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順風車命案發生之後,滴滴公關的反應很快,比他們的客服要快,發文道歉,免職兩位高管,最後還下架了順風車服務。

但有兩件事不搞清楚,還不足以平息眾怒!

1、有人故意帶節奏煽動輿論,把髒水潑向溫州警方,轉移注意力,造謠者需不需要負責任?

2、滴滴在聲明中提出,如果再有刑事案件發生,三倍賠償,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在慘案發生的當日,群情洶湧的時候,在微博上,有一位叫做“張洲”的大V編導,第一時間帶節奏抹黑中國警察,並且造謠說:“警方稱沒有車牌號不予立案,踢皮球導致受害人死亡。”這條微博瞬間上了熱搜,轉發十萬,評論五萬,一時間三人成虎,鋪天蓋地的謾罵指向了溫州警方。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這位張洲先生成功地引導了輿論,溫州警方在幸苦跟進了一夜,終於抓獲犯罪嫌疑人之後,還背上了這樣的黑鍋。

然而真相是什麼?是從下午四點家屬報案之後,警方就曾經三次向滴滴索要司機信息,但滴滴客服態度無比傲慢,兩次拒絕了警方的要求,聲稱不能洩露用戶隱私。直到八點以後,才提供了相關信息給警方。這時候,已經整整6個小時過去了,嫌犯強暴了小趙,並且用利器刺傷她頸部大動脈,然後將她推下了山路......

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下午5點多的時候,滴滴曾給遇害女孩的好友打去電話,稱他們已經聯繫到了順風車司機,司機說說小趙取消了訂單,並沒有上車。之後,滴滴也拒絕再向報案人和警方提供兇嫌的信息。

我真是搞不懂這位滴滴客服的思維邏輯,居然不給遇害者的朋友和警方提供信息,卻反而先去聯繫犯罪嫌疑人?這到底是什麼操作?是什麼腦回路?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無獨有偶,這件事發生之後,警察們紛紛開始吐槽,滴滴這麼傲慢地面對公安機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據某派出所負責刑偵的副所長稱:“他因為一件盜竊案追蹤一輛滴滴車輛,但因為沒有車牌號和車主信息,準備了全部材料去當地滴滴公司去查詢,但滴滴客服人員卻百般推脫,態度無比傲慢,甚至還要讓警察去北京滴滴總部去找安全部主管!最後這位警察在憤怒之下和滴滴當地的客服人員發生了衝突,才得到了相關信息。”

看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服,中國國內,還沒有這麼一家公司,連客服都“一身傲骨”,不但不把用戶放在眼裡,還不把警察放在眼裡,面對警方的質詢,面對人命關天的案件,都敢拖上幾個小時,把希望拖成絕望,把活人拖成死人,時候還能動用輿論水軍,轉移注意力,把髒水和黑鍋甩向警方。我真是佩服滴滴家的企業文化,因為中國還沒有見過類似的企業。

馬雲當年被人批評淘寶有假貨,被問到如何面對政府監管,他說的是:“比政府監管更嚴就行了”。作為一個掌握用戶大數據的平臺,你不能在出了事的時候甩鍋給政府和警方,因為數據在你手上,你號稱是什麼“去中心化”,並未接受政府和警方的全面監管。出了人命,自然是你的責任!

一個佔了中國八成網約車市場的企業,一個壟斷性的龐然大物,一個每日乘客超過3000萬的“國民app”,一個關係到數億中國人出行安全的平臺,居然和政府部門、公安系統溝通協作如此之差,根本就沒有有效的監控,令人震驚!要知道,在美國,uber就和美國警方有著深度合作,他們有個一鍵報警的“panic button” ,連續按兩下就能馬上撥打911,把你當前的位置,uber車牌號發給警察局。警方就能夠及時介入,監控車輛和車主的信息和動向。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以滴滴的體量和實力,實現這個功能不難吧?是做不到呢?還是不想做!

我們做個假設,如果uber還在,如果它在中國實現了一鍵報警功能,滴滴敢不跟進嗎?一家獨大的後果,就是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裡,掌握了用戶和大數據就可以為所欲為的。

請大家記住我一句話,但凡是燒錢開路,拼命擴張搶佔市場的企業,都要小心,因為你不知道等他一家獨大,成為壟斷寡頭之後,到底會做什麼?

資本不是搞慈善的,燒錢擴張是有成本的,等它實現目標之後,自然會變本加厲拿回來!年初滴滴的“大數據殺熟”,大家還記得嗎?三個月前空姐遇害之後,滴滴宣佈整改,隱藏了用戶的性別外貌等信息,然而就在溫州樂清順風車案發生之前,人們發現乘客的信息又公開了出來。他們就是“死性不改”啊!

他們在廣告營銷中,還在走著打情色擦邊球的路線,在他們的廣告中,司機和乘客都是一男一女,關係曖昧。這些廣告給加盟滴滴平臺的司機一種暗示,在滴滴這個平臺上,你可以有豔遇,乃至於可以“約炮”!他們曾經的七夕節順風車廣告,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你到底是個打車軟件?還是個相親約炮軟件?

其實我們平時就能發現,如果是男性打車,就很難被接單,而交給女性朋友打車,單子都是秒接。我有個朋友說過,有一次打了個滴滴,半天沒人接單,他老婆用自己的手機替他打了一個,一會兒司機來了,看見他之後吐槽說:“早知道是男的,老子就不繞這麼遠來接人了”。

受害者家屬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過去好像電話打過去,打車的,你是不知道男的女的,後面他們把這個(功能)開起來了, 比如我打過來是男的,他說我不接,我很忙的,打過去是女的,他就接了,給自己作案有機可乘。”

滴滴打車軟件的邏輯,就是故意製造“兩性曖昧”的話題,吸引私家車主來平臺註冊,在滴滴司機交流圈裡,充斥著大量的低俗、暴力、色情的,鄭州和溫州事件,案犯都是擁有不良嗜好的青年。當年那些無業遊民、黑車司機,就都加入到這個圈子裡了。昨天武漢滴滴司機官方群聊天截圖被曝光後,又有更多的各地滴滴司機聊天截圖被曝光,其間充斥著汙言穢語、侮辱性攻擊性的詞彙,甚至還有人提供“洗白”賬號的業務,可以想象,這個群體,都是些什麼人?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然而滴滴對於平臺上的司機是極為寬容的,他們是平臺的資本,而乘客不是,我相信這些汙言穢語、侮辱女性的司機,平日裡也沒有少被投訴。但結果,估計都和樂清殺人的那個色魔一樣,兩天前就有人投訴了,但是滴滴置之不理,照樣讓他接單。

過去七年,滴滴累計獲得融資超過200億美元,背後的股東一張紙都寫不下,中信產業基金、環球老虎基金、蘋果、各路跨國資本.....2017年底,程維接受媒體採訪時公佈:滴滴目前的日單量在2500萬單以上,已經是全球是最大的出行平臺。滴滴熬過了數次慘烈的出行資本大戰,才有今天國內的壟斷地位,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滴滴打贏了國內網約車之戰,也需要儘快給背後的資本給一個交代。

過去四年裡,媒體公開報道及有關部門如法院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起,幾乎每個月都有。50個案例中,有2起故意殺人案,有19起強姦案、9起強制猥褻案、5起行政處罰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騷擾事件;涉及50個司機,53名被害人均為女性。

可以說,過去四年,滴滴的擴張之路上,灑滿了受害者的眼淚和鮮血,但滴滴不在乎這些。他們需要更瘋狂地擴張,更激進地榨取利益,我們說的那些和公安系統深度合作,數據共享,一鍵報警,甚至給所有的滴滴司機安裝攝像頭等監控系統,進行滴滴司機准入考試。這些事情,滴滴可能都不會做的,因為這都是成本支出,他們眼裡,就從來沒有乘客的安全,只有迫切的逐利。

資本完成壟斷,成為一家獨大的寡頭之後,就是傲慢而冷血的,他們只關心成本和利潤,只關心無休無止的擴張和增殖!所以,他們才會連警察都不放在眼裡,所以,他們會更加冷漠地對待受害者的鮮血。

舉一個久遠的例子。

1972年,福特公司的訴訟案,一個13歲的孩子坐鄰居的福特平託車上高速被追尾,油箱爆炸起火,駕駛員死亡,而這個孩子則重度燒傷面積達90%。後來這個孩子的家庭將福特汽車告上法庭。在法庭上,福特汽車承認在這款車投放市場之前就知道設計缺陷,後來的碰撞測試影像資料也證明了這一事實。但福特汽車算了一筆賬之後,卻未採取任何措施去彌補這一安全隱患。福特汽車計算:
如果要對這款車加裝安全裝置,則需花費約11美元,按1100萬轎車和150萬卡車的產量算,其成本大約為1億3750萬美元。可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按追尾事故致死率等算,充其量有180個福特平託車車主死亡,180位燒傷;另一方面,預計會有2100輛汽車燒燬;按當時賠償水平,每位死者20萬美元,燒傷者6.7萬美元,汽車成本為700美元,總計預估損失金額為4953萬美元,就算一直賠償下去,也比改進汽車安全裝置要便宜8797萬美元。所以,福特決定什麼都不做。

滴滴三個月前的態度,三個月中的“整改”,以及現在的道歉,和當年的福特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更傾向於什麼都不做,賠幾個錢,繼續打廣告,搞公關,發動輿論水軍,繼續打造“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科技未來。

財大氣粗的滴滴,最讓人憤怒的是——滴滴在道歉中聲稱:未來發生刑事案件,三倍賠償!

當滴滴變成巨無霸之後,它的傲慢和冷血

看到這裡,簡直讓人氣得罵娘,這意思是——未來還是要出事的,但老子財大氣粗,死幾個人算什麼,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空姐被害案後,滴滴懸賞100萬捉拿兇手,這次樂清女孩被殺,滴滴又來一個三倍賠償。總之我是看不到滴滴的什麼誠意,而是充滿著一種把眾生當作草芥的土豪氣。

放在全世界,都沒有這麼奇葩的企業公關!

去年11月份,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乘客反應自己被Uber司機性騷擾,然後當地的警方立即就介入調查,並一次性清理了57名有潛在威脅的Uber司機。並且罰款Uber 89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六千多萬!人家只是一次性騷擾,就清理了57名司機,滴滴這一次弄出了人命,準備清除多少司機?準備罰幾個六千萬?

現在,滴滴被交通部、公安部聯合約談,滴滴提出了五點承諾:

一、自8月27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重新評估業務模式;

二、9月1日前完成合規化運營工作方案,報送有關部門並接受社會監督;

三、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安全隱患自查工作,完善隱患監察機制,通過線上、線下手段,查找整改存在的問題;

四、整改升級客服體系,加大客服團隊的人力和資源投入;

五、開拓平臺用戶緊急情況報警通道,完善配合公安機關證據調取機制。

我對前四點完全不感興趣,因為那都是虛無縹緲的“承諾”而已,我們只需要看第五條做得怎樣即可,到底能不能把警方放在眼裡?到底能不能開通緊急報警通道?到底會不會配和公安辦案?

大家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