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归湘买房记:从前故乡放不下灵魂 如今怕是连肉体也难容

富凯摘要:两年前,小H去北京前,身边前辈们总劝说去了就回不来了,年轻人总是气盛,并不能理解。回来这一两年间,一面是严重与互联网脱轨且工作机会少,大家又全部只想挤进体制养老的工作环境,一面是低收入高消费,房价一路暴涨的生活环境。从前故乡只放不下灵魂,如今怕是连肉体也更加难容。

作者|Herb,微信公众号:富凯财经(ID:fukaicaijing)

陪跑的刚需

有一群来自清朝的购房客出现在长沙。really?

8月20日,中建梅溪嘉苑的购房登记公示名册出炉。排名第一的购房者落户日期为1936年,已经整整82年了。

梅溪湖,在长沙无人不晓。集齐了四大名校的梅溪湖,是长沙最热门的购房区域,也是长沙近年来房价暴涨的先锋号。2011年,还是一片荒凉低洼地的梅溪湖均价1600元/平米,今年8月已经涨至17000/平米,正朝着两万疾驰而去。

说回那位落户82年的老人,最近,这种超高龄的购房者在长沙可谓是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长沙县某楼盘首套刚需购房登记名册显示,70岁以上的就有42名,最年轻的购房者出生于1969年,虚岁60。更有甚者,某楼盘的认购信息显示,一购房者落户时间为1910年,惹得大家纷纷调侃,这怕是清朝人。

8月17日,长沙市长信箱里回复显示,满足限购区域内的长沙市户籍刚需群体,以家庭成员中户籍年限、工作年限最长的为准,摇号购房。

一时之间满目哗然,一大批刚刚还在庆幸自己躲过今年重重限购阻碍拥有购房资格的人顿时又只能沦为陪跑。

每每听到食堂里愤慨的议论和微信群里嘲讽的调侃,去年刚从北京回长沙工作的小H内心毫无波动,这两年,尤其是今年,长沙的购房新政可谓是一月一个样,什么是刚需,谁才有长沙购房资格,就像是瞬息万变潮流,追不了只能等了。

北漂归湘买房记:从前故乡放不下灵魂 如今怕是连肉体也难容

从去库存到限购

时间倒回2017年4月,彼时小H离开北京回来长沙,也许是父母之命,催促着她赶紧回家考公务员,也许是媒妁之言,毕业就在深圳的男朋友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回乡意愿。

小H的第一份面试的工作是某个政府机关,讽刺的是的笔试题目是写一份关于长沙房地产去库存的材料,隐约记得那个时候材料里还提到长沙去库存周期约莫是15个月。

但很快长沙楼市的主基调就从卖不出去的去库存变为抢房子的限购。

2017年6月,长沙发布人才新政,高校毕业生临门槛落户,彼时长沙楼市已经连续发布了两次限购政策,一次将首套房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一次更为严厉,520新政中提出,非本市户籍的要12个月社保才能买房。

落户即可买房,成为当时长沙人才新政备受关注的热点,当时领导还在电视上说到,要让大学生,哪怕是中专生都拥有自己第一套房的买房资格。

事实上,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打人才战,武汉甚至喊出最低工资标准这种令人咋舌的条件,长沙人才新政并不算多吸引人,就能感觉到了朋友圈的骚动,不管在哪里工作,户口落在何方,他们都只有一个目标,落户长沙,长沙买房。

于是选择决定了命运。

小H身边有放弃北京户口落户长沙想要买房的,学的是航空航天高端技术的他,本来北京硕士毕业后,就业就解决落户,一则北京高昂的房价让他望而却步,二则长沙的女朋友也明确表示不想定居北京吃苦。小A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先在北京工作赚钱,这里交的公积金跟长沙的月供差不多,等长沙有好的工作机会了再回去。”

小H身边还有一路读到博士选择择业长沙的小B,偏爱南方的他,广州、深圳固然也可以考虑,但前者没有人才新政,后者房价眼看步入北京后尘,最终他还是倾向于长沙:“长沙的新政补贴差不多能到10万,工作一两年买房没压力。”

除了外省市工作的朋友,小H身边还有在娄底、衡阳、湘西的朋友,买房成为年轻群体落户最重要的原因。那时候,长沙的政务服务中心常年水泄不通,上午一大早的号排到下午才办完都是常事,大厅里除了讨论落户手续,俨然还成为买房交流群。

但随后发生的系列转折让人唏嘘。

2017年9月,长沙房地产调控政策再升级,买的房子要3年才能卖,非本市户籍的要2年社保才能买等。

2017年10月,长沙楼盘开始摇号,刚需一族的噩梦开始。动辄10:1的比例,一次次失败的摇号,让人开始怀疑人生。

也就是那个时候,《摇出一个家属院》在朋友圈刷屏,阶级之外的刚需们冥思苦想,心思活络的中介们故弄玄虚,全款是不是容易摇到,楼盘是不是不喜欢公积金贷款,倒挂严重的楼盘是不是很多关系户。

没有人有答案,他们都在机械摇号,出结果,再摇下一个号。

越限越涨的房价

说到这里,有人该提了,不是说长沙在搞限价商品房么,虽然买新房难了点,但好歹价格不会太离谱吧。

来来来,中国楼市教会你做人,除了什么茶水费、指标费这种灰色系涨价,精装成了长沙房价的又一大助力。

今年3月,长沙一纸令下,新房中精装房比例不得低于70%,这个政策对长沙房价最大的影响就是——涨价。除了万科这类一直做精装的地产商,长沙一大批从没有做过精装的地产公司开始做精装,但精装价格出了,效果却常常令人扼腕叹息,成了长沙卖房一族最大的困扰。

5月,大批楼盘的精装价开始对外透露,普遍在1800每平左右,最高的也不过2400,然而这些楼盘迟迟没有开盘,他们都在等着即将出台的精装细则。

6月,精装细则出台,长长的文件没有人细看,大家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其中一点,“精装价格不得高于2500”,这与之前预期的1800,还高了700一平。

长沙的房价也已经步入万元时代,较之前维持多年的五六千元房价,已经翻了一倍,并持续维持涨势。

致命一击

然而就在大家抱怨长沙房价越限越涨的时候,很快一系列升级新政已经在路上了。6月26日,长沙再发购房新政,提出要落户满一年且稳定就业,或在本市连续缴纳24个月个人所得税才有购房资格。

放弃北京户口的小A等外地工作的朋友首当其冲,失去购房资格。一时间,恐慌情绪和负面舆情爆炸,“新政前已经落户的是否受此影响?”“已选房交付定金的是否受此影响?”市长信箱的联名控诉信不断,跪倒在市政府门前的消息也频繁刷屏。

影响民生的政策发布本就是极为复杂之事,而且政策变动最大,受影响的人群就会越多,情绪也就越容易失控。

6月29日,长沙明确人才购房要求,人才新政落户的,只要在长沙稳定就业即可购房,不需要满足落户一年的要求。

但8月,刚领到毕业证落户长沙的小B候发现,自己丧失了买房资格,据说,长沙人才新政已经悄然取消,他户口页上的落户原因由此前的“人才新政落户”变成了“大中专生毕业落户”。

当年轰轰烈烈全城热议的人才新政终成一地鸡毛。

而如今长沙楼市,全民买房的场景,总让人想起股灾前的全民炒股,但小H跟身边大部分人一样认为,长沙房价还会涨,再不买就买不起了,而即使到顶了也不会跌,毕竟还没见过中国哪个城市的房价真正意义上的下跌过。

文章的结尾,祝福小H、小A、小B们。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