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生偷改好友高考志願——不是所有人都配感謝貧窮

特困生偷改好友高考志願——不是所有人都配感謝貧窮

貧窮是生活的一種考驗和鍛鍊

杭州一女孩被同窗的特困生偷改志願的新聞上了熱搜,這幾年類似的案例每到高考填報志願時就有發生。

例如,山西省已經連續三年發生考生高考志願被同學惡意篡改影響錄取的事件。

此外還有2016年刷遍朋友圈的,山東考生常升高考志願被同學郭某篡改一案:郭某將常升所報的陝西師範大學篡改為齊魯大學,自己報了陝師大同一專業,結果是自己被錄取而常升無學可上。案件轟動全國後,陝師大破格錄取了常升,他最終選擇了諒解郭某,郭某也沒有被入罪。

而同一年山東單縣的陳某則因為惡意篡改4名同學的高考志願,被法院以破壞計算機系統罪判刑7個月。陳某犯罪動機就是嫉妒和報復,他成績沒那四位同學好,於是偷偷地記住了他們的身份證號篡改了志願,雖然他最終被判刑但受害者家屬仍然深表憤怒。

杭州女孩志願被修改一案引發關注,主要有兩點不同:1、作案者是特困生;2、案發後仍堅持篡改別人志願是出於好意的奇葩邏輯。

女孩為了考上心儀的某傳媒大學已經復讀了一年,今年成績提高了不少,完全可以被該大學錄取,其同學小柯幫她打印過准考證,利用她的身份信息偷偷地將志願改了,造成女孩再次落榜。案發後,小柯表示自己認為女孩上這大學是屈才了,自己改志願就是為了讓她再複習一年,考更好的大學。

這個作案的小柯同學出身貧困,7歲父親車禍去世,母親改嫁,是爺爺奶奶一直省吃儉用供他上學,老人家甚至連病都捨不得看。

同樣是貧困,前一陣在朋友圈人人轉發的正能量爆表的《感謝貧窮》,其作者是剛被北大錄取的衡水女孩王心儀,一名來自農村的貧困生。她文中充滿了信心和熱情,甘於接受貧窮的現實,貧窮讓她養成了堅韌和樂觀的性格,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賦予她“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特困生偷改好友高考志願——不是所有人都配感謝貧窮

堅強樂觀的王心儀靠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而這個篡改同學志願的貧困生,則是在年復一年的困境中變得人生觀、道德觀扭曲。

前面那些山東、山西的學生篡改別人志願,無非兩種原因,一是為了利益,改了別人志願排除了一個競爭對手;另一個是因為嫉妒在作祟和,嫉妒別人成績比自己好,運氣比自己好,家庭條件比自己好等等。

假如人性本惡,那這個篡改女孩志願的小柯無非就是嫉妒,氣人有恨己無,為了不讓別人上心儀的大學,觸犯了法律,這種行為是十足的壞。

假如人性本善,小柯真覺得女孩屈才了,那為什麼不直接給女孩建議而是偷著改別人志願呢?他的是非觀在哪裡?拿別人當人了嗎? 漠視別人的權利和利益,別人已經複習了一年,他居然還想讓人家再來一年,一句“我是為了她好”的道德綁架就可以毀了別人的一生?就可以偷、可以搶、可以殺人嗎?這種行為是十足的傻,比壞還不可救藥。

事情的解決和常升案一模一樣,學校知道此事錄取了女孩,這個小柯也因為女孩家人和辦案人員的同情,被免於追究法律責任。但願他能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學會恪守為人的底線,出身貧窮不可怕,只要努力奮鬥,麵包總會有的,但可怕的是失去了人味兒,那就淪落成了禽獸,早晚還要去監獄裡補補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