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教材审查之风一路向北,北京市教委再发力

前言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学校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要求各区组织相关学校和专家认真研究并提出修改意见,并于8月17日前进行反馈。那么,北京市引进教材的审查和选用有何限制条件及标准?

引进教材审查之风一路向北,北京市教委再发力

总则

据悉,《学校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制定依据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精神,做好全国学校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和《出版物进口备案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制定本办法。

概念定义:该办法所称引进教材是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需要,由学校组织引进的课堂教学用书,包括在国(境)外出版的原版教材或经授权在国(境)内影印、翻译出版的教材。

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选用引进教材,其他学校不选用引进教材。基本原则: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以本土教材为主、引进教材为辅,科学、合理引进教材。

坚持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注重对国(境)外优秀教材的吸收和转化。

坚持服务新时代人才培养,按需选用、择优选用、补缺选用。

分类管理: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引进教材的管理,严把内容质量关,严格选用程序。

注重引进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反映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前沿成果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教材。

注重引进体现国际产业标准和先进教学方法的职业教育教材。

管理体制:引进教材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部门,学校分级管理体制。

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国学校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工作,制定政策,开展监督检查。

省级教育部门负责本地区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和中等职业学校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工作,制定审查标准和程序,组织审查选用,开展监督检查;负责对本地区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引进教材选用进行监督检查。

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负责本校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工作,制定审查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审查。学校党委负主体责任,加强选用全过程监管。

引进教材审查

审查机制:

建立引进教材审查机制。省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本地、本校引进教材内容审查审读工作。

建立教材引进事前申请审查制度。高中(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和中等职业学校提出引进教材选用申请,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审查。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院(系)提出引进教材选用申请,学校负责审查。

申查人员资质审查人员应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教学经验丰富,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审查要求

重点审查引进教材中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内容以及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海洋权益、社会安定、民族宗教、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等方面的内容。

引进教材在内容上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引进教材选用

选用要求引进教材经审查合格的方可选用,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作为教材选用。

目录制度建立引进教材目录制度。审查合格的教材列入目录,学校应在目录中选用。引进教材目录实行动态调整。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建立全国引进教材信息库。省级教育部门建立本地高中(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引进教材目录,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本校引进教材目录。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可共享目录信息,结合实际参考选用。

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引进教材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权益人合法权益。

退出机制建立引进教材退出机制。在引进教材使用中,如发现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方面问题的,应及时向学校或主管教育部门报告,学校或教育部门应予以处理,经认定,教材存在严重问题的,应停止使用并退出教材目录。

管理责任

学校及当事人责任学校在引进教材选用工作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给予学校行政处罚,给予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学校选用未经审查的引进教材,造成不良后果的;

2.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未有效履行引进教材审查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

3.学校已发现引进教材存在严重问题但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4.学校和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使用引进教材而谋取不当利益的;

5.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行政部门责任省级教育部门未有效履行审查和监管责任, 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给予领导干部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道究刑事责任。

附则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在教学中使用的讲义,教案等国(境)外教学素材参照本办法管理。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引进教材的选用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本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效力规定: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之前实施的有未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来源|小玉杂文荟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