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浙中新报》内容立足纸媒,渠道构建融媒,特别推出街采类短视频栏目《都是街坊 都来说说》。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临近开学,又一波暑期在义乌和父母短暂相聚的“小候鸟”要回到老家,为开学做准备。

8月22日上午10点,记者在义乌火车站候车大厅看到,回乡的小候鸟大多“大包小包”,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一把塑料水枪,一大袋装有方便面、饼干、辣条等零食。包里装的是父母对孩子一份沉沉的爱意,也是一份深深的愧疚。这份爱,这份愧疚,陪着小候鸟们一起飞到贵州、云南、江西等地。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在离别的车站,父母和子女纵有千般不舍,依然要含泪道别。一个来自贵州的母亲在车站里拥着5岁的女儿,哽咽着说:“宝贝,我们今天的分别是为了他日更好的相聚。”孩子含着泪嘟着嘴,似懂非懂地使劲点头。

记者在火车站候车大厅随机采访了近10对带孩子回乡的异地人,听他们讲述和家人短暂相聚的点滴故事。

为了陪伴孩子

暂时辞去工作

来自贵州的孔贵强带着11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踏上返乡之路。临近中午,两个孩子吃着方便面,嬉闹着。

孔贵强夫妇在义乌务工,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学。7月初,他特地回乡把两个孩子带到义乌。为了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孔贵强辞了货车司机的活,专心带娃到义乌周边县市游玩,一个暑假花了1万多元。孔贵强说,这钱必须要花。“辛苦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吗?”把孩子送回家后,孔贵强仍要回到义乌,再找一份新的工作,继续为一双儿女打拼。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即便和父母在一起

也没有太多相处时光

来自江西的13岁宇轩在爷爷奶奶陪同下回家,结束和爸爸妈妈50天的相聚时光。宇轩的爸爸在义乌一家制伞厂当技术工,每月有近万元的收入,妈妈每月也能挣四五千元。

这个暑假,虽然来到爸爸妈妈身边,但他们却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宇轩,忙着在车间里加班。更多的时候,宇轩一个人在出租房里做作业,看电视。有时,妈妈也会抱歉得跟孩子说,下次等厂里空一些,再带你出门旅游。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坐20个小时火车回家乡

来自贵州铜仁的9岁小袁和11岁姐姐在妈妈陪伴下回到老家,两个孩子手上拎着沉沉的袋子,里面有泡面、饼干、辣条。9岁的小袁最喜欢随身带的一把塑料水枪,那是前段时间在公园玩水时花10元钱买的。为了节省车费,妈妈买了硬座票,路上要花近20个小时。妈妈说了,等下次妈妈赚到更多的钱,就买高铁票回家,路上少受罪。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妈妈工作的城市是乐园

扎着两条马尾辫,拖着一只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粉色行李箱,行李箱外还系着一个崭新的芭比娃娃,云南的9岁小女孩诗雨,几乎是蹦蹦跳跳跟着表姐、表哥进火车站候车大厅的。粉色行李箱是妈妈买的,芭比娃娃是小姨买的,箱子里还装有好几套漂亮的裙子。

心爱的礼物冲淡了小女孩跟亲人离别的伤感。因为妈妈要上班,诗雨跟着小姨他们一起回老家。这个暑假,妈妈空了就会带她逛公园,买她爱吃的零食,喜欢的玩具,漂亮的衣裳,在她眼里,妈妈工作的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大乐园。接下去,她最大的期待就是春节时,爸爸妈妈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像变魔术一般从包里变出她最喜欢的玩具、衣服。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期待在义乌安家

全家团聚

目送着年迈的父母牵着孩子进入候车室,看着一对年幼的女儿不时哭着回头喊妈妈,来自西安的原女士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她转身飞快跑到候车室外上锁的玻璃门前,隔着玻璃门,和孩子脸贴着脸,边流泪边安慰嚎啕大哭的女儿,提醒孩子以后要听姥姥姥爷的话。8岁的大女儿一边哭着用纸巾擦着自己的眼睛,一边使劲点头。孩子身后的两位老人也跟着悄悄抹着眼睛。

都是街坊|孩子,请相信,今天的分离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

原女士夫妇在义乌工作四五年,每到暑假是她最开心也是最伤感的时候。开心的是,能把一双女儿接到身边,有两个月的亲子时光,伤感的是8月底孩子和孩子分离后,她要花很长时间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回到出租房里,满脑子都是孩子嬉闹的情景。”原女士最大的心愿是,能在义乌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家,把孩子接到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朝夕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