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05」呂尚:諸子的鼻祖

「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05」呂尚:諸子的鼻祖

呂尚,民間稱其為姜太公,他的傳奇故事之多超過周文王、周武王父子。西周建立後,呂尚因功被封為齊侯,是齊國的立國之君。

《古本竹書紀年》載,周康王六年(前1015)呂尚卒。當初,呂尚受到周文王知遇時已年過七旬,所以武王以“師尚父”稱呼他,這個尊稱蘊含著亦師亦父的意思。康王六年距文王卒已歷三十餘年。由此推測,呂尚活了一百一十歲左右。

呂尚以善謀著稱於史坊,其用兵如神見於《封神演義》等書。然而呂尚的思想絕非僅限於軍事,其最重要的思想當在於“秉德”。“秉德”是呂尚對殷商“天授王權”說的批判,其意義不可小視。天授王權,天意不可違,久之,殷商最高統治集團便忽視了人的力量,於是商後期幾個王荒淫無度,基業難以千秋萬代;而天授王權思想的動搖,提醒了周文王周武王通過發動人的力量來實現革命的成功。而呂尚言“秉德”,就是要求統治者要以德行凝聚人的力量。所以,秉德是西周取代殷商的革命口號,也是革命成功後治理天下的基本法則。可以說,秉德是中國古代人文思想的一次飛躍式進步,是人的一次了不起的覺醒。

秉德思想後來被孔孟儒家學派所接受。除此之外,呂尚的思想對於儒家和道家分別還有所啟迪。

呂尚崇仁政,武王稱其為“仁人尚”。他的仁,開了孔子“仁人愛”的先河。呂尚非天命,重人事,所謂“福禍在君,不在天時”,這是孔子所謂對神“敬而遠之”和“成事在人”思想的本源。呂尚首提“道”這一命題,其所謂“道”雖然是天道,不同於老莊所說的“道”,然而老子取其“道”以名自己的“道”當是屬實的,老子的“道”有天道、王道、人道之別,其“道”與呂尚總還是有些重疊的內涵的。

因此,呂尚堪稱中國已知史上最早的儒家、道家和兵家人物了,真是諸子的鼻祖啊。

「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05」呂尚:諸子的鼻祖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9月生於蘇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江蘇省知名輔導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