那麼愛我。

如果微信有“已讀”功能,恐怕連撒謊都沒機會了

✉ 終於淪為工作的奴隸 ✉

如果微信有“已讀”,那我們的私人生活將會給無休止的工作摧毀。

作為新媒體人,深知時效性的報道是多麼重要,但我們畢竟是人,也會有怠惰之心,因為只有機器,才能按照輸入的口令如實執行。

有時候,一些合理的怠惰,或是不願被工作打擾的時光

我們只需要一句

“領導,不好意思,手機沒電關機了,收不到你的信息”

就足以,但如果微信有了“已讀” 那微信就是一個24小時在線的辦公軟件,隨時隨地接受任命。因為點開信息瞬間顯示的“已讀”,就等於“遵命”。

如果微信有“已讀”功能,恐怕連撒謊都沒機會了

✉ 再也不能假裝很好了 ✉

長大後,我們總是習慣裝堅強。不管白天遇到多大的挫折,我們只能一口氣嚥下去。晚上回到家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光明正大的難過,哭泣。如果此時手機響了,點開看到是父母的問候微信:

“回到家了吧?爸爸媽媽想和你視頻方便嗎?

此刻你的心情很糟,但想到父母會看到消息“已讀”,時間這麼晚了,一直不回覆,他們肯定會胡亂猜測,而且不能讓父母發現自己哭過,不然他們就會擔心自己。你只好默默地努力止住眼淚,去洗了把臉,照著鏡子擠出笑臉,點開了微信視頻。

有時候,我們連成全脆弱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微信有“已讀”功能,恐怕連撒謊都沒機會了

微信開發者張小龍是這樣解釋微信沒有已讀功能的:

“我們要給人撒謊的機會,我們說人性是什麼?給他撒謊的機會,說我沒有看到。你看短信不太準確,我們經常會說,你那個短信丟了,我們沒有看到。如果我們把人都像機器一樣約束起來不一定是好事。”

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撒謊,但是沒有“已讀”反饋,能讓我們在這個即時通訊發達的數字時代,有了個人空間,和選擇的餘地。

❤❤❤

人和人之間需要一定的距離。如果時刻保持聯繫,時刻被看穿,沒有了距離感,人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刺蝟法則”。

讓愛有餘地,讓對話有溫度,這是成年人應該懂的道理。“已讀”有時候只是過分的看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