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優先屢遭拒,軍人優先一下怎麼啦?

軍人優先屢遭拒,軍人優先一下怎麼啦?

軍人優先不是特權,而是國家賦予軍人的的一項合法權益。可現實生活中,總有人拿這些優待政策不當回事,有的對軍人優待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網上經常爆料,軍人優先遭拒,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全民國防意識淡化,軍人社會地位下降;二是對軍人優待政策宣傳不到位,有些群眾不瞭解,誤以為軍人享受優待是搞特殊;三有些地方和服務窗口,落實軍人優待政策打折扣。

凡此種種,使軍人優先變了味,成為軍人的“憂傷”。

“軍隊不生產穀物,但生產國家安全。”軍人是當今和平盛世背後的堅強盾牌。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零下二三十度的邊關;常年守著孤島,24小時訓練放哨;幹部值班有家不能回,戰士站崗有覺不能睡;四川汶川地震、天津濱海新區爆炸等自然災害、災難面前,哪裡最危險,軍人就衝向哪裡。

軍人理應受到優先尊重。軍人只有兩種狀態,準備打仗和打仗,這意味著軍人平時奉獻最多、戰時犧牲最大。因此,為尊重和彌補軍人,世界各國普遍重視軍人待遇和社會地位。我們國家為體現對軍人優撫優待,公共場所專門設有“軍人窗口”或“軍人優先”的標識。但不難發現,有些地方軍人“優”不著,有些人看到軍人優先就振振有詞:“現在是和平時期,軍人不能與民爭利 。”

“軍人優先”不是給軍人的一種特權,也不是“與民爭利”,它是由軍人的職業特殊性決定,軍人優先有其特殊原因。

一般情況下軍人不得外出,凡是軍人請假必事出有因,哪怕外出看病也有時間限制。平時上街購物,請假時間不超過5小時,路上能少耽誤一分是一分,晚一秒銷假要受處分;探親休假一兩年才回家一次,誰不想早一分鐘回家看爹孃、陪妻兒?軍人不論是買票還是辦理手續,不像地方人員有充裕的時間等待,“軍人優先”窗口經常被人圍滿,軍人“優先一步”,不是“素質差”、擺“特權”,而是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

不能等到戰爭與災害來臨才想起軍人。英法等國規定,退出現役的軍官及隨行家屬每年可免費乘坐火車、飛機等大型交通工具往返一次。我們的“軍人窗口”不能形同虛設、“軍人優先”不能喊在嘴上,而要讓軍人真正受到優待。試想,大家平時不尊重軍人,戰爭打響時誰還會優先上戰場?

當前國際和社會背景下,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我們應當大張旗鼓地喊出“軍人優先”的口號,營造崇尚軍人的濃厚氛圍,增強軍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我們應當強化社會的“軍人優先”認同感和認同度,切莫輕視軍人的“優先權”,才更激發廣大官兵犧牲奉獻的堅定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