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成本系列:建筑钢筋精细管理每日一学(第六期)

基础

造价成本系列:建筑钢筋精细管理每日一学(第六期)

柱纵筋外露长度及连接区

通病:工人习惯性的把所有的纵筋外露长度同一为1000mm和2000mm两批。

正解:要正确控制外露长度,首先就要知道柱的嵌固部位在何处。如果设计未指定嵌固部位,当无地下室时,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当有地下室时,嵌固部位应在地下室的顶板板面,此时地下室底板(或基础顶面)不按嵌固部位考虑。(11G101-1 P58)

确定了嵌固部位后,我们就可以根据(11G101-1 P57~P58)图集了解到各层柱允许的连接区,即:当为嵌固部位所在的楼层时,下部起始位置为底部向上(1/3层净高、柱长边尺寸、500mm)中取大值,上部终点位置为梁底向下(1/6层净高、柱长边尺寸、500mm)中取大值。当为其它楼层时,下部起始位置为底部向上(1/6层净高、柱长边尺寸、500mm)中取大值,上部终点位置为梁底向下(1/6层净高、柱长边尺寸、500mm)中取大值。

由于我们在施工中所遇到的层高往往不是钢筋原材料的模数,如果不加以管理,常常会出现很长的废料。现在,我们清楚的知道了连接区后,就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层高、钢筋原材料长度合理下料,减少钢筋。当然,合理下料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的,最主要的要点就是"下长上短,下短上长,或长接长,短接端"。特殊的情况下,一半的钢筋采用两个接头,因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P20页5.4.1条款规定是"同一纵向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不宜"毕竟不是强制性的,当然,我们在施工中也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除非是在较多钢筋存在浪费的时候才采用这种办法,但接头位置必须要符合规范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