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魔王黃巢——以百姓充當軍糧的惡魔起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開花來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以前讀著這首詩的時候,不免熱血沸騰,詩中透出的是一種霸氣和野心。就像很多人讀著曹操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一般。但是當我瞭解了寫這首詩的作者時,發現整首詩都變了味道。不再如之前的熱血沸騰,更多的是對作者的無情冷漠的鞭笞。

這首《不第後賦菊》的作者是唐朝末年的黃巢,大家是不是覺得比較熟悉。沒錯,就是唐末農民起義,黃巢之亂的首領。也許他出現唯一存在的意義就是敲響了大唐王朝末日的喪鐘,但除此之外我沒有看到任何的存在意義。

吃人魔王黃巢——以百姓充當軍糧的惡魔起義

黃巢家裡算是富戶人家,但卻不是正當的富戶人家。嚴格來說,黃巢家裡就是當時的黑社會,靠走私販賣私鹽為生。也許是為了給自己的私鹽販賣添加一把保護傘,黃巢從小就立志考狀元,結果連進士都沒考上。隨後爆發了王仙芝起義,黃巢就加入了起義隊伍,跟著王仙芝南征北戰。但沒多久因為王仙芝接受朝廷招安,黃巢怒而離開起義軍,帶著自己的隊伍另起爐灶。

吃人魔王黃巢——以百姓充當軍糧的惡魔起義

後來王仙芝被殺,黃巢接收了王仙芝的起義軍,被下屬封為“黃王”。黃巢帶領起義軍採取流動性作戰,這樣就避免了與大唐王朝的正規軍正面衝突的機會,再加上各個藩鎮節度使並沒有真心為唐王朝剿匪,都是點到即止。就這樣黃巢的起義軍慢慢壯大起來,一度打進了唐王朝的心臟之地----長安。

可惜黃巢在佔領長安後,首先做的事不是任用賢能,安撫百姓。而是縱兵搶掠,燒殺搶奪。然後自己稱帝,瞬間將自己變成了天下眾矢之的。在藩鎮節度使的合攻下,黃巢帶領起義軍狼狽奔逃。但是沒多久,黃巢又率領起義軍反攻長安,長安重新被黃巢佔領。

吃人魔王黃巢——以百姓充當軍糧的惡魔起義

重新佔領長安城的黃巢覺得都是長安城的百姓出賣自己,才讓自己被打敗。於是黃巢下令將長安城所有的男子全部屠殺,一時間長安城淪為人間地獄。

等到藩鎮軍隊再次圍攻長安城時,黃巢的起義軍再也守不住,帶著殘部逃離長安城。不過黃巢將目標再次定在了陳州,但由於黃巢的起義軍都是流動作戰,沒有根據地,也就沒有了後勤的供給,再加上黃巢起義軍的種種行為,早期獲得的民心早已消耗殆盡。

吃人魔王黃巢——以百姓充當軍糧的惡魔起義

這時候的黃巢作了一個喪心病狂的決定,以人肉充當軍糧。將沿途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少都抓了起來,丟進舂臼直接磨成肉漿充當軍糧。吃完一個地方的百姓後就再換個地方,也許是起義軍到了窮途末路,在圍攻陳州大半年的時間愣是攻不破,各藩鎮節度使見黃巢起義軍實力如此差勁,於是紛紛出兵圍殺起義軍。終於起義軍被徹底擊敗,黃巢也被起義軍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