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聊城打造鄉村振興示範行動發展樣板

鄉村振興,到底是一幅怎樣的“畫卷”?前不久召開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聽取了關於開展鄉村振興示範行動的意見有關情況的彙報。根據意見要求,我市將按照社區化建設、片區化發展、景區化打造的思路,健康有序開展鄉村振興示範行動,推進生活、生產、生態“三生共融”;生態宜居農村新型社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水鄉田園旅遊景區“三區聯建”;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美同創”,實現農業農村佈局由散到聚、規模由小到大、層次由低到高、發展由弱到強轉變,引領和帶動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建設安居樂業美麗家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讓農民有所居、有所樂、有所為。對於農村未來的發展,“安居樂業”這個詞是最好的表達。

我市將在統一規劃引領下,以農村片區為單元實施鄉村振興示範行動。從今年開始,每個縣(市、區)和市屬開發區,每年高標準打造1-2個生活、生產、生態融合發展片區,每個片區打造一個生態宜居農村新型社區、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一個水鄉田園旅遊景區,將每個片區建設成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到2020年,實施30個左右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形成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建設農村新型社區,規劃是重中之重。我市將以鄉村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為指導,堅持產區融合、“多規合一”和有利生產、方便生活、適度集中原則,完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佈局和規模,明確中心社區位置,培育人口規模在5000人左右的農村新型社區,有條件地打造10000人以上的特色小鎮。

在社區“內涵”方面,社區建設不搞一個模式,改變火柴盒、豆腐塊、兵營式的傳統規劃設計格局,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發展特色,打造錯落有致、曲徑通幽、果樹飄香、生態友好、宜居宜業的生活舒適空間。高起點規劃建設社區公共服務、文化活動、休閒娛樂、經常性消費等空間,按人口規模配建教育、醫療、衛生等設施,搞好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配套建設。

讓群眾就業有門致富有路

農村群眾住進社區後,收入從哪裡來?在鄉村振興示範行動中,我市將著力在發展農業產業上下功夫。

以園區化引領農業發展。我市將以示範項目區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平臺,實施一示範項目區至少一工商資本投資促進行動,鼓勵工商資本投資適合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農業領域,以企業經營帶動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共同發展。實施鄉賢迴歸工程,鼓勵在外企業家和經濟技術能人回鄉投資興業,為鄉村振興注入現代生產元素和人才科技支撐。

為進一步拓展農民增收致富空間,我市將在農村新型社區規劃建設群眾就業創業載體,並預留今後發展空間。聚焦重點貧困區域和特殊貧困群體,有序興辦環境友好型訂單加工項目,合理佈局、培育興辦一批就業工場、鄉村車間、家庭作坊等。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和社區服務業,為農民群眾特別是生活困難群眾提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機會,讓農民群眾上樓居住、下樓打工,讓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一戶一人”穩定就業。

打造水鄉田園旅遊景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從生產到生活,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為推動鄉村綠色發展落地生根,我市將著力打造水鄉田園旅遊景區,守住“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

我市將整片區提升生態環境水平,按照“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業新聊城”的城市定位和“全域水城”建設要求,開展河湖林田路村全要素、全區域系統綜合整治,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做足“水、綠、潔”文章,充分展現河湖田園風貌和魅力水鄉韻味,營造田成方、林成網、水常清、地常綠的魯西平原美景。

同時,積極培育鄉村旅遊特色景區。與城市景區景點相銜接,培育觀光采摘、田園休閒、健康頤養、農業科普等鄉村旅遊產品,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特色村、精品鎮;培育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鏈,形成多業態集聚的鄉村旅遊帶和鄉村旅遊集群片區。推進鄉村記憶工程,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民俗博物館和歷史文化展室等,使鄉村成為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的文化之鄉、精神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