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导读:最近网上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关注点,大都在于金钱利益上。例如有人说拼多多是在做“电商被高估值泡沫”破灭前的最后一波。也有人说拼多多是在借上市吸金来洗掉“假货平台”这个标记等等。这些评论说的都并非无道理。

但是,有多少人关注到,拼多多是利用什么做成功了。

而这又预示着什么呢?

迅雷不及掩耳上市

一个电商平台成立三年,竟然能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要知道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平台都要下了10多年的功夫才能做到。要说是这个行业的环境,淘宝、京东等“老大哥”早就屹立不倒,更不用说其他大大小小的平台,竞争力不言而喻。但偏偏就有企业以黑马的身份杀出重围,传播和占领国内市场份额的速度让人目瞪口呆----拼多多,他们做到了。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然而,刚刚成功赴美上市、被誉为中国增长最快电商公司,却正在遭遇一场产品“山寨”、“盗版”的质疑。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近日,创维打响了在拼多多打假维权的第一枪。创维数字大股东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日前发表声明称,针对拼多多购物平台出现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电视产品销售问题,公司正与拼多多严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

童话大王郑渊洁29日也发布微博称,多位读者向其举报拼多多,原因是该平台上的专营店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

更令人吃惊的是,拼多多平台上的山寨产品乱象已蔓延至婴童用品。诸如“puobanrs”、“parmepas”、“pampermes”多个外观类似帮宝适pampers的纸尿裤产品,因为其价格低而销量极高。

事实上,电商平台的售假事件并不罕见,被打假的不只是拼多多。之前淘宝、聚美优品、京东等平台都曾在上市之初经历了“假货风波”。

但是,如今一个平台公开大量卖假货,上市估值居然还能超过300亿美元。

并且,平台老板身价居然超过京东老板刘强东。

更夸张的是,公开卖假货,工商部门居然不查。被侵权的小米、索尼、三星、华为等公司更是不打算维权。

甚至,背后还能站着海量资本:高榕,新天域、腾讯、红杉中国等这些超级投资机构作为支撑。

能做到这样,恐怕只有拼多多了。

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对于品牌商家有什么好处可图?

对于超级投资机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利益关系?

新零售裂变营销是关键

要想知道拼多多到底如何能够做到,首先就要分析它不一样的地方。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拼多多在模式定位上并非与其他电商一样。它利用了裂变营销的其中一个手段---拼团,作为其核心定位。这样能很好的避免与“老大们”直接对抗。特别的是,专门做拼团的电商,他们是第一家!

所谓拼团,开始是出现在旅游行业上,被应用到了电商销售之中。它是由各个商家提供的拼团人数,不受地域的限制,当指定人数到达后才能享受的低价优惠。直白的说,就是会刺激消费者为了以超低价格购买他想要的商品,而不断大量发动身边包括家人、朋友、邻居等来凑人数, 一传十,十传百!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拼团的手法,并不是以客单价为重心,也不是以商品的利润为核心。但是它的原理却让人很好理解为什么可以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和大量占领市场,拥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日活量和资金流。

在拼多多的招股书上显示,平台在商品销售方面的收入持续降低。2016年为4.566亿元,2017年降到340万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为0。

但是,在广告上的收入大幅度提高,2016年为4830万元,到2017年飙升至17.407亿元,到2018年一季度就达到13.846亿元,同比增长37倍。

这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推动商家的顺风车

从拼多多的APP介绍可以看到,他们不只是拼团。“限时秒杀”、“砍价”、“每日签到领红包”等等一样不少,这些都是裂变营销的内容。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拼多多这样做,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把裂变营销“玩”的淋漓尽致,让平台向新零售营销发展,以超级的速度传播和占领市场为首要,继而增加活跃度、培养用户习惯来获取收益。实践证明,他们的确成功。

所以,很多品牌商家并没有动真格的维权,至少在之前是没有的。原因也是很简单,他们搭上了拼多多这个“顺风车”,来快速传播、占领市场、增加活跃度、培养用户习惯,尽管是平台存在山寨、盗版的现象,也是在为他们无形地“打了不少广告”,这与他们的本质的利益并不冲突,何必要早早“收割”把这“顺风车”打翻呢。

当然,现在拼多多上市了,一个企业上市之后成为公众公司,理应是合规经营的楷模,不能无视其中的法律风险。明知道拼多多即将会改变,那么现在先主动维权就是聪明的做法。既有法律的帮助,出师有名,又会让自己的品牌炸开式的再曝光一波。

你说这么好的机会,现在不维权,更待何时呢?

资本买单的是裂变营销

在拼多多上市之际,身为80后创始人、董事长和CEO,黄峥没有去敲钟,最终为拼多多敲钟的是六位消费者。用他的话说,上市只是一个开始,并不太重要。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其实大家都明白,甚至黄峥他自己也明白,一个假货充斥的平台上市并不是什么“光鲜”的事,所以他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拼多多背后能站着海量资本:高榕,新天域、腾讯、红杉中国等这些超级投资机构作为支撑。这并非代表这些资本大咖看上了拼多多这个平台,而是他们的专做裂变营销电商平台的方式。

更甚至说,他们是在为裂变营销“买单”。这预示着新零售和裂变营销已经是一个共识的趋向了。

其实在好多行业已经逐渐开始向这方面在转变。

拼多多“假多多”依然无阻其上市,看裂变营销的巨大魔力!

比如我们熟知的珠宝首饰行业,在经过传统的按需求销售,到后面烧钱搞门面装潢、做服务来吸引客户,再到后面发展电商、微商进行渠道分销。日益竞争激烈化的市场,这些手段已经根本不能再满足商家的生意发展了。

所以有一小部分稍微超前的珠宝营销系统都开始转向研究新零售和裂变营销的新方式。

对于消费者是最直接可以看出效果的。我们会慢慢发现,珠宝首饰由原来的不便宜,不是特别时候就不会想到去买。到现在连珠宝都有了好多拼团、砍价、积分兑换、优惠券等方式来展示,让消费者觉得划算了不少,多买几件换着戴戴也是无妨,甚至还“拉帮结派”一起来买。

这样一来,门店得到不少新客户,增加不少客流量,自然获益不少!

所以,裂变营销存在着巨大的可塑性,直指新零售未来。资本市场的风向,也是有根据的。


策划:无忧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