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8年地量的行情回顾

2007年牛市的时候天量大概2500亿,2008年熊市地量大概是230亿,也就是基本9%

2009年牛市的时候天量大概3000亿,2012年熊市地量331亿,大概11%

2015年牛市的天量在13000亿,今天成交量985亿,如果按天量是1万亿计算,也大概是10%;如果按实际的13000亿算,大概是7.6%

当熊市成交额只有上一轮牛市成交额的10%时,可以基本认为是地量。

2012--2014熊市地量回顾:

2012--2014是一个复合型熊市,下跌出现了地量后存在再跌再地量的特点,其熊市是最磨人的熊市,时间跨度长,过程曲折,反复磨底,值得回顾!

2012年8月31号出现地量353亿,收盘2047;9月5号指数暂时见底,然后倍量拉升,不过后面还是再次下跌;2012年11月26号再次出现地量331亿,指数收盘2017;后面还是下跌到1949才真正见底。第一次出现地量时的点位是2047,第二次出现地量时是2017,到最终的底部是1949.其实可以看得出只有5%以内的误差,只是时间有3个月。

2013年6月25号,上证指数1849,成交额是1047亿;后面出现反弹,在7月9号出现地量522亿。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也是去杠杆,利率大幅飙升,所以当天是恐慌杀跌,后面才慢慢企稳。这次的地量522亿比上次331亿的地量有所增加,后面也在没出现破331亿的地量。这次大跌很大的原因是去杠杆导致的利率大幅飙升,是短期行为。就最低点位来看,1849和2047有10%的误差。

2014年1月20号,上证指数1984,地量483亿。2013年下半年实际是反弹,等年底开始再次下跌时,地量比2013年7月9号的地量还低,然后出现反弹。虽然2014年3月12号跌到1974,但是,再没出现地量。这次地量是相对1849的,地量483亿比522亿多10%,指数1984比1849多7.3%

直到2014年7月22日成交额987亿后才出现布林线向上开口,牛市基本成型。此后成交量再没有小于1000亿(2016年1月7号只交易了15分钟除外),今天成交额985亿,相当于成交额已经跌到前一轮牛市启动点位,不到上一轮牛市天量的8%。同时,这还包括增加了约1000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

在2012--2014三年熊市中,2012年反弹的天量基本在1000亿,地量331亿,约33%;2013年反弹天量1200亿,地量522亿,约40%以上;2014年反弹天量在1500亿以上,地量在483亿,基本约30%:熊市中的成交额是熊市中天量成交额的30%,可以认为是地量。

2018年以来天量约3000亿,目前成交额985亿,约30%,如果继续下跌,可能还会有更小的地量。如果本轮熊市走2012--2014的熊市,那么不排除时而反弹、时而探底的局面。天量和地量也会继续下移。

根据2012--2014三年熊市的情况,可以确定以下几个结论:

1,一般情况下,当地量出现后,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反弹。

2,地量并不能确定牛市是否开启。

3,地量时的指数价格和最终的指数地价可能存在10%的误差。

4,熊市成交额是上一轮牛市天量成交额的10%,可以认为是地量。

5,熊市中的成交额是熊市中天量成交额的30%,可以认为是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