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的得寵和失寵

全文字數:1000

閱讀時間:2分鐘

状元的得宠和失宠

有一年,嘉慶皇帝過生日,按照皇室習俗,文武百官要寫詩詞對聯為皇帝祝壽,名曰“小貢”。在眾多被呈上來的小冊子中,有一首長詩引起嘉慶的極大興趣。這首詩從康熙和乾隆的御製詩中,擷選出兩百句,組成了一首新詩,在當時這不叫抄襲,而叫“集句”,難度甚至大於原創。

清朝入關後,歷代帝王均授漢文化課程,他們對古代詩詞歌賦都有研究,喜歡搞點創作怡情。尤其以康熙、乾隆為甚,乾隆寫了四萬多首詩,在民間流傳的屈指可數,其藝術水準可想而知。嘉慶看到今天突然冒出來一人,耐心地研究兩位老爺子的詩,心裡暖流上湧。

於是,嘉慶立即招來獻詩的都統,準備對其大加褒獎。這事本來不是都統所為,他也不敢領情,忙說這首詩乃自家犬子的家庭老師、安徽桐城人士龍汝言所作。嘉慶知道後,更是激動萬分,說:“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讀先皇詩,此人熟讀如此,具見其愛君之誠。”這個龍汝言只是個秀才,嘉慶當即宣佈破格賜他舉人頭銜,這樣,屢試不第的落魄秀才擁有了翌年參加會試的資格。

第二年春季會試,龍汝言落榜,主考官回奏嘉慶時,受到皇帝的申斥,說這一科的文章不咋地啊。主考官不明就裡,私下對近侍太監說:“這一科的文章寫得很漂亮的嘛,皇上為什麼不滿意?”近侍太監悄悄告訴他:“這事不便明說,皇上喜歡的龍汝言落第了,他能高興嗎?”

主考官恍然大悟,三年後,龍汝言再次參加會試,毫無懸念地被錄取了。殿試後,機智的主考官找到龍汝言的考卷,主動呈給嘉慶,嘉慶二話不說,欽點龍汝言為當科狀元,後任命他為南書房行走、實錄館纂修等清要之職。

逆襲的龍汝言一次跟妻子吵架後離家出走,恰好實錄館把《高宗實錄》送給龍汝言讓他勘校,他妻子幾天後私自原封不動地將《高宗實錄》退交給實錄館,結果釀成大禍——“高宗純皇帝”中的“純”誤寫成了“絕”,乾隆的廟號都寫錯了,這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自己雖沒有勘校,但黃簽上落的是“臣龍汝言恭校”的官印,龍汝言這次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好在嘉慶念著龍汝言當年喜讀先皇詩的舊情,僅摘了他的烏紗帽而已。

嘉慶駕崩後,龍汝言以舊官身份去致哀,哭得昏天黑地、撕心裂肺。嘉慶的兒子道光帝見狀,頓覺這人對父親是真愛啊,特賞其為內閣中書。此官職是內閣中負責起草抄寫文件的低級官員,龍汝言的水平基本也就這個層級了,最後一二十年未得升遷,死在此任上。

在封建社會,科舉雖有一套體制約束,但皇帝獨攬大權,選人用人憑個人喜好和感覺是常事。在這個皇帝與狀元郎的故事中,嘉慶尚有可鑑之處,垂青之人出了漏子,他也只能忍痛割愛,沒有護短。歷史上,官場用人制度腐敗頻繁出現,任人唯親,結黨營私,比嘉慶臉皮厚的君臣多了去。

I 排版:袁嘉嚀

状元的得宠和失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