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公益路,聯想打造「造血式」公益模式

俗話說行大於言,無論是對社會關愛的支持、對公益事業的熱忱,其核心都應聚焦在切實有效的行動上,以行動踐行責任,以堅持收穫成就,服務於中國社會的美好“未來”。聯想用十年實踐印證了“公益之火,可以燎原”的初心與堅持,也用十年的實踐經驗將公益計劃的實施走向了組織化、常態化。

十年深耕,聯想以實際行動踐行公益

十年來,聯想持續關注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在縮小數字鴻溝、教育、環保、文化保護和賑災等五個領域持續耕耘,以世界500強企業的體量,始終堅守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全國各地打開了一扇扇科技與責任並行的公益之門。從北京奧運到抗震救災,從“扶貧志願者行動計劃—聯想平板電腦互動課堂”到“看寶有我,托兒無憂”公益捐贈活動。作為共青團中央首批命名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聯想正在利用自身平臺和資源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點燃夢想的火種。

自2013年起,聯想開始將公益的觸角延伸到準大學生群體。每年暑假,聯想都會聯合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學霸等應屆畢業生,開展多樣的暑期營銷實踐活動,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行公益活動,科技夏令營、狀元隨堂筆記、舊書換狀元書單……一方面為即將步入大學的同學們提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機會,同時藉助狀元和學霸的榜樣效應,為聯想暑促活動增添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學霸們也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公益貢獻著屬於他們的一份力量。

十年公益路,聯想打造“造血式”公益模式

從去年至今的高考狀元公益營銷實踐活動中,聯想攜手全國各省市34名高考狀元、100多名學霸共同投身公益營銷,活動規模不斷壯大。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聯想聯合來自全國各省市19個狀元、60多名學霸,走進西安、珠海、哈爾濱、合肥、泉州、瀋陽、濟南、呼和浩特、武漢、鄭州、石家莊、金華、南京、深圳等城市,舉行了14場公益營銷實踐活動,為困難兒童籌得善款共計57000元,這些善款將用來為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的貧困兒童的赴京圓夢科技之旅提供幫助。

十年公益路,聯想打造“造血式”公益模式

聯想暑期公益實踐活動不是一場公益營銷秀,而是一場實實在在地讓準大學生們投身公益、引領全社會關注慈善的大型實踐。活動讓剛剛結束高考的孩子們邁出了挑戰自我、融入社會、回報社會的第一步,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廣大學生中形成的一種積極、向善的感召力。聯想相信,這種感召力源自於客戶對於聯想傳遞社會責任的認可,也將是他們繼續開展好系列公益活動的不竭動力。

“輸血”不如“造血”,聯想打造專屬公益營銷實踐平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公益是物質上的幫扶,但是更多的應該是精神上的助力。在傳統的公益行動中,很多都過分關注物質的滿足。但有的時候這種“輸血式”公益僅僅解決了一時之困,對長遠沒有影響,甚至有的時候會引起被救助者的依賴心理,起到了反作用。因此,在新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的是“造血式”的公益,物質滿足的同時,也可以激發和加強被救助者的自身動力,完成助力。

聯想,通過十年公益實踐的經驗,將青少年的社會實踐與其公益資源相結合,打造了公益營銷實踐平臺,通過舉辦公益營銷實踐活動,助力準大學生們提升綜合素質、礪煉自身本領、規劃人生方向,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困境兒童,為社會盡一份力。

2009年,聯想成立聯想idea精英匯,以“塑造高校學子最核心的競爭力,成就國家社會最需要的精英”為宗旨,共覆蓋全國240所高等院校。它作為陪伴大學生成長的創新平臺,致力於培養中國最具有價值的青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到夢想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今的idea精英匯已經成長為一個具有自身生命力的校園社團組織,並擔當著聯想與大學生群體溝通的重要橋樑。十年來已有5萬多名大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得到鍛鍊和成長。

十年公益路,聯想打造“造血式”公益模式

以行踐言,以踐行遠。2018聯想暑期系列公益營銷實踐活動剛剛收官,但它的社會責任行動從未停歇。聯想將面向全國每年千萬高考生持續打造學霸暑期公益實踐品牌,不斷放大品牌影響力和感召力,讓全社會感受到聯想的責任與擔當,用愛心幫助更多的孩子點亮科技之夢,讓“聯想”這兩個字承載更非凡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