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作为铁路供电检修作业的必备装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业车也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而每一次更新,都是对安全、便捷、效率的一次提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归纳概括为三代,走,一起去看看。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曾经的梯车,也就是接触网检修装备的第一代,由于工作面小,最多允许两个人同时作业,安全系数低。自身不带动力,需要四名工作人员徒手推动,检修中,辅助人员太多,工作效率很低。尤其夜间作业,照明不足,作业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检修也不能达到全覆盖。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带动力的作业车,是接触网检修装备的第二代,工作台面大大增加,最多允许六个人同时作业,安全系数提高。自身带动力,作业平台可以进行升降和旋转,辅助人员减少,作业效率得到提高。夜间有了车载照明系统,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作业范围得到拓展。但由于单车检修存在检修距离短,频繁起停车,造成检修作业时间利用不够充分。若使用多辆检修车作业,则存在连挂和解列耗费时间较多情况。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JJC型作业车,是接触网检修装备的第三代,其改变由过去的单台接触网作业车独立作业、编组作业车分段作业改为整车推进、“大兵团”集中作业模式,实现了设备检查检测和维修保养同步,彻底改变了传统接触网检修作业模式。该车由两台牵引车和十台作业车组成。最高运行速度120Km/h,顶部安装有175m长的贯通升降作业平台,能同时满足30人作业。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除两端牵引车外,中间10节车厢分工明确,分为物料存储车、设备预配车、安全用品车、工具车、炊事车、餐车、会议车、宿营车、办公车9大功能区,被誉为接触网“移动检修车间”,又称供电设备检修“航母”,具有安全性强、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减少等优势。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从人工梯车到“陆地航母”,看铁路三代供电检修作业车的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