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农技员:李光金

江油市大康镇旱丰村驻村农技员李光金——

情牵旱丰解民忧 心系群众苦也乐

编者按: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队伍之一,驻村农技员是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技术力量。在驻村工作中,他们在田间挥洒汗水、搭建科技桥梁,为了农民兄弟增收致富日夜奔忙。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我市14名驻村农技员被表彰为“全省优秀农技员”。即日起,本报推出《助力脱贫攻坚——我市农技员在行动》专栏,陆续报道部分农技员扎根农村、奔走在脱贫一线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为了旱丰村脱贫奔康,他终日忙碌奔波,在无数个节假日里不得与家人团聚,甚至累倒医院的病床上……他就是江油市大康畜牧兽医站站长、省级贫困村大康镇旱丰村驻村农技员李光金。

没有产业就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在他的帮助下,旱丰村的扶贫产业有楠竹900亩、高山蔬菜200亩,生态跑山鸡和绿壳蛋鸡5000只,陆续获得了125万元的收益。

今年年初的一个冬夜,寒风呼啸,李光金的脑海里忽然浮现旱丰村贫困户李文金家鸡圈的场景。“我得去看看。”加班回家的他立即驱车向李文金家赶去,一下车便叫老两口带他到鸡舍里去。拉开鸡舍的灯,眼前呈现出他所预料的情景:鸡舍四周没有墙,只用彩条布简单的围着,600只小鸡挤在四个角落里打堆取暖,最外层的鸡被冻得瑟瑟发抖。他赶紧叫二老找来垫料和玉米秆,把鸡舍四周所有缝隙塞得严严实实,在鸡舍内铺上了厚厚的垫料。接着又向老两口讲解如何饲喂小鸡,如何防病治病,如何管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看看时间已经深夜11点20分,他起身拍拍手,在老两口的感谢声中告辞回家。

贫困户李洪顺家与村主干道被一条10米宽的山洪沟相隔,山洪沟上的小桥是唯一通往村主干道的路径。然而搭建已久的小桥简易窄小,平时行走随时都可能发生跌落桥下的危险。李光金得知后,立即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经请示成功获准2000元资金对小桥维修加固并焊接了防护围栏。62岁高龄的兰大兴家境十分贫寒,为了帮助这个家庭早日脱贫,李光金送去了两群价值千元的蜜蜂,又请来邻村的蜂农为兰大兴作技术指导。一年来,经过手把手的教学,兰大兴初步掌握了蜜蜂养殖技术,对脱贫奔康充满信心。

为了更好地帮助旱丰村的贫困百姓搞好种养殖,李光金远赴阆中、福建等地考察生态猪养殖,学习养蜂技艺。为了拓宽农产品销路,他联系中央电视台微电影社区频道“民乐安居”民生工程,就旱丰村农产品价格平进平出、线上订单、线下产品追溯等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了旱丰村跑山鸡、绿壳鸡蛋、蜂蜜等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群众收入。(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