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延迟——为什么AMD没有Intel做的好

内存延迟——为什么AMD没有Intel做的好

最近AMD发布了新一代32核心64线程的怪兽级CPU——第二代线程撕裂者。这代CPU采用改进的Zen+架构,12nm制程制造,其默认的热功率就已经达到了250瓦特,国外的发烧友将其超频至5.1Ghz之后,整个CPU的功率突破了1000瓦特的功率,不过和Intel之前那个28核心5Ghz也突破1000瓦特的CPU比起来,也还是不错的。

内存延迟——为什么AMD没有Intel做的好

不过AMD的Ryzen一直以来有一项指标始终没法让玩家们满意,那就是CPU的内存延迟。由于Ryzen采用了CCX设计,CCX也就是"CPU复合体"的意思。每一个CPU复合体内包含四个Zen CPU核心,但它们是彼此完全独立的,彼此不会共享任何单元。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64KB一级指令缓存、32KB一级数据缓存、512KB二级缓存。其中8MB的三级缓存为四个核心共享,在任何时间,每个四核心模组的L3的访问上限都被限制在了8MB,所以即便是两者拥有相同的16MB L3缓存,但实际容量却相差一半。导致Ryzen在访问数据突破8MB时就要向内存寻求数据,从而导致内存延迟大幅增加。

内存延迟——为什么AMD没有Intel做的好

通过测试也可以发现,确实Ryzen架构下L3的缓存会变得非常的高,而内存延迟高的负面影响就是游戏性能的下降,最近在AMD的发布会上AMD也坦言承认,自己的多核心处理器在和Intel的处理器比较时候,游戏性能会有所落后。但是如此之多核心的处理器,肯定不是用于玩游戏的了,其面向更为专业的领域,在影视后期以及更为专业的领域其效果会更加出色,对于这样的怪兽处理器,游戏性能的不足也只能是说明术业有专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