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這次國產乘波飛行器試驗成功意義重大?專家這句話很提氣

為何這次國產乘波飛行器試驗成功意義重大?專家這句話很提氣

據媒體報道,我方首款高超音速乘波體飛行器測試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款先進武器是高超音速武器當中的一種,且和以往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相比,有非常出眾的優勢。即可以選擇使用新一代的乘波體外形,來達到相對較小的體積和足夠強的性能,這樣的優勢就是讓高超音速打擊武器可以被普通的戰機攜帶,而不必像之前一樣,只能被大型火箭、轟炸機攜帶。且乘波體飛行器因為主要在80千米以上的亞軌道飛行,這樣可以極大的降低被攔截的概率,因為絕大多數國家都無法攔截這種高度的武器,即使是美國想攔截難度也極大,畢竟其大氣層內的攔截彈雖然可以達到185千米的射高,但成本實在太高。

為何這次國產乘波飛行器試驗成功意義重大?專家這句話很提氣

乘波體飛行器主要理論就是我方火箭專家錢學森提出的“錢學森彈道”,這種彈道可以保證飛行器以“滑翔-彈道”的模式執行作戰任務,一枚10噸級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航程都很可能達到5000千米以上,如果是打擊目標在2000千米以內,飛行器的重量完全有可能縮減到2噸以內,這樣即使是普通的戰機也能攜帶兩到四枚。普通戰機都可以攜帶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的意義無疑是非常大的,之前所有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都需要火箭或者大型轟炸機發射,甚至必須作為彈道導彈的彈頭使用,這樣實際上消耗了極大的資源,同時相對以往的普通導彈又沒有碾壓性的優勢,可見這種乘波體飛行器的意義。

為何這次國產乘波飛行器試驗成功意義重大?專家這句話很提氣

此外,此次高超音速打擊武器測試成功,意味著我軍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很可能在數年以內就服役第二款,相對於普通武器而言,高超音速打擊武器速度更快,打擊能力更強,且乘波體武器帶來的小體積優勢讓我軍在這方面優勢可以達到極大的地步,比美軍同類型的武器還要快得多。美軍同類型的武器剛剛開始研發,預計到2020年才能第一次測試,最快裝備要到2022年,而我軍2020年就可以裝備這種先進武器了,在保證足夠強大打擊能力的同時,也可以獲得對美軍的優勢,美軍的問題就在於對武器的研發起步太遲,且理論不如我軍完善。

為何這次國產乘波飛行器試驗成功意義重大?專家這句話很提氣

此次的高超音速飛行器測試對於我軍而言是一個極大的突破,隨著我軍的一系列先進武器服役,我軍在高超音速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準,在同時裝備數種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的情況下,即使美軍研發出一兩款攔截武器,對我軍也無法形成絕對優勢,主要就是多款不同武器的攔截方式極其複雜,且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的攔截本來就極難,我軍數種武器聯合進行打擊,美軍根本無法抵禦。這次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的研發成果對於美軍來說意義甚至不亞於俄羅斯之前薩爾瑪特導彈試射,雖然體積較小,但這款武器帶來的威脅甚至還要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