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孩子在上外教课的时候,总喜欢跑来跑去,摸摸这里或者拍拍那里,没有认真听讲!

但是呢,当问到他们孩子的学习情况时,爸妈们又会很自豪地说:一提问又发现孩子们啥都知道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即便如此,爸妈们还是很焦虑!焦虑!焦虑!总想着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这样才算是认真学习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

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安静”的学习未必就是最好的方式

就让我们来聊一聊不同孩子的学习风格!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你的孩子偏向哪一种学习类型?我们将孩子的学习风格分为三种: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

怎么发现孩子的学习偏好方式呢?

平日里稍加留意和观察,不难推测和判断,下面提供一个对照表供参考。

1.孩子发现写字有助于记忆。

2.孩子觉得听老师讲比阅读课本能记住更多内容。

3.孩子喜欢老师要求学生答卷考试的课。

4.孩子喜欢在学习时吃零食或嚼口香糖。

5.当孩子专心听讲时,不用记笔记就可以记住重点。

6.孩子喜欢书面的说明,不喜欢口头的说明。

7.孩子擅长于拼图玩具或迷宫游戏。

8.孩子喜欢老师进行一些随堂测验。

9.孩子觉得幻灯片、视频等有助于对课程的了解。

10.孩子阅读一本书比听老师说可以记住更多重点。

11.孩子通常需要写下电话号码才能记得起来。

12.孩子比较喜欢看报纸杂志,不喜欢听新闻。

13.孩子喜欢在听广播或听力时,手边有一支笔。

14.孩子需要抄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范例便于以后复习。

15.孩子喜欢老师口头说明,不喜欢考卷或和黑板上的书写说明。

16.孩子喜欢课本中有图表图片来帮助对内容的了解。

17.当孩子想了解一个故事或事件时比较喜欢听音频。

18.孩子需要列出自己要做的事以便记下来。

19.当孩子在写一些东西时,需要大声念出让自己听见。

20.孩子喜欢动手或使用工具之类的作业。

21.孩子喜欢听新闻,不喜欢看报纸。

22.当孩子写一些东西,需要到处走动,这样才能把内容记得更好。

23.孩子用听的方式就可以记下电话号码。

24.孩子可以只要大略浏览就可以找出作业中的错误。

1、4、7、11、13、18、20、22为触觉型学习者偏好的方式;2、5、8、15、17、19、21、23为听觉型学习者偏好的方式;3、6、9、10、12、14、16、24为视觉型学习者偏好的方式

知道了孩子偏好的学习方式,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①听觉型的孩子:“闭着眼睛”也能学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听觉型的孩子们往往口才很好,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学外语、学当地的方言,都会比较迅速。

听觉型的孩子对事情或对声音,都强调节奏感,脑袋常常侧倾,仿佛在聆听什么一样,手脚似乎在打着拍子。

有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只要能够听得清老师说话的内容,即使看不见老师,也可以吸收得很好,因为他们能进行很好的听觉加工。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但听觉型的孩子,容易被无关的声音刺激干扰,所以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听觉型的孩子要保证学习环境的安静

Tips:

培养听觉型的孩子时,我们可以多采用朗读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环境尽可能保持安静。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尽量使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可多使用音频等播放材料。

② 视觉型的孩子:所见即所得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视觉型的孩子往往观察敏锐,喜欢颜色鲜明,线条流畅,外形美丽的人事物,要求环境整洁、东西摆放整齐。上课的时候,不仅是在听,更多的时候是在看,通过老师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Tips:

培养视觉型的孩子时可以鼓励他们做笔记,而这也是他们的强项。同时也可鼓励他们使用不同颜色的笔,编写学习材料时尽可能采用提纲似的构图,让他们的活动计划可视化,也可多使用卡片学习。学习环境也要尽可能保持整洁哦~

③ 动觉型的孩子:我可不是熊孩子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动觉型的孩子,其实是最容易被误会的孩子了。因为他们在课堂中喜欢跑来跑去,看似无组织纪律,实则是他们的学习方式。

动觉型的孩子运动协调性较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受,不在乎好看或者好听,而重视人、事、物的价值,在学习中必须有参与才会有体验,擅长动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孩子自己做英文字母、自己剪切单词等,往往会很受动觉型孩子的欢迎。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而且动觉型的孩子对于足球、篮球这类团队协作型的运动项目比较在行。

Tips:

在与动觉型孩子相处时,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拥抱和爱抚。在课堂中,老师可多采用实物学习、邀请他们参与手工制作。同时,也可以将阅读过程分段展开,尽可能让他们不分心。回到家中,爸爸妈妈们可以邀请孩子给全家人当小老师,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得到巩固。

这样看来,其实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的学习特点的,爸爸妈妈们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再慢慢地适应课堂规则,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

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反而学习更好!

多尝试不同的兴趣班,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也能让孩子逐渐适应课堂规则。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学习类型的差异,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们既学到知识又学得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