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并进,打造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

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成都市石板滩片区,地处全市“中优”、“北改”、“东进”战略叠加区的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确定的66 个产业功能区之一。

按照“一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城市新区”的理念,总规划面积27 平方公里的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正以高质量建设功能复合、服务完善、宜居宜业的轨道航空产业新城,规划形成“一核两廊三片”的空间格局,并围绕轨道交通航空两大主导产业, 着力打造成“人产城”深度融合、宜居宜业的创新智造新城区。

多举并进,打造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

有轨电车试验线


完善配套设施,推进“人产城”深度融合

以“人产城”的逻辑思考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集研发、生产、居住、人文、生态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城市新型社区的导向指引。

只有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个性需求,建设起园区内优质的基础设施和保障设施,完善人群高端生活功能, 才能构建起便捷宜居、包容开放的城市空间,吸引更多国际化、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加速园区进一步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园区正加快推进新城PPP 项目建设,新城活力公园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投资35.78 亿元道路、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同时正着力推进园区形象提升工程,优化和整治绕城高速成青路出口沿成金青、石木路沿线的景观和环境。

多举并进,打造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

为了加快产业生产, 园区围绕载体服务,大力推动50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生产性配套设施等建设,该厂房生产性配套设施一期5.7 万平方米正加快主体施工,将能实现项目引进从“洽谈、签约、建设、投产”四个环节减少到“洽谈、签约、投产”三个环节,确保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轨道航空产业新城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 园区采取了“区级国有平台公司+ 市级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的开发模式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城驿中心、新城谷街、安置小区、创客餐厅、职工驿站等方案设计工作。

同时新都出台的24 条人才新政和关于加快轨道交通、航空、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扶持等政策,对园区企业在

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支持。

多举并进,打造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

中车航拍图


依托龙头项目,形成全产业链发展

按照重点依托中车成都等龙头项目带动作用的发展思路,园区在轨道交通方面紧紧围绕“九大核心技术”

“十大关键零部件”的范畴,按照跟跑动车市场、竞跑城轨市场、领跑磁浮市场“三步走”策略,加快推进“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 物流配套”全产业链发展。

在发展航空方面

园区依托成飞集团(132 厂)成发集团(420 厂)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航空大部件、航空零部件、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机载设备、航空新材料等领域,以“强核心、大协作”为方向,推进“航空发动机+ 整机制造+ 配套产业+ 衍生产业”的航空产业链发展。

为了奋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园区通过主动对外招商、以企引企、三方招商等多种形式获取各类招商信息,与企业展开了多次深入交流。

在做好12 个区领导包干项目的跟踪服务基础上,园区还主动扩大促建项目数量至35 个,创新合作模式,实施项目建管分离,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目前,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已成功引进中国中车、今创集团、新誉庞巴迪、德国克诺尔、瑞典丹纳等行业标杆30 余个, 总投资134.6 亿元,占地2267 亩, 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2.57 亿元

航空产业方面,已引进泛华航空、海川航空、中电锦江、天空动力30 余个项目

多举并进,打造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

标准化厂房效果图


多举并进,加速新城建设

作为新都构建现代产业生态圈的重要载体,由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的成都轨道航空产业新城,围绕着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两大主导产业, 为这座产业新城呈现出一幅日渐清晰的宏伟蓝图。

新城总规划面积27 平方公里,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园规划面积12 平方公里,航空产业园9 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区6 平方公里。

按照“产业造城、生态营城、聚才兴城”的工作思路,园区通过完善各类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式突出城市生活模型设计。

在引入市场化投资平台,使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城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园区构建了专业的政策保障体系,出台了专门针对航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每年5000 万元

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 实施“香城专家”智库计划和人才引进“伯乐奖”;

设立2 亿元航空产业专项基金;

给予航空整机项目最高5000 万元,补链强链关键零部件重大项目最高1000 万元等产业支持;

给予创新团队最高300 万元,沪、深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最高400 万元等政策支持。

通过引进高尖端技术性人才,强化内生动力造血功能,加快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多举并进,打造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

活力公园效果图

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园区将构筑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创新谷(智能化中心、数字化中心、磁浮研发中心),与中车成都公司、青岛四方公司共同建立西南研发中心;

624 所(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132 厂(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420 厂(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共同构建航空产业智谷,强化轨道交通和航空领域前沿技术研究,打造全链条式的创新平台。

通过推动园区、高校、专业机构间跨专业的联合, 园区将打造国家级的功能中心和创新中心,以更深厚的实力掌握行业话语权,实现跨产业式的创新。

未来,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推动轨道航空产业发展建设,预计到2020 年, 新都轨道航空产业将引进培育企业100 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300 亿元

到2030 年,聚集企业400 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 亿元, 加快建成国内顶尖的现代轨道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国内一流的轨道航空产业制造基地宜居宜业宜商、产城高度融合的千亿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助推成都建成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引领全球的世界轨道航空之都。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七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