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剛一斷氣,嘉慶爲何選擇在大喪之日誅殺和珅?

用戶82967643892


嘉慶殺和珅有千萬個理由,但選擇在乾隆大喪之日動手,只因為此時是誅殺和珅的最佳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走完他漫長的人生,享年89歲。同天,嘉慶便以下旨命和珅為治喪委員會會長,令和珅和他的死黨福長安晝夜輪守殯殿,寸步不離,和珅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繫,無法調動兵權,束手無策。嘉慶此舉等於奪去了和珅的軍政大權。

緊隨著嘉慶立馬調兵遣將,動用自己親信接管之前和珅掌權的軍機處和戶部。

七天後,正月初十,和珅被大內侍衛包圍於乾隆棺木旁。

正月十三,嘉慶公將和珅二十條罪狀公佈於眾,並下旨查抄和府。

正月十八,在眾卿大夫排山倒海的控訴和舉報下,和珅被廷議凌遲處死,但念及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大臣的建議,改賜家中自縊。



和珅結束了他在朝中呼風喚雨的生涯。而嘉慶扳倒這位權傾朝野的大臣僅用了半個月。

試想,如果不是藉著乾隆葬禮的由頭,嘉慶估計再沒有機會穩住和珅,而如果想要扳倒這個自己忍耐多時的眼中釘,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輕則時間上沒有定數,重則引發無辜生命受到牽連,自古大權易主多少需要人血來鋪路。

而嘉慶為何要殺和珅,我想無非幾個主要緣故:

、權傾朝野,天下只知和珅而不知嘉慶;

乾隆八十四歲禪位嘉慶後,傳位詔書表明:“凡軍國政務,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很明顯是不想放權。但此時皇上已老眼昏花,口齒不清,很多時候他說的話都需要多年的摯友和珅進行“翻譯”。所以嘉慶臨朝時,旁邊不僅坐著太上皇乾隆,和珅也在旁邊站著,下邊大臣們三跪九叩後便聽乾隆發言,而和珅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清就照自己想要的意思“翻譯”出來,完全成了一個攝政王,彼時和珅在朝中有“二皇帝”的稱呼。



此外,和珅手中握有軍機處大權,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朝中大多人都已被籠絡,可謂權傾朝野,嘉慶焉能不懼之?

對於這動機,嘉慶也毫不掩飾,他於殺和珅幾天後給江西巡撫的奏摺中批道:“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有朕,實出萬不得已”

二、和珅多次打壓嘉慶恩師,嘉慶懷恨多時

嘉慶雖被詬病資質平庸,但其人懷仁柔政,特別是私底下對人,可謂謙謙君子,對於恩師朱珪,嘉慶是又敬佩又感恩的。

可是和珅卻三番五次在乾隆欲升任朱珪時進讒言,打壓朱珪,使朱珪難現報國之志,而朱珪在被打壓後自然泰然自若,毫無憤恨,令嘉慶對其忠心更加敬佩,也更加憎恨和珅。所以嘉慶在得知自己妹妹固倫和孝公主被指婚與和珅兒子豐紳殷德時,恨得吃不下飯。

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和珅在乾隆眼皮底下狂貪暴斂多年,其財富已不是嘉慶能估算的。我們可以肯定和珅的斂財是經過乾隆默許的,乾隆為人揮霍無度,喜愛面子,私人金庫想來存糧不多,到了老年,完全只能靠和珅孝敬,這點跟嘉靖與嚴嵩有點像。



但是,乾隆完全沒想到和珅能貪這麼多錢,多到總財產是一個大清十五年的稅金。嘉慶觀察和珅多年,早早暗中收集和珅貪贓枉法的諸多證據,對其幾斤幾兩還是清楚的。

乾隆在位時的揮霍早讓大清變成了爛攤子,挖下的洞只能由嘉慶來填。扳倒和珅,這個洞就填了不少。

種種緣故,嘉慶焉能不殺和珅?又因種種限制,他只能於乾隆大喪之日解決和珅。


微影窺人生


兩個原因。

第一,嘉慶對和珅已經忍無可忍,多一天都不想等待了;第二,乾隆大喪之日,正是抓捕和珅的天賜良機。

和珅為何受到乾隆重用?野史的說法是,和珅與乾隆喜歡的一個逝去的妃子長得特別像。乾隆愛屋及烏,便對和珅特別垂青。

事實並非如此。和珅確實是一個能臣。他一步步從底層爬上去,靠的是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當然也包括討得乾隆聖心歡喜的能力。

和珅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內侍衛。一次偶然的機會,得以隨侍乾隆的御輦之旁。活該他運氣好,恰逢乾隆興致不錯,隨口說了一句“虎兕出於柙,是誰之過歟?”。

這句話出自《論語》。其他的侍衛都面面相覷,連意思都聽不懂。只有和珅緩緩答曰:典守者不得辭其咎。

乾隆一瞧,這個侍衛不簡單,居然懂《論語》。從此對和珅大力提攜。這才有了後來如日中天的和中堂。

成為乾隆最寵愛的重臣後,和珅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一方面極力打擊其他大臣,一方面在暗地裡蒐集其他大臣的不利材料,以要挾他們。甚至,他連乾隆的兒子們的材料都蒐集。

和珅做的這兩件事都得罪了嘉慶。

比如,嘉慶的授業恩師朱玉圭,就曾受到和珅的打擊。甚至差點牽連到嘉慶。這讓嘉慶早就對和珅恨之入骨。只是乾隆活著時,他礙於乾隆的顏面,不好動手罷了。

乾隆死後的第二天,嘉慶終於動手了。

這的確是個好時機。因為作為乾隆的寵臣,和珅自然要在大內替乾隆皇帝守靈,不能隨便出入。這相當於被嘉慶軟禁在了靈堂之內,切斷了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要知道,當時的和珅可是兼著九門提督,手裡有兵權。如果在他的府裡抓他,他可能會調兵進行反抗,如此一來就麻煩了。

嘉慶趁著和珅替乾隆守靈的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佈了他的大罪,把他抓了起來。

本來,嘉慶是要讓和珅承受凌遲之刑的——可見嘉慶對和珅有多恨。後來,由於和珅的兒媳、嘉慶的妹妹——十公主的求情,嘉慶才賜他自盡,給他保留了一個全屍。


趣談秘史


這得從和珅和嘉慶兩人之間的關係講起。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是清朝中期、乾隆朝中後期的權臣。他精明能幹,通過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由其長期擔任領班軍機大臣,還兼任內務府總管,並拜為文華殿大學士。此外,乾隆還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在打擊政敵的過程中,與還是十五皇子的嘉慶結下了樑子。

在乾隆八十大壽的時候,也就是1790年,嘉慶的老師朱玉圭剛好六十歲。嘉慶寫了一首詩慶賀老師六十大壽,詩中將朱玉圭和父皇的大壽連在一起, 而且還寫到朝廷等待著他擔任要職。和珅獲聞後,如獲至寶,以為可以用這首詩來扳倒危及自己地位的朱玉圭。於是,他將嘉慶寫的詩拿給乾隆看,並說嘉慶和朱玉圭之間的不正常關係,很有野心。果然,乾隆聽後大怒,將朱玉圭降職。要不是大臣說情,嘉慶也會受到懲處。於是,嘉慶和和珅便結下樑子。嘉慶也開始韜光養晦,蒐集整理和珅的大量罪行。

1795年,乾隆決定傳位給嘉慶,自己當太上皇,和珅便開始心驚膽戰,因乾隆終將老死,新皇帝掌權只是時間問題。這時候嘉慶也因乾隆還在,所以未敢對和珅輕舉妄動。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初四日,嘉慶就罷免了他的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的職位,並將他的黨羽全部軟禁起來。初五日,頒佈徵求朝政意見的詔書,鼓動群臣彈劾和珅罪行。初八日,定下他二十條罪狀。三天後賜死。嘉慶在乾隆大喪時期就治和珅死罪,這種突然襲擊讓和珅及其黨羽措手不及,防止兵變。此外,還因和珅當權期間,朝政吏治腐敗,烏煙瘴氣,民怨沸騰,嘉慶亟需進行改革。所以,和珅也就成了嘉慶改革替死鬼。


國家人文歷史


因為嘉慶皇帝忍受夠了,內心焦躁,實在是等不及了。

乾隆老皇帝名為太上皇,退居二線,實際上大權獨攬。嘉慶三年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還得成全父親那個不願意超過祖父康熙皇帝在位時間的美名。

嘉慶心裡苦,但不能說啊。

自古無情帝王家,嘉慶皇帝對父親沒什麼感情。所謂父慈子孝是做給吃瓜百姓和朝野上下看的,這是儀式上的表率。

乾隆駕崩之後,嘉慶總不能否認皇阿瑪吧,故而必須拿權臣開刀。新朝新氣象,和珅作為寵臣,行為跋扈和結黨營私也來源於皇權,這個人人畏懼,曾經在百官頭上拉屎的白麵小生終於要倒黴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皇帝打算扳倒查辦和珅時,樹倒猢猻散,和珅的黨羽紛紛加入彈劾和珅的團隊。這就是人性,也是理性,為官之道不過如此罷了。御史放風,朝臣紛紛上褶子,彈劾和珅大奸臣,把持朝政,貪汙舞弊,殘害忠良,民怨沸騰,天地不容,簡直是十惡不赦。竟然還在給老皇帝守靈期間打盹,更是大不敬。

嘉慶需要發洩,百官對和珅的怨氣,也需要發洩。在查辦和珅這個過程中都發洩了,就是所謂的紓解民怨。

給罪人找一個理由太簡單了。目前流傳的和珅貪汙了多少錢,大部分不靠譜,甚至無中生有,胡編亂造。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和珅的經濟問題。趕緊坐穩腳跟,殺一儆百,是新皇帝登基的首要問題。而且,需要朝野表態,通過誅殺和珅黨羽,樹立一個新氣象。不得不說,和珅客觀上也是皇權的一顆棋子。

雖然說,棋子有大有小,塵埃也有抱團成泥和隨風飄散。

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至於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微不足道。打倒和珅不是為了錢,國庫裡再缺也沒有必要用這種方式,主要是和珅威脅了新君權威,成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死不行了。一些人說乾隆故意不查辦和珅,留給嘉慶,純屬一廂情願,你要是皇帝,你願意自己人立馬被清理?

簡直是笑話。嘉慶治國是庸才,守成尚且不足,何況創新興除利弊。但是,在處理和珅這件事情上可謂完美,無縫銜接,恰到好處,令人驚歎❗️

不株連廣泛,是查辦和珅案的原則。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你說嘉慶聰不聰明?只是,權術有餘而胸襟能力不足罷了。

歷史傳訊社,秉持原創,期待評論和寶貴點贊👍!您的支持和關注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歷史傳訊社


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是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的欽定繼承人,清朝一等忠襄公、領班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鈕祜祿·和珅是乾隆帝晚期最得寵的大臣,這種關係決定了兩人必然存在矛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悅史君認為,嘉慶帝與鈕祜祿·和珅亮牌,從清朝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去世後,嘉慶帝宣佈了鈕祜祿·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就能看得非常明白。

第一,提前獻殷勤

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嘉慶帝被乾隆帝正式冊立為皇太子。

而這裡,有一個細節被嘉慶帝抓住了:“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大罪一”。

鈕祜祿·和珅提前一天給嘉慶帝玉如意,顯然意有所指,但這樣的舉動,讓嘉慶帝很不舒服,以至耿耿於懷。

第二,不遵守宮規

我國古代等級制度很嚴密,尤其涉及到皇家的,更是非常講究。

針對這一點,鈕祜祿·和珅也漏出了馬腳:“騎馬直進圓明園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大罪二”“乘椅橋入大內,肩輿直入神武門,大罪三”等。

圓明園和大內,都是皇家禁地,鈕祜祿·和珅作為臣子,是不能放肆的。

第三,女人

後宮裡的女人都是皇帝的,無論是宮女還是嬪妃,都一樣。

鈕祜祿·和珅作為高官,妻妾不少,但有一個卻出了問題:“取出宮女子為次妻,大罪四”。

第四,欺君罔上

皇帝最忌諱的,不是這個官員不清廉或者平庸,而是不說實話。

鈕祜祿·和珅這方面的把柄不少:“於各路軍報任意壓擱,有心欺蔽,大罪五”“上年奎舒奏循化、貴德二賊番肆劫青海,和珅駁回原摺,隱匿不辦,大罪九”等”。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打算,乾隆帝年紀大算了,嘉慶帝可不行。

第五,不尊重乾隆帝

乾隆帝對鈕祜祿·和珅可謂恩寵異常,但後者對年邁的他,卻不那麼尊重。

嘉慶帝點了兩個地方“皇考聖躬不豫,和珅毫無憂戚,談笑如常,大罪六”“皇考力疾批答章奏,字跡間有未真,和珅輒謂不如撕去另擬,大罪七”。

這種目中無主,顯然是皇帝不能忍的。

第六,自作主張

就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樣,皇帝當然不希望大權旁落,但鈕祜祿·和珅卻多處埋坑。

悅史君給大家看看:“兼管戶部報銷,竟將戶部事務一人把持,變更成例,不許部臣參議,大罪八”等。

第七,挑戰皇權

皇帝的至高地位怎麼體現,當然就是他的各種專屬優勢,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逾越。

但鈕祜祿·和珅這方面做得很差勁:“

所鈔家產,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寧壽宮制度,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臺無異,大罪十三”等。

第八,貪財奪利

雖然清朝官場黑暗,但大的貪瀆做法還是皇帝不能忍的。

鈕祜祿·和珅的排場有點大:“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大罪十七”等。

第九,約束下人不力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這個也是要看達到什麼程度。

鈕祜祿·和珅家是有樣學樣,也是挺嚇人的:“家奴劉全家產至二十餘萬,並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

到了這個地步,悅史君認為,嘉慶帝想要樹立威望,鈕祜祿·和珅就成為必須快刀斬亂麻的對象了。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1、可能出於孝心,嘉慶深知他爹離不開和珅,為了不至於老爹在另外一個世界抓瞎,所以就急急忙忙把和珅送過去了。2、可能是對老臣的保護,這當然是矛盾的,一方面和珅對乾隆確實是忠心耿耿,一方面也幹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乾隆晚年看起來風平浪靜,實際上矛盾已經很尖銳了,只不過都有盼頭,嘉慶估計反正保不住和珅,不如趁早自己下手,嘉慶可以主動掌控局勢,和珅能得個好死。3、可能是讓和珅背鍋,和珅的超級財富是通過很多途徑獲得的,要說沒有乾隆的幫助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說和珅就是乾隆的打工仔,也是被處理掉的一個原因。4、當然是為了錢,當時的國家需要錢。5、可能為了收攏人心,看和珅的財富就知道他的手下得有多黑,結果可能是不是有清官不知道,貪官都會恨他,跟他混的貪官怕也只能得口肉湯喝,收拾和珅變得絕對正確。


今天你貪了多少


做官難、難做官,坐上清官難上難,不是窮、就是貪,一不小心就玩完!


大家好,歡迎來到有書君說歷史。在今天這個短暫的歷史小段裡,我帶著大家穿越一趟大清朝看看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交接班時期的情況吧。


在近代史裡我們都學習過,清朝時期從鼎盛到衰敗就是乾隆年間開始的。但是這個真怨不著嘉慶,還是乾隆把國敗得差不多了才交給嘉慶的。



嘉慶皇帝雖然接手時年紀不大、根基不牢,但是他洞察力很強,能看的出這國家的動盪腐敗。所以,在太上皇剛閉眼馬上就幹掉一個重臣。誰呀?和珅!


和珅這麼有名的人物如果不詳細介紹一下那真是太對不起他了。雖然他是個反面教材,但是對乾隆帝還是很忠誠的。


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出身於世家大族,受過良好教育(歷史上受過良好教育的不是武功高,就是錢多,反正沒提過多有文化。反倒是諸葛孔明這樣的“村夫”和姜尚這樣的“漁夫”才能呼風喚雨,保國家N年太平)。他的先輩們為清朝遷都做過很大貢獻,因此被賜世襲三等輕車都尉的官職。



和珅算是很有才學的人(BOSS:你剛剛說家教好的沒提過多有才啊?有書君:這個……主要是奴才掐指一算……BOSS:我一腳送你千里之外!)他擅長漢、滿、藏、蒙四種語言,並且飽讀詩書、對繪畫和琴藝也有研究。在其20歲左右之時繼承了三等輕車都尉的職務,開始了他的官場之路。


和珅這個人野心比較大,雖然沒有造反篡位之心,但是也不滿足三等輕車都尉之職。起初他三觀挺正的,想借助科舉考中,更進一步。但是怎奈當年題出的太偏,沒複習好,結果想法落空,沒考上。


後來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成功的引起乾隆爺的注意。


乾隆對和珅是極其信任和大力提拔,前後短短八個月時間就從任戶部右侍郎提幹到鑲黃旗副統領了。和珅的仕途如開掛一般,手中權勢越來越大,最後基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開掛的人生從乾隆四十年到嘉慶四年都是順風順水的,但是沒想到乾隆帝駕崩之後的大喪之日,他也跟著翻車掉溝裡了。


那是一個月黑風高之日,牢裡的死對頭們(估計大部分都是被他弄進去的)都用枯草丟他,大罵和珅狗官。沒關幾日被嘉慶匆匆賜死,結束了貪婪的一生。


介紹完這個重要人物之後,我們再回到主題。為什麼嘉慶要如此匆忙,在父親大喪之日處死和珅呢?原因只有四個字:殺雞儆猴!


和珅這個人除了野心大,還不懂的收斂和低調。前面我們說嘉慶皇帝洞察力很強,在訓政之時已經發現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透著一股腐朽氣息,整個大清朝就是浮華示人。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乾隆在世時嘉慶不敢動和珅,等太上皇駕崩之後,嘉慶迎來機會借他以平定白蓮教不利為藉口處死。處置掉這樣一個囂張跋扈、權勢滔天之人,整個朝廷自然動盪不安。為了安撫所有人,嘉慶聲明:朕只看這個胖子不爽,其他人不予處罰!



就這樣,為了整頓朝廷,警示百官,嘉慶急匆匆誅殺了和珅(和珅:我冤啊,那麼多人比我胖的、吃的多的、不幹活的都沒死,我怎麼先掛了?我不服,我要加戲!有書君:算了,算了,你的便當裡已經不少肉了,一邊好好吃去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乾隆駕崩,在大喪期間殺死和珅更能說明嘉慶斬殺和珅的迫不及待。

其實,說嘉慶迫不及待的殺和珅,這也是不太準確的,因為嘉慶皇帝在殺和珅的時候,還隱忍了三年。

這並不是因為和珅太厲害,而是因為嘉慶當了三年沒有實權的皇帝,因為嘉慶上面還是太上皇乾隆,太上皇手中才有真正的權力。

而乾隆活著的時候,嘉慶是不能夠動和珅的,因為乾隆對和珅好像比對嘉慶還好。

和珅深受乾隆的信任,和珅在乾隆一朝擔任過很多要職,而且和珅的長子還娶了乾隆的閨女,大臣兼皇親國戚。

乾隆六十年的時候,將手中的權力交給了嘉慶,這時候和珅仗著自己有乾隆做主,對嘉慶也是肆無忌憚,依舊網羅群臣,貪贓枉法。

這讓嘉慶皇帝很看不慣,當太上皇乾隆死掉的時候,掌握實權的嘉慶開始全力辦理和珅了。

即便是在大喪期間,嘉慶也不在乎,他把和珅囚禁起來,並蒐羅其罪行,最後和珅在乾隆死後的半個月也死掉了。

雖然嘉慶處理掉了和珅,得了一些財富,但是嘉慶在位期間並沒有做出多大貢獻。

嘉慶在位二十五年,除了剷除和珅掙了很多錢外,之後他並沒有多大作為。

乾隆時期,清朝就已經走下坡路了,嘉慶並沒有革除父親在位時的各種積弊,也就是從乾隆開始,大清一步步走向了衰落。

總之,還是開頭的觀點,在大喪期間斬殺和珅,顯示了嘉慶的迫不及待。


史家吟唱


乾隆皇帝去世十五天後,嘉慶就下令賜死和珅,賜死的理由亂七八糟加起來一大堆,主要的罪責就是和珅貪財,是一個大貪官,因此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雖然說和珅貪汙不少,據說後面從和珅家裡查抄出上千萬兩白銀以及大量的名貴珠寶,但是嘉慶皇帝有必要去為了這些錢去查處和珅嗎?和珅貪汙的錢財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不少,可是對於大清帝國的皇帝,五湖四海都是嘉慶的,他根本就不會把這些銀兩放在眼裡。


嘉慶殺和珅無非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給百官立威,讓百姓稱讚頌揚嘉慶。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眼裡是能臣,在他嘉慶眼裡卻是奸臣。

乾隆皇帝雖然在去世的三年前就把皇位傳給了嘉慶,但是卻一直沒有把實權給嘉慶,嘉慶這三年裡過著十分憋屈。而和珅知道這一點,還是整日往乾隆那去,絲毫沒想著要討好這位新皇帝,這也是嘉慶要殺和珅的原因之一。


麥地傳奇


和珅也可以算是權傾天下。對於這樣一個大利益集團,要把他扳倒是很難的。假如處置不慎,甚至可能會危及朝廷。逼急了,造反也未必不行。畢竟和珅也有兵權,還兼任九門提督。

因此選擇這麼一個時間把他扳倒。出其不意,一舉拿下。天下人都認為不會在這個時候處置他,這個時候反倒是最好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