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和普通高考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和普通高考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中国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选拔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什么是高考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最重要的入学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题,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部分省区高考时间为3天。

自主招生和普通高考有什么不同

选拔目标不同

选拔方式不同

名额分配不同

自主招生分三类

各个高校实施自主招生的情况不完全相同,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

第二类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地区实行的自主选拔录取。这两所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目前,这种自主选拔只针对上海考生。

第三类是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

自主招生要过三关

参加自主招生,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但自主招生的竞争也很激烈,对考生来说,想通过自主招生被高校录取,要过三道关。

第一关是申请材料审核。申请材料一定要真实,如果弄虚作假,不但会被取消录取资格,还有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第二关是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不同于高考,试题灵活,涉及面广,主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

第三关是统一高考。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高校会同考生签订协议,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分数在该校提档线下20分即可被录取。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后,还可享受更优惠的政策。

二者招生方式有着严格区别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

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

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目前不少专科院校又在实施另外一种自主招生——单招单考,也就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入学考试,学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成绩优秀就可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

如果此文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