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西北梅林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很小的孩子放到“寄宿制”学校,把教育孩子的重担交给了“寄宿制”学校,那么这究竟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呢?有书君认为最好不要把小孩子放到“寄宿制”学校,因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把孩子放到“寄宿制”学校,容易使孩子变得不会爱。

孩子还小需要的父母关爱,孩子去“寄宿制”学校长期与父母分离,会造成孩子和父母情感上的疏离,父母可能忙于生计,孩子即使回家一趟也顾不上交流,这样就造成了孩子遇到什么难事,从来也不向家人张口提起,习惯了一个人承受和消化,造成性格孤僻。


十八岁以前,是培养孩子与父母感情最重要的阶段。父母有必要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但是,偏偏很多父母选择逃避。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孩子只知道跟父母要钱,而不关心父母,爱的天平就会失衡。

2. 孩子过早去“寄宿制”学校,学“坏”的概率比较大。


孩子还小,自我控制力弱,会受同类群体的影响,身边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看管教育,无形中会更加放大同类群体的影响。同类群体有可能会产生好的影响,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影响,往往会使一个孩子误入歧途,耽误孩子的一生。


3.孩子去“寄宿制”学校,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不知道如何解决与人相处中产生的问题、如何化解在集体生活中与同学老师之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有可能遭受欺凌和歧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后悔莫急。

4.如果孩子去“寄宿制”学校,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变得不爱学习,没人会喜欢这种整天埋头学习的枯燥生活。


综上所述,有书君不赞成把孩子过早地送入“寄宿制”学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是不可缺席的,该自己付出的一定要付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其实,“寄宿制”也并非全无好处,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圈养,类似于野生的自由放养状态也是一个人成长中所需要的。我从初中开始上全乡唯一的一所寄宿制重点中学,学校离家很远。到学校之后,很快就适应了集体生活,学会了在生活上照顾自己,精神上也逐渐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变得独立。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是不赞成让孩子早早上寄宿学校的。

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生活上困难其实不算什么,孩子一般都能克服,主要是以下几点:



1.寄宿会造成情感上的疏离。这也许是我们那个时代所造成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每周还是周日一个休息日,家离学校也远,周六下午放学要走两个小时的路才能到家,周日下午早早就要出发去学校了;

到初三更是每月只休息一天;在家里待的时间很短,匆匆洗头、换洗一下衣服而已。那时生活上还比较贫困,父母家人也忙于生计,即使回家往往也顾不上交流什么。感觉与家人的感情逐渐生分了;再加上青春期的到来,更是不愿意主动和家人说起在学校的情况。等于从初中开始,后来持续的上学、工作,就已经是自己一个人在独力支撑了,造成的一种影响就是此后遇到什么难事,从来也不向家人张口提起,习惯了一个人承受和消化。



2. 寄宿制,使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的更大。青少年时期本身就非常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如果身边缺乏了父母的指导和看管教育,无形中会更加放大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可能会产生好的影响,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影响,往往会使一个孩子误入歧途。

3.寄宿制带来更大的问题是,在青春成长期,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解决与人相处中产生的问题。集体生活中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可能遭受的欺凌和歧视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等等,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虽然有老师的帮助,但老师和家长的作用毕竟是不同的,家长的立场、关爱也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呢,我不赞成孩子过早地开始寄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别老想着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去教育,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是不可缺席的,该自己付出的一定要付出。


七仙女儿说


“寄宿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看到题主这标题着实吓人,笔者也来谈谈“寄宿制”。


寄宿制产生原因:一、学生家离学校远。二、家长没时间管理孩子。三、部分学校(主要以私立学校为主)的要求。

寄宿制好处:一、对于离家较远的学生。一是可以节约一些时间。二是减少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风险。二、家长工作忙,无瑕管理孩子,而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家长放心。三、寄宿制学校统一管理,学生作息有规律。四、寄宿制,可以锻炼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五、寄宿制多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进行生活指导,班主任、科任教师教育学生机会、时间也更多。六、寄宿制可促进学生与同龄人交流协作,减少学生的孤独感(80,90,00后独生子女多)……


寄宿制弊端:最主要的是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家庭的关爱,亲情观易丧失。另外孩子若太小,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


综合来看,在合适的年龄(比如初、高中阶段)是利大于弊的。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针对寄宿制学校的不足,在物质上、精神上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相信对孩子的伤害会降低的。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捫心自问,好多家长做好了的呢?所以我们家长不必过于惊恐让孩子去学校参与寄宿制。


杠子15汇智教育


先声明下自己的职业:补课班小老师一名

接触过几个寄宿的孩子,都是在特别好的学校。


说两个孩子吧,第一个,女孩,幼儿园时长托,也算寄宿的一种吧。自理能力一级棒,上一年级开始笔记就能自己记,字写的非常漂亮,性格温和,学习习惯特别好。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不爱笑,好像什么事都有点放不开一样,跟她谈过,说小时候长托的小朋友比较少大多数时候是和老师在一起,肯定多少会缺少一些应有的灵性。第二个,男孩,小学在我们这边排名第一的小学上学,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孩子性格特别好,聪明,上进,自理能力稍差。跟他谈过一次,我问他,你觉得是你这种整天和小朋友待在一起生活好还是像外面的小朋友每天回家好?他想了一会,一脸失落的说,我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也从来没经历过那种每天爸爸妈妈在门口等我放学,然后一起回家吃饭写作业的情景,也想象不出来,所以也没法比较。

个人观点,客观的说,不能说寄宿制的学校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只有适合和不适合。如果一个家庭能够给予孩子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也有能力及精力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课业辅导,让孩子在有爱的情况下健康成长,完全不需要寄宿,可以尽情的享受孩子在身边的宝贵时光。反之,如果一个家庭,穷的只剩钱,没有爱,没有陪伴了,那还不如让孩子和其它孩子做伴,共同成长。



万事都有两面性,适合,即好。


一夕糖糖老师


首先,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才是最好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而不是管教!而最好的爱就是父母的陪伴!这是谁都不能代替的,不是老师学校能做到的。

但是,寄宿学校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最好是在孩子读初中或高中,才让孩子读住校!对于哪些一年级就让孩子读住校的家长,我......或许过早让孩子自立独立是好事吧,但我不敢苟同!

最后,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1 住宿不是什么好事。第一,太限制自由,十五六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满眼天下的时候,让他们整天的呆在学校学习,没有任何的活动或者其他事情可做,对于大人都是残忍,更何况孩子。其二,现在的一家本来孩子就少,正是能和父母在一起的好时光,却偏偏离开了家,成年后,也很难和父母相处好,于家于国都没有什么好处的。

2 现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是比较好的,孩子生活学习很规律,没有外界打扰,有利于孩子成长。

3 我从初中开始就住校,一周从家拿一瓶咸菜,从没觉得不想学习,都生怕家里没钱不让上了……

4 感情缺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会延续到孩子未来家庭的幸福。那些吵着叫着让孩子过早自立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无知的!

5 寄宿制利大于弊,时间没浪费在交通上,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情商)独立生活的培养;

6 我女儿的学校管理很好,从教室到校园到宿舍,时时有管理人员,老师们很负责很尽心,家长们都很满意!

结束语:孩子的青春期,父母还是要陪伴孩子的!


游戏大咖王


本期关键词:做家长的上点心吧你

看了很多回答说寄宿制的伤害来自于是不是贵族学校?意思有钱就是幸福,穷才是伤害?我去你大爷的。

我小时候读的就是6万一年的学校,这价还得往回走10年,零几年的时候你别和我说这个价的学校属于普通学校,因此我说的话最有参考价值。实话实说我妈也看我头条写的文章,她说如果我长大了后依然后悔读寄宿制学校,她就认为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我觉得那必须是错的!

简单说下我的经历,初中毕业我就进寄宿制学校了。初中的时候我是二花,我的老粉都懂的,在学校里人见人爱,众星捧月。而到了寄宿制学校后,有一群女生和我杠上了,她们人多势众,就给我作对。并且相当团结,毕竟她们是一群初中就在这里读,高中继续当同学的家伙。因此我在高一高二,过得相当郁闷,这种人总给我使坏。而这一切该和父母说吗?傻子都知道该说,但你换成一个高中生,估计你更傻了吧唧的。直到高三的,我终于把自己的团队给壮大了,把那几个所谓的“超姐”逼的来自己退学了。

各位看看,一个高中的大好年华,全就整了些这些破事。不好好学习,天天想着如何孤立对方,如何拉帮结派。而这一切,都是寄宿制学校带来的。走读学校最大的好处在于每天都可以和父母接触,只要脑子正常的父母都能感知到孩子的异样。并且随时能回家这件事儿,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信号,别怕,有事儿往家里跑。而寄宿制学校,出了事,你得自己一个人上去解决。打小报告给老师?不好意思,你以后别混了。现在的学生,暗地里使坏的方式多的是,你别想通过老师和家长解决。同学之间出了矛盾,谁都无法解决,只能靠自己,要么转学,谁敢反驳我这条说的不对请留言!!


我小菜牙是烈女一条,最终反败为胜,吃了她们这群校园黑社会。但如果我是个懦弱,智商又不咋样的人呢?是不是如果遇见了这些破事,人生就得留下无限的阴影?各位家长需要好好掂量掂量,别拿着你们那猪一样的脑袋全凭意识去想问题,你又不是爱因斯坦,凭空想个E=mc??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我很负责任的说,寄宿制学校出来的学生。人格是绝对不完整的,并且严重缺乏安全感,甚至少部分的孩子还是扭曲的。别和我说你的孩子只会读书,不会参与这些破事。什么叫耳濡目染?能理解吗

如果各位家长实在太忙,就给孩子报夏令营。学啥啊学,学出来个个都能演甄嬛传了。

同意不同意的,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川航花旦小菜牙


看了这么多的评论,我隐隐觉得中国的家长“护犊”思想太严重了!什么寄宿在学校,就有碍亲自互动,有损亲情?不知道这些荒谬的言论,从何谈起?放眼中国社会,家长的素质本身就怎么样?还说走读能给孩子带来这样那样的好处?这可能吗?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寄宿制固然会给孩子带来一些问题。但现如今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方法吗?人是社会人,社会属性就决定了人学会交往,很多小孩之所以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父母包办的事情太多了,孩子缺乏辨别能力、动手能力。请问什么内向、自私是寄宿造成的吗?这恐怕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吧,与你给孩子的寄宿走读无关。

寄宿制确实有不少问题,但是在今天我倒提倡这种方式。寄宿制有以下几点好处:一、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二、能锻炼孩子的处世交往能力,孩子寄宿中会学习到一些与同学、老师交往的方法;第三、能一定程度上净化孩子的成长环境;第四、避免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学习任务;第五、能提高孩子的安全系数;……

现如今多少家长爱孩子有理性的?能因为孩子受了老师的一点批评去跟老师打架的有之,能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诋毁老师的有之;能让孩子毫无意义的加班加点报什么所谓“兴趣班”的有之,能宽恕到孩子不读书只要快乐的有之……这几类的家长,你们的孩子走读,你能给他带来什么?你懂教育?你懂孩子?

读书到教书,我发现所有的坏习惯的元凶几乎是“家庭”,而不是学校?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训今天读来确实越觉得越有道理!养不教,父之过。所以,不懂得教育,或心理只有“可怜”孩子,这类家长,你们的孩子也许寄宿会更有利于他们。

今天有句教育里流行这么一句话:陪伴是最真的爱。条件如果允许,每天都走读固然好,但是这需要家长素质高:能不给孩子无谓增加的学习任务;能自律,能陪孩子一起学习,不做电子瘾君子;能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总之,选择哪种教育方式,不是“感情用事”,需要“理性回归”!让孩子接受一定锻炼,吃一些苦头,不是什么坏事。温室大棚里的生命往往很脆弱!


漫步逍遥5676681


现在,国内很多寄宿学校的教学与生活条件都非常好,寄宿只是一种学校管理的形式,独立性强的孩子会得到锻炼,独立性差一些的孩子会感到不适应,年龄过小的孩子不适合寄宿。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孩子进行调整,寄宿制本身对孩子并不一定会造成伤害。

下面说说我知道的几个例子。

有个女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入了一所名校,开始了寄宿的生活,她的父母工作很忙,只有在周末孩子回家时全家人才能团聚,最初,家长发现女儿在学校里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言行举止都很有礼貌,学习成绩也令人满意,他们庆幸给孩子选择了这样的学校。转眼四年过去了,女孩渐渐长大,有一天,学校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最近孩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让家长多留心。女孩的父母也觉察到孩子的异常,他们很快弄清楚问题,原来,女孩觉得班里的同学太优秀了,自己像个丑小鸭,没有存在感,敏感又自卑,家长经过考虑,决定把孩子转到普通学校,不再寄宿了。女孩从名校转到了普通学校后,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她的成绩在班级领先,有了新朋友,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一所特别有名气的寄宿制高中里,每天从早到晚都有老师在指导学生。有的学生在寄宿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学习稳定。也有的孩子感到不适应,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下,这部分孩子结束了寄宿生活,家长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学生每日早出晚归,既体验到学校的优质管理,又能每天晚上回到父母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家长陪着孩子度过了高考前的关键时期。

所以说寄宿制只是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对学生来说只有适应与不适应,并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远方老师在美国


我来说一下我的经历吧,不过我寄宿的比较晚,是高中才开始寄宿的。

那是刚上高一的时候,因为以前都是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洗衣做饭都是父母来,自己什么都不问。我先来说几点变好的吧:

1、我们上高中要自己带饭盒打饭打菜,每次吃完饭都要自己洗饭盒,如果没洗干净,下次吃饭的时候会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慢慢的就会把饭盒洗干净了。

2、因为寄宿,所以衣服袜子要自己写,记得有一次,洗衣粉没有了,没买,舍友问了几个也没有,可是夏天不洗袜子放那肯定臭,于是就用水多搓了几遍,然后就放那晾着,第二天舍友问:你有干净的袜子吗?借我穿下,我说在那呢,然后他走过去就拿手上准备穿了,忽然把袜子放鼻子边吻了一下说:太臭了,我倒,太尴尬了,从那之后我每次洗衣服袜子都会用洗衣粉洗,洗完后再闻一下有没有异味,丢人啊。

3、吃饭要充钱到卡里面,有一次充值的时候摸了半天发现50元不见了,可我明明记得就放我裤带里的,那次周末回去我跟我爸说我不住宿了,爸问为什么?我就说钱被偷了,然后爸说:出门在外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如果每次碰到就退缩那还有什么出息?干脆躲在家里别出门算了,要想办法,比如晚上睡觉把50/100的大钱压身体底下,从那之后我学会了要把钱财等重要的东西放好不让外人知道,不要放在明显的地方。

总结一下好的一面就是更独立了,吃一堑长一智。

说下不好的:

1、每天上完一天的课后,吃了晚饭洗完澡就要去上晚自习,然后上到晚上十点半,完全没有休闲放松的时间,老实说再让我回到以前去寄宿我都不知道我还敢不敢去了。完全就是学习-睡觉两点一线。

2、有段时间迷恋上看小说,那时经常晚自习后打个电筒躲在被子里看小说,一看都到两三点,反正没人管,随便了。只是后来经常精神不振成绩下滑三天两头被叫到办公室训话才慢慢改变。

总的来说:寄宿更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只是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抱着“反正孩子在学校肯定有老师管”的心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心里性格会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寄宿的学校生活情况,不要只关注学习情况,可以多问问孩子的生活情况,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让孩子觉得就算他寄宿在学校爸妈还是跟以前一样关心他。


自我改变之路


说说我自己吧,中学开始寄宿,一直到大学毕业,学习生活时间都是在学校寝室渡过的。

我们学校分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城区内,每天都可以回家;新校区在郊外,一个月放两天假。新老校区是可以选择的,不强制学生在哪就读。

我父母把我送到新校区读书,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工作忙,没时间照顾。第二是听说新校区管理严格,考试的过线率高。


那么寄宿有什么弊病呢?

第一,没人管无法无天。

家长和老师以为把学生圈在学校里,学生就不会在外面惹事了。实际上都是自作多情!

学生离开了父母,晚上根本没有人约束。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内的混混,到了晚上就摆台子,今天看这个不爽就拖进去揍,明天看那个不舒服就拖进去扇耳刮子。很多学生被打的都有后遗症,而且多年之后想起来都会害怕。不过到二年级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第二,对学习丧失兴趣。

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并没有因为寄宿化管理而提高很多。

究其所以然,学生每天都在念书,早上六点半起床做早操,晚上10点40下晚自习。每天有十二个小时都在上课!除了变态学霸型的人,没人会喜欢这种生活。太枯燥、太无味。

第三,人格有缺陷。

这一条可以接前两条来说。因为老师在熄灯后是不管学生的,学生就会做很多以前在家里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比如抽烟、打牌、酗酒、翻墙出去上网。在家里谁敢抽烟?被父母闻到烟味了还不被打死!在家里谁敢晚上出去上网?找死吗?(那个时候家用电脑还不普及)

但是在寄宿学校,学生就真的敢。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感兴趣。因为叛逆期青年,别人说什么都是听不进去的。

第四,对父母没有感情。

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父母不来的时候天天想,来学校看望了又觉得很失望。希望越大,失望就更大。

其实十八岁以前,是培养孩子与父母感情最重要的阶段。父母有必要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但是,偏偏很多父母选择逃避。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孩子只知道跟父母要钱,而不关心父母。

你对我没感情,我对你也没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