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初創務必知曉的財稅知識——「稅」

熊貓逐夢者課堂開課了!創立公司要做啥子呢?財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關注熊貓君,給你更多驚喜!

從公司規劃註冊那一刻開始,購買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招人、開工資、交社保、收錢、付錢、開發票,財稅就伴隨著初創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

“財稅”是財政、稅務的簡稱,聽上去簡單明瞭,但實際上,財稅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票賬稅”合稱財稅三大典型陷阱,平日裡看起來不起眼小小財稅漏洞,在日後融資上市往往演變成大大大坑。

所以,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

上一節課我們講了關於陷阱之一的“票”,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那麼這一節課,我們就來講講財稅三大典型陷阱中的“。”

一、“稅”的基本概念

"稅"指政府為了維持其運轉以及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對個人和法人強制和無償徵收實物或貨幣的總稱。

稅制即指稅收制度,由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計稅依據、減免稅和違章處理等要素構成。

稅種指稅的種類,差異表現為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的不同,稅種總合構成“稅制”。

稅收特點特點有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公司初創務必知曉的財稅知識——“稅”

二、企業納稅申報之概念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的期限和內容向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法律行為,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是稅務機關稅收管理信息的主要來源和稅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

三、企業納稅申報之要求

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注意,在公司註冊好後,不管有無收入,均需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收入的不產生稅款,但也必須申報,有收入的要按時申報納稅,逾期申報企業將承擔罰款和滯納金!

公司初創務必知曉的財稅知識——“稅”

四、企業年度所得稅彙算

彙算清繳是指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規定時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結清全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

彙算清繳的關鍵

1、收入的確認。

2、費用的扣除。

3、納稅調整。

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存在差異。會計報表所列的利潤總額是按照的會計制度計算得出,應納稅所得額不等於利潤總額,而是要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調整。

企業的納稅年度

正常情況: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特殊情況: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終止,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彙算清繳的時間

一個納稅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即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

五、企業稅務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在於企業上下缺乏對稅收優惠政策的關注,不瞭解增值稅抵扣等節稅手段。

解決辦法:企業主動學習稅收政策知識,例如關注財稅類的門戶網站、公眾號等方式,而且我國的稅收的優惠政策可是非常多的,所以一定要多多關注此類信息。

我國的稅收制度以《稅法》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時常會有條文上的補充和更新,且隨著國家對小微企業等扶持力度加大,稅收上的利好政策也是層出不窮。

例如,和小微企業有關的優惠政策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採取查賬徵收方式還是核定徵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均可以享受財稅〔2018〕77號文件規定的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

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納稅申報將進行表表比對、票表比對、表稅比對。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增值稅納稅申報比對管理,提高申報質量,優化納稅服務,稅務總局制定了《增值稅納稅申報比對管理操作規程(試行)》,申報比對規則:表表比對,申報表表內、表間邏輯關係比對;票表比對,各類發票、憑證、備案資格等信息與申報表進行比對;表稅比對,當期申報的應納稅款與當期的實際入庫稅款比對。

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

為完善增值稅制度,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規定已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單位和個人,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可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其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作轉出處理。

公司初創務必知曉的財稅知識——“稅”

相關政策還有許多,在此不一一例舉,望各個企業在明確自身企業性質後,要多關注行業政策新聞,強烈建議多關注些官方政策發佈的網站,瞭解稅收新政,並積極申請、善加利用,為企業合理節稅而非“避稅”。

好了,熊貓逐夢者課堂下課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了,為了未來全力奔跑的逐夢者們,我們下期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