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爲何淪落街頭乞討?

​日本從1872年誕生第一個陸軍大將西鄉隆盛後,至1945年戰敗,共產生134名陸軍大將。

這134人,是囊括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所有大將人數。其中昭和年間為62人。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日本大將)

春哥在仔細研究這些大將的生卒後發現,62名大將中,1945年前死的僅14人(其中1937年至1944年,7年共死了11人。

而在1945年至1949年,5年死了23人

餘者25人,在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間全部死亡。

日本陸軍大將真正戰死沙場的少,而在戰爭末期和戰後集中死亡的多,1940年代後半場出現過一段迅速死亡的爆發期。

昭和年代37%的陸軍大將,都死於戰敗前後的5年裡。

這5年都發生了什麼,導致他們紛紛死亡?

這是春哥今日要說的話題。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昭和大將部分名單)


1.戰敗絕望自殺而死

第一個為日本戰敗感到絕望和恥辱而自殺的,是內閣的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大將。1945年8月15日凌晨,他在自己家裡洗了熱水澡、喝了幾杯米酒後,安靜切腹。

作為陸軍三巨頭之一,陸相阿南之死頗具感召力,幾天後,另一名大將、陸大校長田中靜一自殺。

次月,又有東條英機、川島義之、吉本貞一、杉山元4名大將相繼自殺,其中東條自殺未遂,前陸相杉山元和妻子一起自殺。

這些人都當過陸相或參謀總長,或教育總監,或陸軍大學校長,位高權重,此時集中自殺,一是絕望,二是畏罪,怕當戰俘受辱,三是想靠剖腹得個忠烈的英名,因為在日本軍中,自殺是光榮的。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投降前的日本)



2.貧困病死

一個為國捐軀的將軍怎麼會貧困而死?

這不是什麼新聞,而是日本戰後特有的現象,退伍軍人極為悲慘,靠乞討為生者不佔少數。

那麼,日本對軍人的救濟撫卹哪裡去了?

答,被駐日盟軍司令部(GHQ)給廢止了。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戰後日本老兵)

二戰時的日本,對軍人的“恩給制度”相當優渥,但戰後日本經濟幾近崩潰,老百姓都是生死線上掙扎,麥克阿瑟下令取消了所有對軍人的“一切撫卹金等補助費用”,包括傷殘軍人。

1946年大米歉收,街頭廢墟一片,人們住在茅草鋪裡,年齡大的軍人,不少染疾而亡。什麼腦溢血、心臟病、癌症等,在沒有良好醫療條件下,很快取了這些老鬼子的命。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戰後日本傷殘軍人)

如末代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67歲患癌後在醫院不治身亡。67歲的寺內壽一新加坡死於癌症。

與露宿街頭,忍飢挨餓的復員軍人相比,巢鴨監獄等關押戰犯的場所成了好去處,那裡保證他們不餓死、不凍死。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戰犯東條、橋本在監獄)

3.判刑而死

這個你知道,在中國、菲律賓、東京的軍事法庭,一批日軍大將、中將、少將被處死刑。其中東條、土肥原、板垣、松井、木村5個大將被盟軍集中絞死。

另有山下奉文在馬尼拉絞死,岡部直三郎、安藤利吉等在我國死亡。

這些日本大將佔了5年集中死亡的一大部分,他們罪有應得,雙手沾滿亞洲人民鮮血,死一萬次也償不了命。

==============

文獻參考:鄭毅、李少鵬《“戰爭罪犯”還是“民族英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