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大連和煙臺有必要通海底隧道嗎?

貓哥愛下廚


有必要在山東和遼寧之間的渤海修建海底隧道嗎?有!而且很迫切!但是目前來看卻根本不能上馬建設。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環抱著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的渤海,這兩大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的寬度實際上只有一百多公里,如果在這兩大半島之間修一條跨海通道的話,那無疑好處很多,因為這樣在交通上可以直接連接我國東北和華中華南地區,將環渤海經濟區形成一個真正的“圓環”,東北和山東半島以及華中華南地區的人員和物資運輸不再需要繞道京津唐地區,而且這條通道還可以形成東北-東部沿海大通道,從黑龍江哈爾濱以近乎一條直線的方式直達廣東,交通運輸方面的便利不言而喻,同時這條隧道也可以加強我國東北和山東半島、華中和華南地區的文化、旅遊聯繫和交流,一言以蔽之, 這條大通道可以將我國東北與山東半島和華中華南地區在各個方面都聯繫得更加緊密,好處那是大大地。


社會上關於在渤海海峽修建跨海通道的提法也是由來已久,不少機構和國家相關部門也做過評估,大通道修建方案也很多,早期有人提出要在煙臺和大連之間修建跨海大橋,後來有人建議使用橋隧並用的手段,或者稱之為南橋北隧,再後來,有人根據成本計算認為最好建成全隧道通道,而且這樣不受天氣影響,也不用考慮渤海海峽冬天結冰破壞橋墩。




於2013年8月份定稿的一份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設計全長123公里,若按這個方案建成的話,那麼這條大通道將超過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隧道,成為世界第一跨海隧道。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其整體投資大約在2600億元左右,屆時從大連到煙臺最多隻需要40分鐘。他認為該項目可由鐵路總公司以及山東和遼寧兩省共同出資,用他的話說“若按照每年返利8%來計算,12年就差不多會收回成本,12年之後就是純收益了。”





那麼既然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好處非常多,方案也有了,也能很快回收資金,卻為什麼遲遲不見行動呢?其實這裡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自然因素,我國東部最大的地震帶——遼東-郯廬地震帶就從附近經過。


遼東-郯廬地震帶北起遼寧北端和吉林交界的地方,之後向西南一路經過遼東半島西部,渤海海峽西側,再從煙臺地區西側走向臨沂、徐州,直達安徽廬江,而且這還是一條非常活躍的地震帶,經常發生震級很高的地震,比如1969年的渤海7.4級地震,1974年1975年的兩次7.4級左右的海城地震,今年5月18日發生的吉林松原5.7級地震,也位於這條地震帶上。

但這條地震帶上發生的最大規模的地震比上面的人都大得多,那就是公元1668年(清朝康熙年間)發生的郯城大地震了,其震級為8.5級,烈度為12度,相當於唐山大地震能量釋放的20多倍,公元1888年的時候,渤海灣中還發生過里氏7.5級的地震。




如此頻繁的大級別地震的發生,任何橋樑專家和隧道設計者都不能忽視,這絕對是對任何形式的跨海通道的巨大考驗,目前還沒有保證安全的能抵抗7到8級地震的長距離大通道技術,所以這個項目並不能貿然上馬,如果花費了兩三千億的資金、耗費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建設起來,卻無法抵抗地震的襲擊,那損失就大了,所以我們不能著急於趕緊把這條跨海大通道建設起來,而是應該在成本和收益支持的情況下,在安全技術上能有足夠的保證時才能立項建設呀。


科普大世界


現狀與將來

山東半島最北端,是長島縣的北隍城島。遼東半島最南端,距離北隍城島僅40公里,距離山東半島陸地僅110多公里。這裡,是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

目前兩地依靠渤海輪渡進行直接的溝通,但是輪渡船受天氣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這裡冬天多雪,常年大風,渤海輪渡停航的消息,經常見。

但這裡依然是兩地交流除了飛機外,最為便捷的交通方式——坐一宿船就到了。

煙大海底隧道連接的,不僅是煙臺和大連,而是輻射了整個東北和山東,乃至江蘇、長三角。

一旦修建完成,意味著廣大的東北地區、山東地區,兩地人員、物資交流將更加便捷,時間和人力成本將大大降低,不僅僅是振興東北,對於環渤海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圈而言,意義也很大。效率就是一切,可想而知對於以後的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至今未修,癥結何在?

煙大海底隧道,一旦修建,必定是一個實際工程,比現在最長的青函海底隧道還要長。至今維修,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僅是小編猜測,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1、安全因素。①從東北地區橫跨渤海灣,經山東半島直達安徽南部的海城-營口-郯廬地震帶。今年長島發生過多次地震,雖然震級不大,但難保以後不會有更大的危險。②中國跟日韓朝關係緊張,這裡離三國太緊了,也有相當的風險。

2、經濟因素。不管是隧道,還是跨海大橋,投資都在2000億以上,比三峽工程耗資還大。雖然遼寧和山東都挺有錢的,但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期,這個投資,的確很大啊。


最愛大煙臺


縱觀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內海,而渤海沿岸的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是國內兩個最大的半島,兩個半島直線距離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是因為渤海海灣橫跨在兩個半島之間,使得兩地陸路距離超過了一千五百多公里,通過大連和煙臺之間修建海底通道鏈接遼東和山東是十分的有必要的。




煙大海底隧道的修建按照作用層次可以連接三個層面的區域。 第一個層面鏈接煙臺和大連,煙臺和大連都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港口城市,煙大跨海通道的修建也將使得兩個城市成為通道最大的受益者,會使得大連和煙臺在相對日韓等城市中更具備國際競爭力,更具備城市吸引力,加之兩個城市經濟實力雄厚,且從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講有很多相同之處,通道建立後可以更加促進兩座城市的交流發展,促進兩座城市共同提升。

第二個層面鏈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跨海通道一旦建立將實現全國最大的兩個半島城市群的串聯,環渤海經濟圈也可以實現無縫對接,半島城市群融合在一個經濟圈內,有助於國家打造強有力的經濟發達區域。

第三個層面鏈接華東區域和東北區域,東北老工業基地目前三個省份的人口流失十分嚴重,東北三個省份進入關內陸地長期只有山海關一條線,一旦煙大海底隧道的修建,勢必將使得東北區域和華東經濟發達區域高效連接,對於復甦整個東北的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下英法兩國的英吉利海峽通道,通過通道對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國際合作等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通過煙臺海底通道有利於東北和華東區域的資源互補利用,東北產糧大區源源不斷的向華東經濟發達省份進行糧食的輸送,加快了東北和華東的一體化進程,保證東北在東北亞經濟政治關係中的競爭力。


最新消息隨著今年5月4在煙臺舉辦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發佈會,新一輪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所以近期,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將會和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將在煙臺聯合舉辦“新時代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與環渤海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討會”,再次推進跨海通道研究論證,進一步服務國家決策。

如有不同見解,請留言探討


煙臺趣事兒


煙臺到大連,開通海底隧道,是國之大計,大東北軍事重地,小日本當年就是從東北入侵中國,美國縱容韓國,屢屢生事,朝鮮成了火藥筒隨時出亂子,俄羅斯現在還好,什麼時候亂起來,也未可知。



大連至煙臺大輪,乘過無數次,大摡六到八小時不等,也挺方便,如果只從方便客流出發,現在空運、高鐵這麼發達,建一條費人費力和一些末知的困難的海底隧道,從價值來說是不合理的,但從戦略上講就是大局了,這不是我們能考量的。



秋楓135203293


我認為,近期不會立案,更不會動工,原因如下:

第一,如修這座跨海大橋,直接受益的地區,主要是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地區,受益面不大。第二,成本太大。修建這座跨海大橋,需開支幾千億人民幣,需耗時近十年。可替代的方案存在,如修建環渤海高鐵,既成本低,又耗時少,受惠地區多,目前已在進行中。第三,遼東半島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經濟低迷,現有的海港較多,貨運量不多,運能過剩,修跨海大橋的緊迫性不突出。第四,環渤海灣地區,現有的鐵路和交通設施,密度較大,不是國家重點發展和配置基本設施資源的地區。綜上所述,近期不會修建聯接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的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


太湖船伕


關於修建渤海跨海隧道,將膠東半島與遼東半島貫通的想法,已經提了很多年了。早在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就對外表示,將來的二三十年內,我國將考慮修建包括渤海跨海隧道在內的5條跨海隧道。2012年的全國兩會上,時任遼寧省長陳政高曾表示,希望儘早推動渤海跨海隧道動工。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是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2014年時,王夢恕院士的團隊曾拿出一個煙大海底隧道的總體方案。

根據王夢恕院士的方案,整條隧道全長123公里,隧道內只跑火車,不設公路,因為跑汽車需要通氣,且容易造成廢氣汙染。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里,從煙臺到大連全隧道通行,兩地通達只需要40分鐘左右。

當時,很多媒體都對王夢恕院士的這個方案進行過報道。王院士當時還透露,將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向國務院提交這個方案。如果國務院審批通過的話,最快3年後就能動工建設。

不過,截至目前,渤海跨海隧道也沒有動工的消息。日前公佈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功能實施規劃》中提到一句:開展渤海跨海通道前期研究論證。

建設渤海跨海隧道,肯定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從山東到東北,需要繞道河北、天津,還渤海灣一圈,耗時費力;如果建成渤海跨海隧道,煙臺到大連直線距離僅有150公里,高鐵通達半小時足矣。交通通達之後,將打通山東與東北的各方面聯繫,大力推動山東半島經濟與國家東北振興戰略的協作。


齊魯壹點


作為一名大連當地人我覺得完全有必要在大連和煙臺之間修一條海底隧道,理由如下:

首先是從港口角度考慮。大連是一個港口城市,是東北三省真正意義上的“全天候”出海口(遼寧有幾個城市也臨海,但是這些城市的海邊到了冬天就封凍),以前,大連經濟狀況好,除了旅遊資源開發得好,自然環境好以外也得益於東北經濟的發展,東北出產的各種資源和產品可以通過大連港運往全國各大港口或者世界各大港口。但是,最近幾年,東北經濟低迷,國家喊了那麼多年“振興東北”效果依然不明顯,所以,大連急需尋找另一個經濟腹地,使大連的港口不在萎靡。

其次是拉動旅遊。大連作為旅遊城市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雖然每年接待很多海內外及全國各地的遊客,但是,受地理環境等影響,煙臺,威海以及山東省其它城市或者臨近山東南部的省份大連旅遊需要繞遠,坐船的話時間又比較長,坐飛機又太貴。如果大連和煙臺之間修一條海底隧道,那麼兩地間多了種交通方式,這樣來旅遊可以自駕,如果條件好的話還可以通高鐵,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兩地間的交流,也可以拉動旅遊經濟。

最後,便於兩地間的交流,同時,加強大連和南部地區省份的聯繫,同時,也可以借這條通道,加強東北地區和我國南部省份的聯繫,更有利於東北振興。


大連的雜家


我認為很有必要。

首先,單從膠東與遼東兩地來說,兩地的經濟在全國的經濟版圖上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兩個片區分別是山東和遼寧的龍頭。遼寧 有大連,山東有青島煙臺威海,都是對外開放的前沿。

其次,由於渤海的天然屏障,阻礙了兩地的互相交流,兩地互動只能靠輪渡來實現,僅僅百十公里的距離卻需要六七個小時。而沿渤海灣北上或南下,要繞行1000多公里。這樣,嚴重阻礙了兩地的經濟發展。

第三,從全國的大局來說,如果把渤海天塹變通途,東北三省甚至俄羅斯遠東地區與華東直至華南的直線距離大大縮短。這樣,就能加快南北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對整個沿線的社會發展大有裨益。

總之,建設大連到煙臺連線的通道十分必要。

當然,圍繞建跨海大橋還是海底隧道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各有優缺點。這方面,還需要各方專家的詳細論證。總而言之,這條跨海通道,不存在建與不建的爭論。只是考慮如何建的問題。以上只是個人拙見,請各位方家指正!


膠東民俗通


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建議鋪設膠管隧道,設計直徑12米雙管或24米單管橡膠管道,陸地生產然後注水加重下沉拼接,然後把水抽乾。其優點耐老化,防震,生產成本肯定比常規建設低。希望專家採納!


一抹陽光396


這個“必要”讓我想起了經濟學上的“需求”定義。

經濟學上需求是指想要而且還能要的起,比如我想要一架私人飛機並且有足夠的錢,如果我想要私人飛機但沒錢在經濟學上就不叫需求。

這個“必要”我覺得也應該是有需要而且能要的起。

環渤海經濟圈,或者叫京津唐工業區,核心是北京和天津,東北和山東要發展還是要依靠北京和天津,儘量承接京津的產業轉移,或者儘量滿足京津的市場需求,比如山東的農產品供應北京天津,所以山東和遼寧應該想方設法改善到北京、天津的交通。

遼寧和山東都是工業較發達地區,經濟互補性不強,互相抱不了大腿,就比如越南和菲律賓,他們的首要任務一定是進入美國市場,他們互相之間再怎麼整合都還是體量太小,而且經濟互補性差。

瓊州海峽為什麼不修海底隧道而用輪渡呢,因為海南的經濟體量太小,雷州半島經濟也不好,所以即使瓊州海峽很短修海底隧道也有點“要不起”。

在修渤海隧道之前,可能會先修瓊州海峽隧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