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旗艦機痛點顯露,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你想要的嘛?

全面屏、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2018年旗艦手機被提起得最多的幾個關鍵詞。現在全面屏已然成風,無線充電和屏下指紋卻姍姍來遲,大部分旗艦新機都未配備,有網友表示這應該是旗艦標配,而另個一部分則表示無所謂。這兩個功能,是你今年期待在旗艦機上看到的嘛?

今年旗艦機痛點顯露,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你想要的嘛?

先來盤點下今年已發佈的這些旗艦,國內外總共14款,其中國產佔12款。採用全面屏設計的比例為100%,無線充電如果不算三星僅有25%(算上35%),屏下指紋為28%。相比於去年來講,全面屏的覆蓋率已經相當高了,除去少部分低端機型,旗艦包括大部分中端新機都已經將全面屏設計視為默認狀態,而與之相對的無線充電和屏下指紋採用的比例還是很低。

今年旗艦機痛點顯露,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你想要的嘛?

相比於修改屏幕尺寸這種事情,在手機內部增加一個新的模塊難度要高得多。無線充電需要增加接收線圈,不僅要顧忌內部空間問題,還需要考量到材質、散熱等方面。屏下指紋需要增加屏下指紋識別模塊,除了同樣的空間問題,手機屏幕材質還需要是OLED。這些都是硬件需要更改的,廠商還需要針對這兩個新的配件和功能做相應的系統優化,與其他配件的磨合,這些都不是簡單的事。

今年旗艦機痛點顯露,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你想要的嘛?

拿無線充電來說,單單是不同的原理技術就有很多種,比如最常見的Qi無線充電基於電磁感應原理;主要應用於大型機械、電動汽車的磁共振無線充電(代表微鵝科技、比亞迪等);還有另闢蹊徑的激光無線充電(類似太陽能面板接收陽光充電,這裡是接收激光帶來的能量)等。不同原理的無線充電雖然看似最終效果差不多,但實際卻有不同的針對性。

Qi無線充電優點是穩定性和兼容性強,這也是它能成為主流無線充電標準的原因之一。在接觸式無線充電方案中,Qi應該是轉化效率最高的一種,但缺點是不支持遠距離充電,以及使用條件比較嚴苛,需要對位精準。這點在市面上大部分Qi無線充電器身上都能體現出來,吐槽其碰一碰就可能斷充以及對位難的用戶不在少數。

今年旗艦機痛點顯露,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你想要的嘛?

而磁共振無線充電優勢在於支持大功率、遠距離充電,且充電面積更大,不需要對位操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原理的無線充電只在少部分行業和領域中有所應用,由於它技術門檻比較高,從事相關研究的企業並不多,所以推廣程度自然不如Qi。國內從事這種的主要是微鵝科技等公司,擁有高頻磁共振、兼容Qi的桌下版無線充電、寬範圍無線充電等最新成果。其中桌下版無線充電將磁共振兼容了Qi的接收標準,變相突破了傳統Qi的接觸式無線充電限制,將隔空距離拉長到35mm,改善了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目前已在海底撈、如家等出應用。

今年旗艦機痛點顯露,無線充電、屏下指紋是你想要的嘛?

其餘一些無線充電技術大多處於理論水平,距離實際投入商業運營還有較長距離。而目前無線充電也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除非有更強大的市場需求讓他們改變主意,不然無線充電是不會輕易標配的。而屏下指紋目前的難點時識別速度和應用場景適配,尤其是在暗光條件下指紋識別成功率會受到很大影響。這就和當時採用面部識別時遇到的問題類似,屏下指紋是光線充足時識別模塊看到指紋後在掃描識別,如果看不到那就沒有然後了。

綜上所述,無線充電和屏下指紋確實還是有技術難度的活,想要等到大規模應用還得耐心等待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