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一些营销的打法跟案例,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自己手机刷到的一个视频,一瓶喝过的可乐,为什么会迎来23万的点赞跟1万多的评论,接近4万的转发?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大家看到图片之后有什么想法呢?我分享我看到的心得:其实可乐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跟市面上的可乐是一样的。不同在哪呢?是因为作者把它用文字给包装了,而且巧妙的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先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上跟我们之前看到本人出租之类的语言有点类似,给人好奇的是作者要转让一瓶可乐,而且是六月份买的还喝了一口,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关键是急用钱,买不起别吱声,无实力勿扰引发了共鸣,急用钱这很多人都一样,让很多人好奇的说作者是怎么解决急用钱这件事,看完,哦原来还有这种套路跟玩法,这就已经开始抓住一大部分人了。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然后后面的词什么买不起别吱声之类的,带有挑衅的味道在里面,通常带有挑衅语气的词都会让人产生好奇,使人觉得好玩,而且喜欢活生生的被挑衅之后来个反挑衅,这就是人性上引发的共鸣,喜欢新奇潮乐酷炫,喜欢看人自黑。而且这些词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态度,我没钱了,卖喝过的可乐,买不起别逼逼。更好玩的是价格根本就没标上去,就让很多人觉得这可乐是稀有品,贵啊。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再来看下面的词:七夕快到了这一行,哦原来他是因为七夕来卖可乐的,又巧妙的引发了很多男性读者的共感,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异性上去了,七夕啊,节日到了,挣的钱都买礼物送人了,没钱了,是一个花钱的节日啊。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最后更有趣的是在评论区里引发的共鸣,一些读者就来捣乱了,觉得好玩,就说可乐能不能分期啊,我卖房子买了,我用什么跟你换,一个人发后面的又觉得好玩忍不住也来跟风两句。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就这一连串的词,来使大家产生了共感,新奇有趣好玩挑衅带火了这个视频。特别是现在自媒体的时代,你有时候不知不觉或者是不清楚怎么这个视频就火了,这其实都是中国文字上的魅力。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同样,带到了营销上你的产品、品牌本身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是产品自身的,但如果说你赋予产品或品牌一定的语言,能使消费者产生共感的语言、字、词,这都会增加附加值,而且附加值的价值有时候还会远远的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就像这可乐一样,不用说价格,就觉得贵,最好的营销是不卖而卖,最好的语言不用多么美的句子,只要能产生读者共鸣,把人带入语境中的情景,这就是最有价值的句子。切记,共感、共振、共鸣这是营销策划中切入人心的语言的必要条件,这也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

一瓶喝过的可乐,如何引发二十万的点赞(学会从营销角度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