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重利益爱奋斗,却很难享受到喜悦

生活中,我们重利益爱奋斗,却很难享受到喜悦

01

我们很难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听小白感慨了一早晨,他苦恼工作不好,怨怼领导二逼,悲哀自己时运不济。实际,在我的眼中小白已经很有些成就了。他是一家银行分行的领导,刚提了科级。

我们从来都羡慕别人的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自己总是找不到一份别人艳羡的工作。求温饱?so easy !可我们的目标都是发财发大财。我们已经重塑并狠狠地塑成一种唯钱论的价值观。这有好处,让我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清晰。但,它带来的负面却让我们永远都不能安心地活着。因为,总是有人比自己权力大财富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哪里有?从来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以我们的聪明,我们也懂绝对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不必用二八定律来解释财富分配,傻子都明白:大伙都发了财,谁是有钱人?发财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但,我们还是夙兴夜寐地渴望着当官发财。无论穷人和富人我们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谁的生活里都是不知足,都是烦恼。我们几乎都生活在挫折里。对于雄心勃勃的我们来说,当下社会,想要活着,要有充分的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让自己的内心强悍起来才最重要。

生活中,我们重利益爱奋斗,却很难享受到喜悦

02

我们都是勇士

前几天,小刘因为卖鸡蛋的事找到我。我介绍她去找一个朋友。朋友帮她卖掉了一千斤。朋友满心以为能得到回扣之类的报酬。可是,朋友失望了。这也使我难过:朋友几乎认定,我在其中得利,抛弃他了。而我又拉不下脸来跟小刘要钱给朋友。只好恨恨地等,终于等不来小刘的任何反应。小刘本来是个老江湖,可是这次她更加厚了脸皮。

是的,我们总要舍了一些传统的道德要求和伦理规范才勇于活下去。在一个单位就职,若没有惊世骇俗的技术,你的水平被认可,绝非一朝一夕。但若与领导之间有了点猫腻,很快就会出人头地。至于创业,要把各种关系梳理好,则更需要远离初心,扔掉许多山盟海誓过的品质坚守,委身行业规则。

我们的从业都是艰辛路,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但需要我们铸成面部的铠甲,先期保障了它的刀枪不入才可能勇敢地坚持下去。所以,我们都在尝试着放下脸面,或者让自己的脸大且厚起来,成为敢于违悖常理的勇士。还好吧,我以这样子的眼光看我的周围:勇士环伺!

生活中,我们重利益爱奋斗,却很难享受到喜悦

03

我们都在忙着重塑自己的价值观

跟秀生吃饭,聊小时候学习的痛苦,都觉得有心灵震颤般地幸福。这不仅仅是我们两个曾经的农村娃都得益于读书。即使那些最终没考上学的四十多岁的人,每每谈及小时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和头悬梁椎刺骨来,都能感喟那时候学习的快乐。那时候,我们学的是英数语理化生,那时候我们学的是一种技术或一门手艺。——一直到现在,我们也只把这些理解成学习。

18号那天,听自治区创业引领者优秀讲师讲课。听了十几人的创业培训试讲,竟然没听到知识和技术。就让我感慨不已。不是讲师们不懂企业知识,他们应该已经翻烂了几套教材了。他们也总是参加各种专业知识考试。可是为什么课堂上总是充斥了无用的心灵鸡汤和激情的表演?我深切地知道,因为参加培训的老板们喜欢。这也叫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吧,这就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呀。市场虽然还没有把技术知识抛弃掉,但是市场的规矩早已经悄然演变成人际关系决定着人生的成败,技巧对成功的作用远超技术。

我们对千斤拨四两的行为是那么地嗤之以鼻。

我们对技术虽然重视,但早认为技术是用来就业的。人际的能力才是当官发财的。

我们已然清楚,一个人再有才也不一定成功。一个人只有成功了才叫有才。

我们只关注结果,只关注成功的结果。

传统价值观里对于成功的认知,被马云呀俞敏洪呀等成功的大咖几乎彻底地否定。与人为善的经营之道也早被陈安之呀俞凌雄呀等傲立潮头之流所鄙视。世界变化太快了,传统被打破得太突然了。所以现在的社会培训学习是风起云涌,但学习的内容却不是知识,也无关技术。如果非得总结一个学习方向,我认为是人们都在忙着尝试改变自己那些固化的认知,被动地接受着那些曾经被我们排斥的观点,然后以为是进步和改善。这些学习更多讲究技法、手段、心机、利益……大多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屑不顾。

我昨天在微头条里有问道:

结果是失败,付出无价值。那么,谁还愿意试验?不成功,一个民工的思考跟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的思考又如何区别?不成功,一个码农的思考和一个佛学大师的思考差异在哪里?如果市场不能给如上问题以积极的价值答案,我们将永远不会乐于学习真正的知识和技术了。

生活中,我们重利益爱奋斗,却很难享受到喜悦

04

又及:对利益的追逐,我始终矛盾着。

我的初中或高中课本说过:“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钱是一般等价物。用它来量化评价所有,却总是不能被我接受。

我对钱的最大接受程度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每每对于一个不能做出量化评价的事物,是心怀忐忑的。所以,我们总会捡了笃定的事物下功夫做。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死乞掰咧地爱钱,因为钱可把控。对于那些难于把控的事物,我们渐渐不那么关注。所以我昨天写了《你会不会随着明天的晨光穿过我的窗,上我的床》,来表达我对钱的渴望。

但我对钱的渴望,仅仅因为爱钱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