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在風暴中心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最近網上掀起一股「十年」懷念風,

大家紛紛感慨了一番

當時唱奧運主題曲的明星們,

當時的運動員們,

這十年來的起伏變化。

但十年前,

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標誌性事件,

不是奧運。

是那場餘波深遠的經濟危機。

十年來,

她從沒認認真真地

跟人講過過當時經歷的許多事。

今天,

由她在十年後的今天講講這些故事吧。

來源:攜隱Melody(ID:xyxymelody)

1

我已經不記得當時,具體是哪一天,哪些事,讓我感知到經濟危機來了。

我清楚記得5月參加的那場盛大的畢業典禮,記得帶爸媽去波士頓,特意挑了家評分很高的法國餐廳,他們卻一臉「吃不慣」的嫌棄表情,記得遊至芝加哥,春天裡滿城的鬱金香。

其實早在那時之前,全球就已經出現了股市動盪,房貸公司破產,房貸相關基金大額虧損。已經有人喊過經濟危機要來臨。

然而直到08年的那個夏天,大多數人都還沉浸在盛世狂歡中,沒空察覺,徹底改變局勢的那個點,已經悄悄來臨。

7月,我踏上華爾街,開始我為期兩個月的入職培訓。全球所有辦公室的IBD新人都來了。我天天蹭海外office的高額津貼,跟著不同辦公室的同事們吃遍紐約,夜夜笙歌。週末,幾個朋友購物的購物、打高爾夫的打高爾夫。

我還記得當時有位給我們上課的VP,指著華爾街上的寶馬旗艦店,對我說:這家店寶馬花了巨多錢,原計劃兩年回本。你猜猜,他們多久回的本?

我:不知道?一年?

他:6個月。當年華爾街年終bonus一發,就盈利了。

那時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行業爆紅、不愁沒deal的放鬆神情。

那時我們紐約office的人唯一操心的,是培訓課程評分會不會影響到年終bonus。

誰能想到僅僅幾周後,我們最大的擔憂已經變成失業。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2

我第一次真實地感受到這次金融危機的震撼,已經是9月的

事了。

那時候入職培訓已經結束,但紐約office的新人們還時不時需要參加一些系統和外掛使用培訓。

有一次培訓,我坐在教室後面。往前看去,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同學的電腦屏幕。

往常大家的電腦屏幕上內容各異,遛臉書的最多,頻繁來往郵件的也不少。大家都在一邊聽講一邊開小差。

然而那天,所有的屏幕上,都是Yahoo Finance的頁面。大家查詢的ticker,都是同一個:Washington Mutural。

每隔幾秒鐘,屏幕跳動一下,股價就會被刷新。

幾十部電腦,齊刷刷的界面,同一個跳動節奏,我眼睜睜看著這一片屏幕上,這家當時美國最大銀行的股價每秒都在急速下降。7塊,6塊,5塊…

股價降到一塊多的時候,已經沒有人在聽課了。

一群沒心沒肺的新人們,還在興奮地打賭:閉市之前,股價會不會跌破一塊。

老師乾脆放棄了上課,在講臺上問我們:到多少了?

那場景對我來說,真是震撼性的一刻。

在此之前,鋪天蓋地的新聞,跟我之間好像總是隔著一層紗。我們也知道事情不妙,也知道經濟危機已經來臨,但不知道這場火燒的有多大,牽扯的機構有多多,維持的時間有多長,更不知道局勢惡化的有多快。

十年後,塵埃落定,再回頭看,從07年就開始的各種跡象都份外明顯。

但當時身在其中的我們,就像圍觀火災的人群一樣,興奮異常,並沒有意識到,下一刻,大火吞噬的樓房就會倒塌,把我們全部壓在下面。

培訓課上的這一幕,是大樑冒出的一簇明亮火花,讓那一刻的我突然意識到:不好,樓要倒。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3

第二個鮮明記憶,是2008年9月15日。

那一天,是農曆中秋節。

我們幾個在華爾街的中國人,相約一起去我的一個學姐家喝酒過節。

那天我加班到很晚,才從公司出來。當我走出公司大堂的時候,前面有幾位剛出去的同事。

我看到有人急忙走近了這些同事,問他們:我該怎麼辦?我還有Lehman的股票。

同事回答:沒有辦法,接受現實。

我在「天哪,已經有普通老百姓隨街抓住bankers亂問了」的驚愕中,埋頭往學姐家趕。

這位學姐,就職於Lehman Brothers。

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她:怎麼樣了?你們公司。

學姐舉著紅酒杯,笑呵呵地安慰我們:不要擔心,不會破產的,新聞都很誇大。今天下午我們頭兒還特意來我們floor,穩定過軍心,跟我們說不要聽信新聞,公司沒到那麼壞的地步,絕對不會破產。

她話音剛落,電視裡就傳來新聞:…Lehman Brothers剛剛宣佈破產。

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

大家都呆了一秒,繼而從學姐開始,爆發出一陣「人生啊,就是這麼荒謬」的大笑。

是的,真正身臨其境,並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樣,會慌,會心情低落,會不知所措,會怒罵公司騙人,會茫然不知自己前路。

我們瞬間接受了現實。

學姐立刻開始給同事發郵件,交換個人郵箱。因為第二天,公司郵箱就要被停止使用,還不知道哪些人能回到辦公室,哪些人會就此消失,沒有個人郵箱,就要從此失聯。

沒經歷過那一刻,我怎麼都不會想到,公司破產後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跟同事交換個人郵箱。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這張照片當時傳遍了我們所有人的郵箱。記得還有一張圖,是Lehman旁邊一個很小的賣咖啡的窗口,上面豎了塊牌子:被裁的半價(可惜找不到這張圖了)。

4

之後的記憶就沒那麼鮮明瞭。

大事件太多,今天這個也破產了,明天那個要政府救了。今天A公司裁員2000人,明天B公司裁員3000人。今天這個銀行裁掉了整整一個組,明天那個銀行裁掉了整整一個部門。

很奇怪的是,在這樣大規模的動盪中,我並沒有太多擔憂。

可能是人的抗壓潛力真的很大,可能是身處那樣的環境中,很快就習慣了,也可能是知道這既非我的錯,又不以人力為轉移,因而有種聽天由命的坦然。

真的,當你身邊的人,經常突然就消失了,桌子一夜之間就空了的時候,你已經見怪不怪了。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一個項目上的senior asso,帶著我趕第二天早上8點的客戶會議材料,趕到半夜2點多。臨走的時候,他還囑咐我,第二天開會要帶上啥啥啥。

第二天早上,我來到打call的會議室,推門進去,愕然發現從MD到asso,全部都是生面孔。要不是看到大家拿的材料是我們頭天晚上剛準備的,我差點退出來,以為自己走錯會議室。

客戶大概已經提前知道,MD換人了。但是他們不會被通知到asso換人這種事。當發現電話裡,那個從項目開始一直每天都跟他們緊密聯繫的人不在時,客戶問了一句:那誰誰呢?

MD答:他去Wall Street Journal了。客戶立刻會意,哈哈笑了一聲。

我從此學到了,被裁員的一種極其婉轉的表達。

至今我都不知道,公司是在什麼時間,通知到當事人被裁員了,又是什麼時候,給這個項目換上了全新的team。畢竟我們頭天晚上下班時是半夜2點,第二天的call是早上8點。

但是我從中感受到了,一家大投行,在如此動盪的時期,還能有條不紊,連會議時間都不改(越是這種時候,越不敢改客戶的時間了),迅速處理完裁員,換上全組新人的行動力,和背後極其成熟的管理。

經濟危機會重創甚至抹去某些公司,但動搖不到這個金融體系的根本。

會議結束後,路過那位asso的桌子,看到桌子上什麼都沒有了的時候,我內心是五味雜陳的。

Wall Street never sleeps。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5

和很多人的經歷不同,經濟危機期間,作為一個M&A banker,我一樣忙成狗。

一方面,是因為我走了狗屎運,我們公司居然很早就開始做空次貸,雖然不可避免被捲入這場風暴,也開始了大規模裁員,也損失慘重,但暫無性命之憂。

另一方面,越是這種時候,我們做的pitch越多。而無論什麼時候,M&A永遠都在運行。好年頭大家都有錢,併購極多,差年頭個個都要重組、融資、賣non-core資產、通過金融方案撐過危機。

我每天都在做pitch book。

07年暑期實習,我戰戰兢兢,每天都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什麼活都搶著幹,一有空就約人喝咖啡,生怕拿不到return offer。

08年,感覺上跟實習沒有什麼區別,我仍然埋頭苦幹,什麼活都接,用態度彌補技術上的生澀,用亞洲人強大的建模能力彌補語言弱勢,生怕老闆嫌我做的不好,把我裁掉。

漸漸得,我發現,除了運氣不好,身處漩渦中心,經常整個團隊都被一鍋端的情況之外,在尚留一口氣,危機中還苦苦支撐的地方譬如我司,會不會被裁員也不是全不由我控制。

被裁掉的,基本都是平時最不招人待見的。

比如前面提到那位,半夜被裁掉的asso,我們這群新人其實對他早有意見。仗著和MD混得好,又是senior asso,什麼活都不幹,態度還很囂張,一天到晚對我們這群新人頤指氣使。模型我們建,book我們做,手把手的指導是沒有的,動不動就言語諷刺倒很多。

再比如,每一年年終,一個class都有人要走。我們那一屆,走的不是英語說得還沒那麼溜,還沒那麼懂美國式networking,最怕墊底的我,而是初進公司就極受歡迎的幾位白人,其中一位金髮碧眼,長得像明星,系花一樣的存在,從高中開始就一路名校。

然而她真的不會建模。很多次我給她解釋完了,她還睜著無辜的大眼睛,一臉懵逼地看著我。

能在這場危機中存活下來,運氣佔了80%:我司狀況相對好一些,裁員相對少一些,我作為新人,有我沒我公司財報根本不會有什麼變化,裁掉我也沒用,還沒人幹活。

但還有20%,在我能幹活+我態度卑微啊。

美國投行是一個很殘酷的行業,但好年頭,要求能松點兒,公司賺得盆滿缽滿,恨不得不停從競爭者那裡挖人。危機一來,養尊處優的人,和平時惹人嫌的人,就是第一批被篩掉的人。

這麼看,投行還是很公平的。

我始終認為,畢業就遇到經濟危機,是件好事。它讓我從此不敢放鬆,凡事寧可做到120分,也不敢打擦邊球躲懶,期望能矇混過關。

它也讓我明白,光把活兒幹好不夠,和團隊相處好,很重要。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6

也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好像並沒有意識到,我在經歷經濟危機。

09年,經濟危機到了谷底,市場一片沉寂。Pitch books都沒目標做了。

有那麼一段時間,項目鬆一些,我和一個大我兩屆的同事,常在下午偷偷溜出去看電影。

在漆黑一片的電影院,我倆抱著爆米花,看著不用腦的娛樂大片,感覺現實中的一切,好像離我們都很遠。

散場後買個冰淇淋,慢悠悠兜回公司。

沒人注意到,我們都去了哪裡。

偶爾和同一屆的同事們出門吃午餐。經濟危機似乎讓每個人的脾氣都軟了下來,以前特別aggressive的,現在都像轉了性。再也沒有人急著討論市場、項目、吐槽MD和VP。大家的話題都很生活很瑣碎,家裡剛換的新窗簾,最近在讀的小說,和男朋友之間的小別扭。

沒有緊張的競爭氣氛,沒有24小時隨時可能響起的郵件通知,沒有惡毒的玩笑和吐槽,彷彿我們根本不在投行。

我在華爾街上的Equinox辦了張健身卡,常去報到,聽我從倫敦來的教練講美國人的笑話:

他:我剛到美國的時候,有人問我,你從哪兒來呀,我就說,倫敦。人家接著問,倫敦在哪呀?我答:英國。對方一臉驚歎:啊!那你的英文說的那麼好,真不容易!

我笑得啞鈴都摔地上。

從Equinox出來,就是紐約交易所。紐約不常下雨,陽光總是很好,紐交所向陽的一面,被灑上一層金光,顯得那些浮雕和羅馬柱,都份外巍峨。背陰的一面,卻被這耀眼的陽光,襯得黑暗。

我腦中蹦出一行字: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09年的2月14,也是我在華爾街的第一個情人節。

碰巧那天,有國內的朋友託我去Tiffany幫他買婚戒。我就去了華爾街上的Tiffany旗艦店。在那,我看到了我的MD,我的VP,甚至我們部門一個第三年的analyst。

我偷偷躲在一邊,看他買什麼。Analyst買了一條鑽石手鍊。

那一刻,我一邊心酸地想,晚兩年入行,我都錯過了什麼,一邊感覺到店外的世界在迅速遠去,似乎,經濟危機根本沒有發生。

少,沒有發生在這些人身上。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7

我有一個以色列同學,在招聘期間表現極其出色,獲得了幾乎所有招聘官的青睞,面試offer收了一大把,最後選了Lehman——當時Lehman以年輕的內部創業文化,迅猛的發展勢頭,超越了更有歷史的大行,成為很多人心目中首選。放棄Goldman offer去Lehman也很常見。

我當時很羨慕他。

結果Lehman一倒,他立刻被裁員,60天內就要離開美國,回到以色列。回去之後再要回美國就業,就幾乎不可能了。

我常想,要是公平競爭,當時的我哪兒都比不過他。然而就因為我的選擇沒他多,最後沒進去Lehman,留下來的居然是我。真的很想啼笑皆非地朝著老天咆哮一句:玩兒我們呢?

但是留下來就一定好嗎?

我的另一個朋友,09年被裁的,回了中國。還在華爾街的時候,他的部門極其苦逼,我們還很junior,沒了bonus,賺的也沒那麼多,還要付那麼高的稅。回去之後,他做了更適合自己的行業,反而風生水起。

裁員提前終結了一份明顯不適合他的工作,讓他能更早踏上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雖然我從來不後悔進投行,但有時也會想,如果當時被裁員了,我今天會在做什麼呢?

10年初,我生日聚會,邀請了很多同屆的同事。其中有個同事帶了女朋友,他女朋友是Credit Suisse頭幾批被裁的。她告訴我們,因為被裁得早,拿到了很好的severance package,一年還是一年半的工資吧(當時工資是10萬美金),然後政府還給失業補貼。她把紐約的公寓轉租出去,拿著工資、失業補貼、租金,出去環遊世界了。等到谷底一過,各大行裁員裁得沒剩幾個人,急需招人來幹活,又把她招回來了。

你看,賺得比我們多,不用苦逼地幹活,出去玩了一年,回來還跟我們一樣。

到底誰才是贏家。

親歷這場危機,讓我學到了寶貴的人生一課,那就是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是大結局。

以為自己選了最好offer的,還在前途一片大好的玫瑰泡沫中憧憬未來呢,轉眼成為60天內滾出美國,再也回不來的那個。

進了美國大公司的,還在鄙視鏈頂端俾睨眾生呢,轉眼公司要拿政府救助,終止H1B。

暫時保住工作的,正慶幸自己還能多掙幾個月的工資呢,轉眼發現輪到自己,公司沒錢了,什麼賠償都沒有。最晚走的人,最淒涼。

反而是那些早早被裁的,有些在情況還沒那麼糟的時候,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有些出去兜了一圈,很快又回到了原來的崗位。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以前對我來說就是課本上的一句話。現在是我人生信條。

從此遇到波折,我都不敢嘰嘰歪歪了。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8

前不久我們開了個十週年同學會,會上有位同學說,我們08這一屆,很特殊。

07畢業的,在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已經出社會一年,比我們更知道如何應對。09畢業的,已經知道自己沒什麼機會了,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只有我們08,在高點找到了工作,卻在畢業後立刻被當頭一棒。我們是最蒙圈的一批。

是的。經濟危機給我們這一批人,烙下了不可抹滅的烙印。

我們變得更容易知足,更經受得起打擊,畢竟最難的時候已經過來了,我們也沒有很慘嘛。回頭看看,十年後,想做的事,想進的行業,慢慢大家也都做到了。

我們也變得更堅韌,更不願放棄,因為我們太明白,一個艱難的開始,真的不算什麼。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9

有位記者朋友,想讓我說說08危機我經歷了什麼,以及回頭看這十年,對國內這股創業浪潮有什麼觀察。

我很慚愧,雖然身上安了個創業者的身份,但只會埋頭做自己的事,沒有那麼高的格局觀察國內的創業浪潮。

可能經歷過經濟危機後,對任何轟轟烈烈,成為「浪潮」的事,都失去了投身其中的熱情。當別人興奮地跟我討論「看這家公司兩年內上市了,那家公司C輪融了一個億」的時候,我的關注點往往在它們的商業模型是否新穎可行。如果是,我就有極大興趣追著看,如果不是,我就很木然:哦。

也許我這樣很老派,很過時,很不符合現在的遊戲規則。但親歷經濟危機後,我就變成了一個只會笨笨地一點點做事的人。

我從來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認為我這樣「踏實」,才是對的。相反,我一直相信,金融遊戲已經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全方位融入了生活點點滴滴的東西。

不同遊戲,有不同人玩而已。只要不昧良心,玩得好的都是真正的高手,贏家。

但我本人就已經被定型了。

回首十年,我很感激生命中有這麼一段經歷。

就算我老了的時候,一生平凡,沒啥成就可吹噓,至少我還可以對我的孫輩們炫耀:

你奶奶/外婆我,當年可是在華爾街上,親身經歷了一場經濟危機喲。

-End-

作者簡介:攜隱,前華爾街投行家,現做著留學諮詢/健身工作室/民宿的斜槓中年。

【今日話題】

你有什麼值得

和孫輩們吹噓的經歷嗎?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於凜冽的時代呼嘯成長,

做一個柔軟又有力量的女子。

故里小姐帶著1000個閨蜜

讀書、健身、賺錢,變美,

你再不來,真的就掉隊了!

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

每週1本好書,拆解30本關於成長的隱秘地圖;

每週1次覆盤,讓改變有跡可循;

每月1次深度分享,構建既柔軟又有力量的方法論;

每年1次年會,見證改變的力量。

故里小姐,資深媒體人,民宿“宛若故里”創始人,呼嘯成長會發起人。於凜冽時代呼嘯生活,做一個柔軟又有力量的女子。發起呼嘯成長會,有趣、有料、顏值高的閨蜜尖子生都在這裡。(發“呼嘯”,加個人微信ID:yuemijindu7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