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47集02

如果我们为了讲这个理,而伤了情,伤害了父子之间的亲情,那么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古人,他特别通达人情世故。他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而且还是在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去劝谏;不要等父母不高兴的时候,你非要给他讲理,非要去劝他,说他不对,这无论是谁都很难接受。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养则致其乐”。奉养父母的时候,要让父母感觉到欢乐。做儿女的应该以和悦的心去服侍父母。

看到这个“悦亲”,我们就想到了二十四孝之中老莱子的故事。老莱子的父母九十多岁了,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让父母欢喜,他七十几岁的人,还穿上小孩子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装婴儿的啼叫,学小孩子走路,挑水的时候故意滑倒,让父母看了哈哈大笑,这就是让父母欢心。我们想一想父子之间的这种亲情,父子之间天然的本性,就从这个老莱子的表演中自然流露出来了。

父母即使犯了过失,做得不对了,你要劝谏的时候,也不能够厉声厉气,伤了父子之间的和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为了讲这个理,而伤了情,伤害了父子之间的亲情,那么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家庭是讲温暖的地方、讲爱的地方,讲关心、讲理解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你这个道理再对,但是你的态度是傲慢无礼的、不恭敬的、是违逆父母的,你这个理再好,父母也仍然听不进去。所以你看古人,他特别通达人情世故。他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而且还是在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去劝谏;不要等父母不高兴的时候,你非要给他讲理,非要去劝他,说他不对,这无论是谁都很难接受。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养则致其乐”,还要让父母乐在道中。如果父母不学圣贤教诲,老的时候也会患得患失,很难真正快乐起来。所以让父母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他的智慧就会提起来,他就会理得心安。

古人关于“乐”的两个成语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第一是“知足常乐”。因为一个人上了年纪,年老力衰了,他对财物就看得比较重,而且容易患得患失。

孔老夫子说,年老的时候戒之在得,特别戒贪得无厌。这个时候就要劝父母说,这些财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屋宽不如心宽”,这个房子愈来愈大,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理,即使屋子愈住愈大,他也高兴不起来。古人说:“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别人骑着马赶路,我骑着一条驴赶路,就像现在很多人开着宝马、奔驰上班,我开了一辆桑塔纳,仔细想一想,我比不上开宝马、奔驰的人。但是回头一看,这刘老师上课都是骑自行车来的,骑自行车都能很快乐,那我开桑塔纳为什么不快乐?所以一个人高兴与否、快乐与否,绝对不是建立在物质之上。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的物质条件愈来愈好,经济愈来愈发达,但是幸福指数却愈来愈低了?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我们一直误以为只要人有钱了,经济增长了,物质财富满足了,人就能够快乐起来、幸福起来。但是实际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是一个人内在的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怎么能靠外在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达到?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我们读《论语》就看得更清楚了。孔老夫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物质条件非常地简单,吃饭没有饭碗,喝水没有杯子,住在非常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他贫苦的生活条件,颜回却乐在其中,不改其乐。

再看孔老夫子,他一生周游列国,希望把自己好的仁义学说推而广之,让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这些国君或者没有智慧,不能领略他的学说的价值;或者有嫉妒他的、排斥他的,让他的学说不为所用。但是我们看孔老夫子,一生没有表现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绪。

《论语》的开篇就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我们学习,特别是求道,乐在道中。

“学而时习之”,我们把所学的道,时时运用到生活中去,屡屡验证了这个道的正确性,愈学愈习愈喜悦。这个喜悦的“悦”就像泉水一样,从内心不断地涌现出来。所以读书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喜悦,坐禅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些喜悦,念佛的人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喜悦。这个“悦”和“乐”的区别就是它是发自内心的,不是靠任何外在的财色名利这些条件就可以具足的。

这个“乐”和“悦”就不一样了,这个乐必须依靠外在的条件,所以第二句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了,给我带来了乐,乐在什么地方?其实也是乐在志同道合。但是这个乐和这个悦相比就差了一层,朋友不来就没有这个乐。我们去唱歌,和朋友欢聚,打高尔夫球,我们就有这个快乐;当没有这些外在条件的时候,这个快乐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个快乐是靠外在的刺激得以满足的。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第三句话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有德行、有学问,但是国君都认识不到,社会大众也不知道敬仰他,他也没有任何怨怒的、不满的表现,这不也是一个君子人的行持吗?为什么没有怨怒?因为他去周游列国,不是为了自己求升官、求发财、求自私自利,是为了把好的学说推而广之。让社会大众受益,让社会安定和谐,世界大同。没有人认识他,说明时节因缘还不成熟,条件不具足,所以他也没有什么怨怒的表现,因为他不是为自己。

我们反观现在的人,无论是贫富贵贱,都身心不安,谈话之中都是怨天尤人,这是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一个人在抱怨的时候,不是抱怨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是抱怨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满足。说明一个人有怨言的时候,还是因为有一个“私”没有放下,自私自利很严重。

古人说“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深的时候,他就没有怨天尤人的表现;一个人学问深的时候,他深明因果,知道一切结果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他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反过来我们看一个人,他还有怨天尤人的情绪,说明这个人学问还不够深。这就是告诉我们知足常乐,如果一个人不知足,他的物质条件再好,他也乐不起来。要把这个道理讲给父母听,“屋宽不如心宽”。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为了讲理,而伤了情,这个理就不再是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