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網紅」照片躥紅朋友圈之後,世界百強企業開始「急」了

在4月22日的晚上,一張黑底圖片上的文字,迅速在朋友圈躥紅。

一張“網紅”照片躥紅朋友圈之後,世界百強企業開始“急”了

當晚,海南發佈"史上最嚴"房地產限購政策:海南省內商品住宅實施全域限購。

在大家還沉浸在自貿區的利好時,海南的這一"補丁"性限購政策,宛如瓢潑大水,瞬間澆滅這場大火。

而這張圖的簡單的3個字,當晚被大量的從事地產的人員轉發至朋友圈,此時的他們只能以一種悲壯的心情來紀念曾經投身的事業。

海南的樓市"全劇終"了。

但是在這一"網紅"照片走紅之後,地產人是失業了,而更多的世界百強企業開始"急"了。

根據最新的消息發佈,美國高通、大唐集團、聯想公司等14家中國國際商會核心會員企業與海南達成合作意向。

距離海南宣佈自貿區利好的時間已經是過去了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已經先後有京東、阿里巴巴、火幣等落在海南,而從近日美國高通、大唐集團等14家企業和海南達成合作意向來看,世界百強名企正在列隊進入海南"市場"。也如我的之前預期的那樣,海南勢必是要發展總部經濟的。

自貿區為何吸引這麼多的企業?

宣佈支持海南建立自貿區、自貿港,好處相信大家在很多的公眾號文章也看了不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免稅。進出口商品在自貿區內可以零關稅,企業展開國際上的業務受到的制約少,還可以最先使用到國際頂尖技術。

所以自貿區內,企業最看重的是免稅和寬鬆的政策環境。為什麼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那是他們懂得用"錢滾錢"。而企業也是一樣。開一家公司,每年需要向政府納稅,除了提高公司盈利之外,對於稅務的減免也是一頭等大事,特別是對於那些百強企業。

一張“網紅”照片躥紅朋友圈之後,世界百強企業開始“急”了

就以"避稅的天堂"百慕大為例,百慕大因其金融信息及稅收體制不透明,稅率極低甚至不徵稅,而吸引了眾多世界名企。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每個月就是領那麼點錢,走那麼多程序和精力來避稅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但是對於大企業來說,省下一筆就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就比如谷歌,2016年在百慕大用避稅"架構"轉移的資金幫其節省37億美元稅款。可以想象,企業每年需要交納的稅額數量,省下來又是公司的一筆鉅額財富。

而海南自貿區也是同樣的帶有這種優惠,實行的零關稅對企業來說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一張“網紅”照片躥紅朋友圈之後,世界百強企業開始“急”了

名企的落地,人才也會隨之而來

之前看到宣佈引進百萬人才的計劃,第一反應是沒有產業,這些人才來了做什麼?海南的企業寥寥無幾,就只有一個世界500強的海航集團是海南的本土企業。

海南產業結構單一,沒有工業,所以海南是全國唯一一個工業投資負增長的區域。唯一對海南全省GDP做出過半貢獻的房地產也被"忍痛割愛"了,那引進的人才會不會重蹈90年代的十萬人才入瓊,來了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工作機會,享受完這些住房補貼之後又回去了,這時候,叫作"賠了夫人又折兵"吧。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海南建立全島自貿區,光打出自貿區的名號,名企就會是紛湧而來,從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看到馬雲來了、劉強東來了,火幣來了、美國高通也來了。可以預想的是在這之後的日子裡,只會看到更多出現在世界百強名單的企業出現在了海南的這片土地之上。

而企業來了,帶來的是什麼?其中一個是人才!其實海南用住房補貼、送房等手段吸引人才,這和其他的大城市"搶人才"的方法有什麼不同?這些人才在大城市還能有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為什麼要放棄原有的生活搬到一個連"毛"都沒有的地方?但是有了知名企業的加入之後,以企業吸引人才,那百萬人才的引進計劃離成功實現也不遠了。

另外一個,名企落地本地的就業機會增多,工資水平有望提高。海南被吐槽有一線的房價,卻是三線的工資。本地居民都喊話,"快活不下去了"。說的就是海南的這種低工資,高消費的生活。其實這也是由海南的發展定位造成的,國際旅遊島、熱帶島嶼,說到底就是一個度假養老的地方,當然是來人消費的,何談產業發展?

所以海南在過去的30年走的還是有點尷尬,作為國內最大的改革開放試驗區,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水平處在三線水平,消費卻穩居國內前列。

而自貿區的建立就是改變海南的這種發展劣勢,作為國家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海南的發展還遠遠達不到標準,而在30週年的時候,釋放這一重大利好,也是希望改變海南現有的尷尬局面。而作為來享受自貿區這一利好的企業,來了能豐富海南的產業、能給本地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豐厚待遇也是少不了。

30年河東,30年河西,30年後的海南搖身一變,送走了房地產炒房者,迎來的卻是世界百強名企,這座孤立在南海之上的島嶼,終究還是迎來了屬於它的騰飛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