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漱秋:一生研究《伤寒论》造诣高

钟漱秋: 一生研究《伤寒论》造诣高

-----赣南名老中医风采录(之二)

曾祥裕

我的初中老师钟宏达先生,寿登耄耋,近来年因中风,身体虚弱,病中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整理出版的三册中医著作,还有几百册压在卧室里。他说,那些书体现了父亲钟漱秋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心血!

我心中对这位高龄老人弘扬中医的执着和勤奋精神,表示敬佩!

钟老师曾在赣一中任教,担任过我的班主任。他出自名医之门,其父钟漱秋生前是赣南一代知名中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

钟漱秋:一生研究《伤寒论》造诣高


钟老师自幼耳濡目染,喜好阅读医书,有幸聆听父亲传授中医的精微要旨,并随父诊察患者,得到家父的悉心传授,其长达七十多年,一直在教学之余研究中医。

我在担任赣州地区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期间,曾整理过名老中医名册,其中就有钟漱秋先生。他是上世纪中叶誉满赣州的一位名老中医,曾担任原赣州地区公费医疗门诊部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达半个世纪。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研究解读《伤寒论》造诣较高。长期以来,他将日积月累,研究心得诉诸文字,文稿藏之于书斋。

据钟宏达老师说,他父亲生前曾对家人留下遗愿,在合适时候整理发表他的遗稿,让更多中医同行分享其临床经验。

钟宏达老师退休后潜心整理家父的遗稿,将之整理成书,书名为《伤寒论哲理应用》。

钟漱秋:一生研究《伤寒论》造诣高


《伤寒论哲理应用》分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前言,概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学术价值以及内容概要;而主要阐明的内容是有关伤寒哲理的基本观点,从而为学《伤寒论》全文创造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六经病证辨析,是全书的主体与精华。其叙述体裁方法,系按论中条文逐条分析,明确其真谛及应用;主要介绍个人临床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言简意赅,有所发明,有独特之处。如对论中那些有法无方的条文就提出适宜组方加以补充之。( 补充宜用方剂包括变通运用配方近百余方) 所列这些宝贵医学心得,是难以单从书本上阅读所能获得的,故颇有研究参考应用的价值。

第三部分:附录,首先介绍研究热病诱发症验方集(共30余配方,属传家秘方)。这些配方的研制是伤寒哲理应用的又一具体体现,也可供研究参考应用。

其它附录内容均系为了有助于加深理解伤寒哲理而设,内容简明,实用性强。

钟漱秋:一生研究《伤寒论》造诣高


专家认为,《伤寒论哲理应用》一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研究《伤寒论》一本有价值以入门读物,若孜孜以求,融会贯通,将有利于提高医学理论水平与辩证施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