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結束了一天工作後,啊喂早已飢腸轆轆,心心念念著母上大人電話通知的五香豬蹄,一路狂奔到地鐵站。


眼瞅著這班地鐵即將離站。

經歷了踩空、差點摔倒、大跨步地試圖全速通過自動扶梯,啊喂還是在最後關頭被前方一對並排站、還手牽手的小情侶卡死了體內轟轟作響的“小馬達”。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讓讓,怎麼把電梯堵住了呢?講不講文明啊?”同樣被堵住的路人甲喊出了啊喂心中的不滿。

“左行右立”早就是大夥兒默認的電梯文明禮儀,秀恩愛可以,能不能別擋路?


然而,一切的吐槽都在啊喂反手一波度娘搜索以後,徹底終止了。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這還是那個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重點推廣的文明禮儀麼?2015年南京地鐵就不再提倡“左行右立”,而是要求“站好扶穩”?

快醒醒!現在已經2018年了。

經過最初的大力宣揚,人們早就養成了“左行右立”習慣。啊喂甚至在今天以前,都以為這才是正道,未料這只是一個影響巨大的、老掉牙的“美麗謊言”。

2006年開始,各國就陸續不再倡導“左行右立”。而2016年英國地鐵正式取消這一規定的消息,更是讓作為鼻祖的英國紳士們吵翻了天。為了讓人們改掉這個習慣,官方人員可謂是“不擇手段”:

用喇叭宣導兩側都可以站人

張貼“不要行走”一類的標語

高大的便服人員、異世界生物擋在自動扶梯左側

一對對情侶們被找來幫忙,牽手並排站在自動扶梯上

……

啊喂前方的那對牽手手的情侶,可能是演員?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而該行為準則被叫停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通行效率。

嚴謹的英國人曾通過測試分析:

倫敦地鐵的電梯,在左側不站人的時候,每分鐘只能運載81.25個人;而當左側也站人的時候,可以運載112.5個人,電梯下方人群聚集處每分鐘減少了31.25個人,上下班高峰期的人流通行速度提高了30%。

在國內,面對更高更陡的自動扶梯,願意走的人少之又少,“左行右立”往往導致右側已經需要排隊等候,左側的行人卻寥寥無幾。

而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安全性。每年電梯事故的90%以上起因於電梯上行走。

人流長期集中在一側,導致電梯磨損不均衡、從而引發的故障、傾斜、塌陷;而對於在電梯上行走的小夥伴們來說,踩空、跌落也不可避免。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禮讓本無錯,安全更重要。

而魔都常年“喪屍圍城”狀的人流量,倒是變相的掰正了這一行為——留空?不存在的;行走?擠不動的。


單單從個人角度而言,“左行右立”也不是個友好的行為。

無論你有多麼靈活機敏,也不能否認自動扶梯爬起來真的很累——臺階高度超出舒適標準;看似直線距離短的陡坡,走起來的困難指數+100;容易踩空崴腳、甚至摔跟頭……往下一栽、就是多米諾骨牌式全軍覆沒,除非有180斤的壯漢抗住啊喂。

臺階太高、坡度太陡,自動扶梯的設計可以說是完全沒考慮短腿人士的感受,每一步都是用生命在跨越。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經啊喂實地測量: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人行樓梯的臺階高度僅為160mm、深度為310mm,出口處的人行樓梯臺階高度甚至只有140mm;而自動扶梯的臺階高度為200mm、深度為400mm。

自動扶梯為30級臺階直達目的地,而一旁的人行樓梯則由兩段17級臺階構成,中間有一休息平臺。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在自動扶梯上快速通行時,啊喂總覺得累成了短腿柯基。至於那些腿長超過1200mm的,請留下腿、出門左轉,道一聲再見。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那麼,這兩種電梯之間的規格差異究竟在哪裡呢?

自動扶梯臺階高度原則上不大於240mm,深度不小於380mm,寬度一般為600mm、800mm、1000mm,坡度為30°或35,全程一站到底,講究效率

尤其是國內的電梯為了節省成本,傾斜角度常常超過西方國家普遍的30°標準,也就意味著更陡、更窄、更危險

一開始的啊喂是站著都抖豁的,漸漸成了老油條,在電梯上狂奔都毫不畏縮。而莊子說過: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

作為自動扶梯的“老司機”,其實更要站得住。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相比之下,人行樓梯就人性化得多。

人行樓梯臺階的常用尺寸為深度300mm,高度150mm,寬度視情況而定,每個梯段不得超過18級、不得少於3級,坡度在20°~45°之間,但依據不同的適用場景和適用人群有所調整。

室外為300~350mm*150mm

普通的住宅區域一般是250~280mm*150~180mm

劇院、體育館、商場、醫院一般是280~300mm*150~160mm

對於特殊人群需要格外關注。

幼兒園一類充滿迷你萌娃的場所,臺階的一般是260~300x150mm,低矮的臺階保證安全、平穩的通過。

而老年人、行動苦難者則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這一點在選擇居家養老時格外重要。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對於人行樓梯的適用性,假定臺階高度為A,臺階深度為B,有一個通用公式可以初步檢驗:

600mm≤2A+B≤630mm(A≤190mm,B≥250mm)

而啊喂一般經過的自動扶梯的臺階尺寸為高度200mm、深度400mm,公式計算為2*200+400=800mm,遠不在合適範圍內。

一旁的人行樓梯尺寸為高度160mm、深度310mm,公式計算為2*160+310=630mm,符合範圍。

在徒步通過同樣的高度差之下,單出舒適度而言,兩者相比、高下立現。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同時,據啊餵了解,作為扶梯的製造規範——國標GB16899規定:“扶梯在沒有運行時,也不能作為樓梯使用。”可以由此理解,在扶梯運行狀態行走更不安全。

一句話就是,自動扶梯僅僅是用來站著的。


趕路?從此只選擇人行樓梯。

至於你問人行樓梯中間的休息平臺有什麼用、抱怨自己因為這平臺又多走了好幾步。那你肯定是淡忘了被超長無休的登山臺階所支配的恐懼,哪怕只是看一眼。

自動扶梯上牽手,不再受人吐槽!

看似都是普普通通的樓梯,但兩者之間幾釐米的差異就足矣讓你大呼不爽,這也是為什麼自動扶梯無法成為人行樓梯的替代品,術業有專攻不僅僅是對人而言。


所以,你還在質疑為什麼要取消“左行右立”、為什麼自動扶梯要禁止行走打鬧、為什麼不拆除所有的人行樓梯改為自動扶梯?

資金是一方面,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多年來因電梯行走發生的事故,讓“左行右立”因此被貼上了虛頭巴腦的偽文明標籤,各國也陸續取消了這一規定,變成了“禁止行走、站穩扶好”的提示語。

雖然突如其來的大反轉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但是相比趕時間、紳士風範,安全才最重要。

真的有人趕時間又只能從電梯走,大家夥兒側個身不就讓過去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