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先衰?原來是身體微循環出了問題

當代人不僅僅表現為壽限偏短,更為突出的是表現在健康狀況上不盡人意,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更為突出。

我們常常見到許許多多自訴沒有明顯疾病或自稱健康的老年人身上,普遍存在著體力、記憶力、視力和聽力嚴重下降現象,遇到氣候和環境的突然變化還特別容易患上呼吸系統疾病(感冒等),表示老年人免疫力也明顯下降。體力、記憶力、視力、聽力和免疫力等,是衡量人體生活質量即內在的健康綜合指標,導致人體內在的健康綜合指標下降的原因除了疾病因素之外,主要是由於衰老造成的!

未老先衰?原來是身體微循環出了問題

當代人,尤其老年人,按其年齡大多數尚未抵達人類自然壽命之一半,就普遍變現出人體內在的健康綜合指標下降,說明什麼問題呢?其原因可以用以下兩個字來表達:“早衰”,即“未老先衰”!

追蹤人體衰老的根本原因,按照目前醫學的觀點,中醫學把衰老歸罪於“氣滯血瘀”,西醫則把衰老歸罪於“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實質上,中醫的“氣滯血瘀”,就是西醫所說的“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

故此,本人認為現代人的“早衰”,即“未老先衰” 不管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其病理發生的表現是“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也就是說,由於現代人不健康的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引發體內“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的發生;繼而導致了機體“早衰”,即“未老先衰”的發生。

這樣看來,要解決人體“早衰”或“未老先衰”的關鍵,就是防止“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的 發生。

未老先衰?原來是身體微循環出了問題

那麼,人們如何防止“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的 發生呢?

“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發生的學術有很多,根據本人運用“紅細胞流變學”理論和技術,經過長期的醫學科學研究得出,人體“循環障礙”,尤其是“微循環障礙”發生是與以下三個“紅細胞流變學因子”處於異常狀態有關:

一紅細胞流動因子異常:表現為血液處於濃粘狀態;

二紅細胞凝聚因子異常:表現為血液處於高凝聚狀態;

三紅細胞變形因子異常:表現為紅細胞變形能力處於低下狀態。

人體血管是由大血管、中血管、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組成的,其總長度超過十萬公里,而人體比頭髮絲的百分之一還細小的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則幾乎佔到9萬公里(佔血管總長度的90%)。血液在大、中、小血管裡流動稱之為“血液循環”,而血液在毛細血管裡流動則稱之為“微循環”。微循環是保障人體組織細胞獲得營養和物質代謝交換得以正常進行的必須條件;西醫病理生理學提出:人體一切疾病和衰老的發生均是微循環障礙所造成的!

微循環實質上是由無數直徑細小的(幾十微米,幾微米,甚至比紅細胞自身直徑7微米還要細小)毛細血管組成的網絡。正常人體紅細胞具有很強的變形能力,即直徑7微米呈雙面凹圓盤形的紅細胞,能夠通過變形順利地穿過比其自身直徑還要細小的毛細血管!然而,由於毛細血管管徑細小,所以,一旦血液處於濃粘狀態,或者處於高凝聚狀態(大量紅細胞凝聚在一起呈現㬆錢狀),或者紅細胞變形能力低下甚至喪失情況下,血液是無法順利通過毛細血管的,結果,引起體內大量毛細血管血流不暢,甚至毛細血管血流完全被阻塞,結果,導致“微循環障礙”的發生!

由此可見,避免“微循環障礙”發生的關鍵,就是防止以上三個“紅細胞流變學因子”異常狀態出現。

未老先衰?原來是身體微循環出了問題

根據本人多年的醫學實驗證明:

一採用中醫“活血化瘀”或“降粘活血”藥物(如三七、丹參)可以防治血液出現濃粘狀態;

二採用中醫“抗凝”和“解聚”藥物(如銀杏葉、絞股藍)可以防治血液出現高凝聚狀態;

三採用中醫“補氣”藥物(如黃芪、人參)可以提高人體紅細胞變形能力,防治紅細胞變形能力出現喪失或低下狀態。

總而言之,現代人唯有通過促進血液在全身血管裡,尤其是毛細血管裡的流動性,使整體微循環處於良好的狀態,保障全身組織細胞獲得充足的血氧供應,就能順利達到長壽健康之目標!

3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4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責任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