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守望者:71岁老人独守300年“地下屋子”,曾住过15代人


山西省平陆县的张店镇,是春秋时古虞国的国都,“伯乐相马”、“唇亡齿寒”等典故出于此处。如今,这里一种奇特的地下建筑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据《县志》记载,由于地势复杂,石块和木材稀缺、风沙大,古人便发明了一种防风、防火、省材的地下住房——“地窨院”,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旧时,挖地窨院是一项大工程,镐头掘土、箩筐运土都是纯劳力,通常一个地窨院需要3——5年才能建成,但能住上百年。

王守贤家是当地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地窨院,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住过15代人。如今,只剩71岁的王守贤夫妻二人独守。

67岁的王章满也坚守在此,他说:这座院子是自己一挑土一挑土的挑了9年才弄起来的,而且自己也住惯了,不愿离开。

地窨院内冬暖夏凉,崖顶地面用来晒粮食、放柴草;院子中间低、四周高,有一口专用来排雨水的旱井,一口吃水的水井。

地窨院的入口。

如今,住在地窨院里的大多是老人,很多坑院都被废弃或填埋。据统计,60年前平陆县有17000余座地窨院,现保留下来有人居住的不足600座。

为保护地窨院,当地政府将几所保护完整的院子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每开发一个院落,奖励5000元,但这并未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