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古龙笔下的赵无忌才是真英雄,金庸笔下的张无忌就呵呵了

从知名度而言,金庸先生笔下的张无忌的确要比古龙笔下的赵无忌更加声名远播。《倚天屠龙记》作为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收官作品,张无忌被他寄予厚望,他曾做过这样的评价:

侠气最重、豪气干云的谦谦君子,武功集各家之长最全面,很大可能是金庸笔下武功最强主角,是他最想成为的人物。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古龙先生笔下的赵无忌,这是一个悲情故事的主角。在《白玉老虎》中,这位堪称是那个江湖最著名的侠二代,却变成了最大的悲剧。结婚当天自己的父亲被杀,忍辱负重的找到杀父仇人却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个惊天计划……这就是古龙笔下赵无忌的遭遇。

两个“无忌”相较而言,讲道理,我就是喜欢古龙笔下的赵无忌胜过金庸笔下的张无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赵无忌面对的是江湖世界的真实,父亲及其结拜兄弟创立的大风堂,面临着霹雳堂与唐门联手攻击,为了让更多大风堂的人免于流离失所,免于流血牺牲,为了让大风堂免于灭顶之灾,他们策划了“白玉老虎”的计划。

一个本来是花花公子的青年人,却在结婚当天看到父亲身首异处,七天七夜的不眠不休,没有眼泪,没有恸哭,他像一尊雕塑那样跪在父亲的灵堂前。至亲的离去,让赵无忌的身心遭受严重打击。

英雄无泪,壮士无言。赵无忌离开了新婚的妻子,离开了那个从小就想着要嫁给他的卫凤娘,离开了自己的亲生胞妹赵千千,去了蜀中腹地,去了比龙潭虎穴还要凶险的唐家堡。但在自此前,他隐姓埋名,装疯卖傻在九华山学艺,内心的复仇火焰在灼烧着他。背井离乡,堪比牲畜的生活状态,在每天侵蚀着他。

一路上,别人的暗算,背叛,非人的屈辱,忍耐,因为要为父报仇,他将所有的苦果吞下,只为有朝一日为父亲洗清冤仇。

等到他终于迈入唐家堡的大门,步入了他日日夜夜都想去的地方,见到了让他寝食难安的杀父仇人时,白玉老虎的碎裂,让一切真相大白于己。那种比晴天霹雳还要迅疾,比心如刀绞还要痛苦,他要怎么做?他能怎么做?

杀父仇人,竟是他现在必须用生命保护的人,这期间这么多人因为他的杀父之仇而牵连进来,卫凤娘、赵千千,“西施”,无辜的流血牺牲,无辜的煎熬摧残,让自己坚持活下去的信念瞬间崩塌已经是痛苦已极,然而紧接着的就是信念的重塑。这样的遭遇,对一个人,对一个正常人而言,简直是惨不忍睹的,它不给死你思考时间,不给你冷静的时间,不给你犹豫的时间。

赵无忌必须在最快时间做出决定,一面是向自己内心倾向,杀死上官刃,一血杀父之仇,一面是向理性和更多人的利益倾向,联手上官刃一起瓦解唐家堡阴谋,救大风堂于大厦将倾。

这或许就是古龙先生的精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命运大多时候让我们别无选择,但又不得不做。

当我们再看到张无忌的时候,看到他是那样的幸运,那样的受宠,如果说他化解了魔教与其它教派之间的恩怨,还不如说是他的地位和他的武功奇遇化解了这中间的武林纠葛。他的个人魅力或许最多也就是在喜欢他的四个女人之间吧。

我很喜欢尼采的一句话:所谓真正的英雄,就是能够同时面对至深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

在我心里,赵无忌就是这样的英雄,他在整个《白玉老虎》故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芒,深邃的让人颤抖,也值得我们一说再说,一传再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