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舫法師:從中國佛學史看唯識學(三)

法舫法師:從中國佛學史看唯識學(三)

法舫法師在馬來西亞檳城洪福寺大殿前合影

四、唯識學與淨土宗:這一宗在中國民間信仰上有著很大的勢力,自始迄今宏傳不息。遠在晉朝時已形成宗派,最明顯的例子,慧遠(公元三三四—四一六年)在廬山開結蓮社,這可說是中國淨土宗的起點。遠公因世亂由襄陽別道安,帶徒眾避居廬山,遂為南朝佛學的重鎮。遠公不僅在佛教中有地位,他的道德文章在當時的學術界裡也是享著盛名的。在廬山一面自己研究經教,特別提倡毘曇之學⑴,通達小乘三藏與般若。另一方面他提倡唸佛,和當時的高賢隱士劉遺民等,出家者普濟法師等十八人結社唸佛,即是所謂廬山十八賢,專門闡揚唸佛禪。淨土宗成立了以後,又由羅什法師譯《阿彌陀經》。淨土之行,更為興盛。

淨宗與禪宗在趙宋時,互相排斥,水火不容,參禪的不許唸佛,唸佛的也不許參禪。如禪宗有“若念一句佛,罰挑水洗禪堂” 和“唸佛一句,漱口三日” 的禪規。可見禪淨不相融和的嚴重情形了。當時永明壽禪師提倡“禪淨雙修”,才把淨土打入禪宗的門庭,他主張唸佛的人要參禪,參禪的人也要念佛。因為永明壽是那時最有聲望的,所以他一提倡,門人信徒從者極眾⑵。他自己是個禪者,也懇切的實行唸佛。並作禪淨雙修的四料簡,其中最有名的二句是: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⑶”。修行者能禪淨雙修,就如老虎頭上有雙角,更可增強自己的解脫信念。因他這一提倡,一直到今天,禪淨是雙修的;也就是說從他起,中國的禪宗又起了一種變化(參看⑵)。

學唸佛的人依彌陀淨土說:應讀淨土三經,及閱讀關於淨土宗的各種論著。淨土宗以信願行為本,以持名唸佛為簡易行的要訣。友人吳延環嘗問曰: “信仰在此娑婆世界以外,有個極樂世界存在,那裡有阿彌陀佛。這樣豈不是心外有法,與唯識相反嗎?” 又曰: “唸佛的人,決定信仰有個我在唸佛,我能生西方,豈不是有我執嗎?”答曰: “此宗有唯心淨土義。” 古人說: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彌陀即自性彌陀,極樂國土也不離心。又《無量壽佛經》說:極樂國土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所造成的。此中的願心即是心,由願所成,即是唯心所造。西方淨土是西方淨土中的人們所共造的,不離於心,故不相反。又唸佛人須知,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依願修行而成極樂淨土。那末西方淨土即是佛與菩薩等之清淨八識所變現。唸佛求生的人,必須有信願行,就是說也須有與四十八願相契合的信願行之心力,才能往生享受彌陀淨土的快樂,不能單靠彌陀力而自己去享受現成的。唸佛人亦必須通達大小乘一切教義,如《華嚴》之普賢, 《楞嚴》之大勢至等大菩薩眾,都回向淨土。中國各大宗師,發願往生者,都是深明教義,了悟無我,遠離執障才往生的。其說有我者,乃是隨情假說,非執著實我,所以無不合之處。又《觀無量壽經》(《十六觀經》),行者須修十六觀,觀成功時,極樂世界,現在目前,命終往生。十六觀的觀想,也就是心的力量呀!因此,說一切唯心義,唯心即是唯識。故淨土彌陀非心有法,唯識義成。又往生淨土,淨土不一定指西方極樂淨土,十方佛土皆曰淨土。唯識學中說佛有三身三土,亦是淨土。又如東方之藥師佛淨土與兜率之彌勒淨土都是。古今學唯識教發大乘心的人,都發願上生內院,而再隨彌勒下生。故淨土之義,亦唯識所宗。

五、唯識學與律宗:照佛法看,戒律不應另立宗派,因為不論學禪學淨學教,不論僧俗,凡是歸依佛法的信徒,都應瞭解戒律,守持戒律,戒律是做人及做超人的道路,是建立佛法的根本大典,決不應偏廢,應該普%遵行。但在唐朝時,終南山道宣律師以持律著稱,道德文章,可動天地,感鬼神者⑷,他精究律學——《四分律》藏,才正式建立律宗,這可以說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大成就。其實,宏揚《四分律》者,始於智首律師。與道宣同時的宏揚者,還有相部法勵與東塔懷素二師,故稱唐律三家。三家中惟南山律宏傳不息,蓋有他的特別因由⑸。道宣著作律宗的典籍,有五大部⑹,研究非常精細,且有特別之點: “一因此師建立化制二教故(又名化行二教)。謂化教者,經論所詮定慧法門,四阿含等大小乘經論是也。制教者,律教所詮戒學法門,《四分律》等大小乘律教是也。今此宗部即律藏教,以戒為宗,戒行清白,定慧自立,故先持戒,禁制業非,然後定慧,伏斷煩惱。為道制戒,本非世福,三乘聖道,唯戒為基,能判攝如來一代遺教故也。二因此師融通大小乘故。四分一律,慧光雲是大乘;法勵、玄惲雲是小乘;南山律師獨雲義通大乘。《業疏》中立五義分通……。” (參看⑵) 又如他在疏中說:受戒時要得戒體,得了戒體,才能增長善法,修習定慧。但此戒體非耳聞目睹,究竟這戒體是什麼呢?依小乘《成實論》說:戒體是非色非心法。依有部論說:此戒體屬無表色,即是唯識論所說十一色中的受所引色,因為它是無可表示的,是受戒所引發的,不是眼所見耳所聞的。只是受戒時,經大德僧眾白四羯磨以後。心中所得的一種深刻的印象。有了此印象,對自己有一種思量,能持戒不犯,這就是戒體。犯則戒體破壞,有此可破壞義,故成色法,不可見聞,無表示故,曰無表色戒體。道宣律師依大乘唯識學上阿賴耶識有受燻持種之義,謂此受所引色的戒體,即是第八阿賴耶識中所攝藏之真淨種子。由此漸次熏習,去惡行善,就能引生無漏種現。這戒體義就是唯識的種子義,其義甚深。所以此宗與唯識學有如此的關係,同時也因此而成為一個大乘宗派了。

六、唯識學與天台宗:天台是山名,因隋智者大師住天台山,弘揚慧思禪師的教義,並建教觀,遂立學派,因住天台山故,名曰天台宗;以此宗明性具三千之理,又名性具宗。此宗北齊慧文與隋南嶽慧思開其端。智者,慧思弟子,是此宗集大成的人,他的教法,根據《法華》、《涅槃》二經及《大智度論》。宋伊人大師說:“一家教門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大涅槃》) 為扶疏,以《大品》(《大品般若經》)為觀法,引諸家以增信,引諸經以助成,諸心為經,諸法為緯,織成部軼,不與他同外⑺。”這幾句話說明了天台宗的總綱,與其它宗派的不同點,而卻有著共依性的存在。《法華經》只是做了一宗的骨幹。

(一)判教中的唯識地位:此宗以五時八教批判整個佛法。今就其關係者略為一談,首談化法四教。化法四教者,謂藏、通、別、圓。一藏教:又名三藏教,藏教的行果建立,是根據《俱舍論·賢聖品》,因為藏教講小乘法,如阿含經說聲聞、緣覺果;又《俱舍·賢聖品》所講的行果斷證位次,法相唯識之五位,雖行果不同,可是取其名位;又見道中緣安立諦十六心等境相,亦依此建立,所謂四向四果等法門。二通教: “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正為菩薩,旁通二乘。”⑻因此通教是通於三乘的共教。或通益三乘人等,如阿含、般若菩薩行,皆在通教中攝。三別教:為不共二乘的教,如雲:“別即不共,不共三乘人說故。” “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真諦理。” 只就菩薩乘言,在修行的位次上,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的五十二位。聲聞在座,如聾若盲。這些位次根據唯識所依的《華嚴經》而來。四圓教:圓以不偏為義,為天台宗的最高教理, “正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⑼。” 如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生佛不二,染淨圓融。” 就是性具圓融的道理。唯識教依《深密》三時判與此宗通教相當,以通攝三乘之說。《解深密經》雲:此經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說故。禪宗也是別教所收。《華嚴》兼別明圓,《法華》則系純圓教攝。

(二)三觀三諦與唯識三性二諦:天台特有之學理,為一心三觀,謂隨動一念,或隨心緣一法,都不離當念之心。一心即具三觀。三觀者,謂空假中三是。在每一法上都可運用這三觀來觀察。只要起一念心,即具此三觀,《中論》雲: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⑽這是天台一心三觀的思想淵源。三觀普通說來,就是三種認識,在每一法上都有空假中的三種認識的。從所觀的法上說,每一法具有三諦——“俗”、“真”、“中”。因觀空故即是真諦,觀假故即是俗諦,觀空假不二,真俗雙圓的諸法實相,即是中諦。這些都重在客觀的立場,方能顯出中道真義來的。上面的三觀與三諦,若與唯識配合起來,是可以相通的。以表示之:

法舫法師:從中國佛學史看唯識學(三)

在真諦一面說:%計所執是空無的,應觀其空。在俗諦一面說:依他起性是緣生法,應觀其假有。在真假不二的立場上說:是諸法實相的圓成實性,應觀其中道。能看通此理,即能圓融無礙。

(三)一念三千與萬法唯識:一念就是一念之心,或吾人所起之一種意識。臺宗謂在一念心中,可以具有三千諸法,三千諸法不離此一心。三千者,即十法界(四聖六凡) 中,每一法界具有其他的九界,就成為“百界”。又每界各有十如是,就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這樣就成為“千如” 了。這千如又分正報、依報、五蘊各一千,是為三千。此三千百界諸法即俱在一念心中有。這種道理,與萬法唯識的道理就是同唱一調。《華嚴經》雲: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蓋天台、唯識兩家之心唯一心耳。

(四)性具與賴耶緣起:天台講性具法門,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一法三諦,都不離性。性即體性,一切諸法性體本具,曰性具。此與唯識說一切法種子本有,義似相近。如性具釋為如來藏緣起,則與唯識賴耶緣起頗相近。種子攝在阿賴耶識之中,故與諸法性具之理,可以溝通。真如如來藏為迷悟依,迷則為生死,悟則證涅?。阿賴耶識亦為流轉與還滅的熏習點,無始以來,即藏有諸法的染淨種子故。染燻則成為煩惱生死的流轉,淨燻則成為菩提涅槃的還滅。天台以性具說,唯識以種子說。天台之真如即唯識實性,相去並無毫髮之差。

(五)六即與唯識位:天台宗除了四教的行位之系統外,別說六即,就是從凡夫至佛果的階位,是都約修證的階位說的。此與唯識行果的五位是相同的。一“理即”位與二“名字即”位,即唯識之自性涅槃;亦即本具種性之凡夫。三“觀行即” 位:就是資糧位。四“相似即”位:即是加行位。五“分證即”:就是通達位:和修習位,十地分證故。六“究竟即”:就是究竟位,證二轉依果,一切圓滿故。

(作者法舫法師{1904-1951年},俗家姓王,河北省井陘縣臺頭村人,他是“太虛大師座下第一弟子”,他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日文、藏文、中文6種語言,三度主編《海潮音》雜誌,兩度出國傳教,任首次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中國籍常務理事。《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論著、《法舫文集·第二卷》。編輯程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