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師的他不能輔帝王建德政,卻是唯一得善終的戰國四大名將

  1. 帝王之師的他不能輔帝王建德政,卻是唯一得善終的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帝王之師的他不能輔帝王建德政,卻是唯一得善終的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身為四朝元老,歷任多位相國,無論是范雎、蔡澤,乃至呂不韋,都對他十分尊重。當他攻下燕都之後,迅即上表告老還鄉,此時統一大業已經完成一半,但重頭戲還在後頭,但他向秦王推薦由其他將領來完成。而當他再度出山滅楚後,無論秦王怎麼勸都要徹底隱退,從而得以善終王翦給人的映象映象是一員智將,在伐楚之時,用請求賞賜田地來消除秦王的疑心,併成為一個典故,王翦請田由來而來。王翦請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詞。從王剪率六十萬秦軍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師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過懷疑。實屬難得。王翦的安逸終老與白起的不得善終成了鮮明的對比。

帝王之師的他不能輔帝王建德政,卻是唯一得善終的戰國四大名將

死在王翦之手的項燕

王翦雖然足智多謀,但不能助秦建德。是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太史公曾說王翦雖被秦王尊為師,但是不能輔佐秦的統治者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的統治。他辛辛苦苦幫秦打回來的江山僅歷二世就煙消雲散,這和秦的暴虐是分不開的,王翦被尊為帝師,可以說沒有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他死後不久,農民起義的烈火就燃遍大江南北。而最後其孫王離兵敗被殺,也和王翦的過錯的是不能分隔的。這也印證了一句老話,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也正是因為這樣,王翦也只能作為一名傑出的軍事家留芳後世,而稱不上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