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評|爲何聯想和高通未上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

氧評|為何聯想和高通未上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

榜單就像一個名利場,有的春風得意而來,有的卻黯然神傷離場。在諸多中國品牌生面孔與熟面孔之間,卻沒有發現那個久違了的名字。

文︱晴安

在WPP發佈的“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上,谷歌蟬聯全球最具價值品牌,蘋果緊隨其後,兩大品牌的價值都超過了3000億美元。中國有15個品牌上榜(含香港1個品牌),騰訊和阿里巴巴進入了十強。就品牌價值而言,京東品牌價值比上年增加了94%,領軍今年品牌價值增速最快的20個品牌。

榜單就像一個名利場,有的春風得意而來,有的卻黯然神傷離場。在諸多中國品牌生面孔與熟面孔之間,晴安卻沒有發現那個久違了的名字。

聯想。

儘管沒上榜嚴格說起來也並非大事,況且還有資歷更老、品牌更響的企業也不在上面。比如說高通,這個芯片業的霸主,在聖地亞哥總部的整層樓滿牆都是專利,但也沒因此上榜,成敗皆蕭何,在反壟斷官司纏身的情況下也無心顧及。反而是聯想,論天資與稟賦,未上榜實在蹊蹺,其中的緣由,應從何說起。

與聯想的深入接觸還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記得在一次會上,柳總飽含感情地說“聯想就是我的命”,並回顧了公司管理層和全球各地員工共同經歷過的一些點滴。然後柳總就像一個送女兒出嫁的老父親一樣,把聯想交了出去,“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在元慶的帶領下,聯想集團已經建立起了一支非常優秀的領導團隊,他們以主人的姿態全心投入”。

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非常令人動容。

元慶在激動之餘,還順帶回顧了和劉軍、紹鵬、老杜等幾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考察硅谷的事情。在參觀了英特爾、甲骨文等IT大佬之後,元慶就立下了一個遠大志向,要讓聯想在十年內成就國際品牌。當然,這個心願才過了不到五年就實現了。

聯想在最紅火的時候,曾以“黃金供應鏈”蜚聲業界。那時的供應線響應速度遠超戴爾,聯想用四天完成的相應,戴爾用的是一週。當時在CEO阿梅里奧的強力推動下,聯想還對供應鏈進行了全面的整合,並且把美國總部從紐約郊區遷到了羅利。據說聯想為當地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以至於當地政府承諾要提供1100萬美元作為優惠。

說起這些很多年前的往事,不單單只是回顧聯想曾經的輝煌,其實更多的是想喚醒一種對榮光的渴望。

現在,那個曾經對“黃金供應鏈”膜拜得五體投地的京東,都實現了超越,已經棲身於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京東還只是你的“學生”輩,或者在那些年,連學生都稱不上。親愛的聯想,面對混得風生水起的後來之輩,你的不慍不火、雲淡風輕,實在註定有太多的辛酸。

親愛的聯想,曾經風華正茂的你,現在更像是一位遲暮老者,在數字時代的狂潮裡踟躕獨行,漫漫長路,步步艱辛。其實當時的選擇並沒有錯,打造全球“創新三角”,讓中國的IT產業史無前例地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僅僅是出於對PC的無限景仰。

只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對PC投入再大的熱誠終究無法抗拒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顛覆。

親愛的聯想,當你從太平洋的彼岸接過兩位曾經風光無比的業界霸主,讓他們在緬懷過往無限榮光的時候,得以頤養天年,你是否想過,你已經成為昨日黃花品牌的“榮養院”,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那句親切的“hello,moto”?

其實,不必太過於苛責自己,畢竟苛責自已未必能成全他人。你可以從太平洋的彼岸買回垂暮的品牌,但你無法買到那些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小公司,哪怕只是誕生在車庫裡的小作坊。因為在那個厚遇創新、薄待守成的國度,那怕就是曾經不可一世的電信業霸主,照樣被拆得七零八落。其實你的大市場還在中國,是中國的消費者一直在默默地支持你。

親愛的聯想,這些年來,除了讓外界知道你是世界第二大的PC製造商以外,你就是改了一次名字,並且那個充滿拉丁風格的名字國人還念不習慣。請不要太過於迷信那些經濟時代裡的玄學,換個名字充其量只能喧囂一時,真正要走得長遠,需要的還是一種求索。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親愛的聯想,其實你在我們心裡依然年輕。

加油!聯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