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2018年7月中旬,参加“万商大会”的间隙,李雄飞带着几位合伙人一行到达广西武鸣参观沃柑基地。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延绵不断的沃柑,他心里总是掀起波澜,每次都会说,“不远的将来,也许是三年,也许是五年,我们一定在种植规模及果品品质上都超过他们,我们要在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打造出具有世界级标准的沃柑产业带!”

这是一个再创业的故事,李雄飞带着更为新锐的思维和模式再次出征。初次碰面,感觉李雄飞不善言辞,但是一旦谈及他正在镇沅县开创的沃柑种植及未来规划,言谈举止充满着激情与智慧。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正在为村级各托管委员会做技术培训的李雄飞

取舍间,第一次创业积累

曾在华宁县农业局工作十年的李雄飞2005年决定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化工出身的他,凭借对农作物杀菌剂、杀虫剂的熟知,特别是对柑橘种植的研究,在业界成为“杀螨专家”,曾为多个公司做过50多个农作物杀菌、杀虫配方,数十年来,依然是市场的畅销产品。

2012年12月,李雄飞与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新平宝马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柑橘种植,在新平噶洒种植南丰蜜桔2600亩。2015年秋,第一个南丰蜜桔收货季,资金链出现了危机,三个月后的12月份,李雄飞在想尽办法后,不得不忍痛以4600万的低价把公司整体做了转让出售,而当时正值挂果期。

后来,每次提及此事,李雄飞原合伙人也是唯一留下来继续与李雄飞合作的郑艳玲女士都唏嘘不已,再也不愿到这个果园,她内心一直有这个遗憾,几年的心血没有坚持下来,再有几个月,熬过那段时间,也许仅果子也不止这几千万。

对此,李雄飞又是另外一种感悟,他说:没有那几年的经历,就没有现在的积累,这个积累不仅仅是资金,更多的是技术、模式、团队、运营以及对未来的思考等各个方面。

而这件被李雄飞全身心投入的大事件,就是把镇沅县打造成中国沃柑第一县。李雄飞心怀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借助沃柑,借助“玻烈”、“文旧”两种模式,撬动一方农业经济的崛起,给农户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收入。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再启程,沃柑产业崛起的机遇

李雄飞对团队和企业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总是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这些人就是组建团队的核心;在对的时间,用对的人,做对的事,这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于是,李雄飞团队从最初的三人行,到今天的500多人的组织,每个人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做最恰当的事,沃柑种植从0起步,短短两年时间发展到4万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水果种植业的奇迹。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已初具规模的沃柑基地局部缩影

云南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中国的“百果园”,果品种类繁多,良性管理下,品质当属上乘。褚时健也曾说过,“云南的大太阳你是搬不走的!”这正印证云南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李雄飞选择了普洱的镇沅县,并成立了普洱绿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普洱镇沅作为普洱茶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有树龄2700年的古茶树王,还有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苦聪族,更有最适宜沃柑生产的温光水土等天然气候条件。

普洱地区气候特点适合沃柑种植,以镇沅县为例,该县年平均气温18.5度,高于沃柑种植要求的17.5℃;根据2011年—2016年气温情况,最低温度是2012年2月3日的3℃。远远高于沃柑种植的-2℃的标准。年温差小,有利于沃柑生长,昼夜温差大,对沃柑成熟转色及果糖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气候条件。

镇沅县耕地面积90万亩左右,以烤烟和玉米为主,烤烟每亩5000元左右的收益,除烤烟外,其它作物比如玉米,效益低下,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这也为发展沃柑种植提供了优越的土地资源和种植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基础。

有了这“上天赐予的条件”,镇沅沃柑产业发展的起点就占据了一定的高位,然而地处云南腹地,四面环山,记者赶赴镇沅,从昆明抵出发就需要7个小时以上,不由得担忧沃柑丰产时期,由镇沅链接外地市场的枢纽如何建立?

谈及此,李雄飞笑着解答了记者的疑惑,“未来的‘普大高速’、‘玉临高速’建成通车,以及高铁、通用机场等完工使用,将为整个沃柑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交通机遇,以镇沅为中心,形成三小时经济带,镇沅沃柑运往周边大城市,比如西双版纳、昆明等地只需3个小时。”

由此也化解了发展沃柑产业的镇沅,交通不便的制约因素。

双模式并行,带动乡村亿元建设

镇沅县沃柑种植从2016年开始,现已有17000多名沃柑种植户,除了西盟、孟连、澜沧,李雄飞倡导的“玻烈模式”与“文旧”模式已经在普洱县各区域都有了发展。

最早始于恩乐镇玻烈村,镇沅县恩乐镇玻烈村村委会主任李福忠是推广沃柑种植的拥趸者,他讲到在宾川,种植结构多元化,沃柑种植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镇沅县经济作物比较单一,除了烤烟还有尚可的效益支撑。因此李福忠与李雄飞一拍即合,才研究出“玻烈模式”,让玻烈的农民能在广袤的大地上发掘新的财富。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玻烈模式是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由公司出资、技术及管理团队,完成产业合作;当地农民出工,公司支付劳动报酬;成立玻烈村托管委员会,公司与托管委员会签订合同,托管委员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安排,公司委托托管委员会与农民签订相关协议,以销售额为计算基数,农民占有18%的销售额,托管委员会占有2%的销售额。玻烈模式,其实是让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文旧模式,发源于恩乐镇文旧村,是由镇沅县恩乐镇文旧村村支部书记李勇提出的也是后期广为推广的一种产业模式,目的在于解决农户农产品销售!该模式主要是由公司统一提供正品苗木,提供正规生产资料和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农产品,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成立托管委员会,公司与托管委员会签订合同,公司委托托管委员会与农户签订产业种植协议,并完成实施;公司按保底价5元/公斤(目前市场价20元/公斤)收购,市场价格高于该价格则按照市场价收购全部果实;当季果品所有销售额均为农户所有,公司单独支出销售总额的2%作为运作经费支付给托管委员会。

李雄飞讲到,“‘玻烈模式’,在中国农业种植界尚属首创,其意义在于把中国过去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进行优化,打破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土地自主、自由耕种的传统;把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权,以及土地经营权分割开来并形成有效机制,回归到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统一由企业统一经营管理。这个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过于分散,各自为战,甚至土地荒芜的弊端,从而形成产业规模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现代化运营模式。

‘文旧模式’,其意义在于对当前最盛行农村种植合作社的再次升级,农村种植合作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种植户的技术难题,解决一定的销售渠道的难题;但是,这个仅仅是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后的作用。文旧模式,有效带动核心产业项目发展种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在产业项目开发的前期、产业管理的中期、品牌形成的后期以及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并完成产品销售的过程中由企业策划运作,在整个区域内产业项目形成合力,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规模竞争力。”

认可或质疑,坚守方可见真知

短短两年时间,两种模式推广的镇沅县沃柑种植已经达到4万亩左右,发展速度太快了,

第一年就如此大规模的发展,不由得引发周边关注。

的确,两种模式的高效运转,最大的压力还在于李雄飞身上。如何管理这么大的群体种植户?如何保证上万亩沃柑品质均衡?最终销售环节会不会成为障碍?丰产期果品收购和处理怎么做……这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记者赶赴一线时,正值村级各托管委员会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不再使用的恩乐镇小学校舍免费供给绿玥公司,用作办公地点,不定期开展沃柑技术培训活动。此外,每个时节,沃柑如何管理,皆有一套实施方案,按照李雄飞的管理思维来讲,所有的病虫害都是可以通过预防为主的,不同生长期、不同气候下,及时采取措施,就可避免一些病虫害的爆发。在高山地区,最怕的就是冰雹、滑坡等自然灾害,损失不可估计,而在李雄飞推广的沃柑种植中,每株苗都有身份证,确保无病株,同时引进了农业保险的环节。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已经开始连绵成片的沃柑种植

目前,第一批种下的沃柑苗已经开始挂果,今年就有收获了,第一年挂果,按照每株20公斤,一亩1200公斤,丰产期4000公斤,那么几万亩规模的沃柑,产量不容小觑。产销对接必须提上日程,李雄飞表示现已和不同的采购平台做过沟通,计划走订单模式,同时物流业务也已和国内大型物流单位做好对接,此外,沃柑产业园也在同期选址规划中,以完成沃柑产品的集中包装、分流等功能,所有有关沃柑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都在规划中,逐步开展。

按照李雄飞的目标,要用5一8年的时间,在哀牢,无量的青山绿水间,打造一条金灿灿的沃柑产业带,把镇沅打造成中国沃柑产业第一县,把玻烈打造成镇沅第一个亿元村!云南腹地还是有很多的农户处于贫困级别,李雄飞希望能够借助沃柑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发展,带动一方农民脱贫致富。

很多人都对李雄飞的沃柑推广种植模式存在质疑,至今业内还未听闻该种模式来发展产业,李雄飞本人也深知外界的点评褒贬不一,但是他一直都在坚守,不辜负这片热土。

每个企业有其生存法则,一个农业企业本身就是以土地为根本,以农民为源头,以农村为基础,在农业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领悟规律、了解规律、运用规律,把不属于农业范畴的投机分子剔除出去,回归农业的本源。同时,我们也期待中国果业独角兽的诞生。

两年从0到4万亩,云南普洱正在崛起沃柑产业新生力量!

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

在这里

挖掘行业深度

传递行业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