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博物馆的秘密

欧洲博物馆的秘密

有旅游书上称老博物馆是欧洲第二座真正意义上的为博物馆而建的建筑。建筑师申克尔和王储、未来的弗里德里克·威廉四世都领会国王弗里德里克·威廉三世的意图,王储亲自画出草图,申克尔更是极力发挥他对希腊罗马建筑语汇的创新,为老国王建构起这座宏大纪念碑。

远远望去,老博物馆正立面的18 根爱奥尼亚希腊高柱一字排开,非常有气势。有八根柱子宽的台阶两边是两尊铜雕:左侧是“屠狮者”;右侧是“亚马逊女战士”。抬望眼,巨柱上的横檐上有一行粗大的铸铁字:“FRIDERICVS GVILHELMVS III. STVDIO ANTIQVITATIS OMNIGENAE ET ARTIVM LIBERALIVM MVSEVM CONSTITVIT MDCCCXXVIII”(拉丁语:弗里德里克·威廉三世建此博物馆于1828年以供研究各种古物和自由艺术之用)。房檐上兀立的18只勃兰登堡鹰与立柱相对,它们是统治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的象征,也是德国的象征。

老博物馆前有个很大的石盆,孤零零的,看不出和建筑的关联。它原本应当摆在博物馆里的正中,但因为太大了(6.9米宽),无法运进博物馆。犯这种低级错误,很不像是做事严谨的德国人的风格。“二战”接近尾声,盟军已经发起反攻,一辆油罐车在博物馆前爆炸,将建筑严重损毁。后来东德政府将博物馆按照申克尔的设计修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柱廊后,与宽台阶相对应的正中部分,以玻璃幕墙代替。我个人很喜欢这个设计,感觉宏大的正立面因此变得轻盈了。

步入正厅,会发现博物馆竟然是个内圆外方的结构,好像一个圆球被放在长方形的盒子里。对罗马建筑一往情深的申克尔是想模仿罗马的万神殿,但是附近的柏林教堂和王宫都有穹顶,这里再用圆形,就重复了,所以申克尔就在外面做了个方形外衣。一进大厅,很自然就会向穹顶上看,因为光线从上面倾斜而下。两层高的大殿,上部是规则几何形的藻井装饰,下部环绕着20根科林斯立柱,立柱间陈列着雕像。

两侧楼梯直通二层,上去可以向下从另一角度欣赏圆厅。但是四周的墙面空荡荡的。那里原有申克尔亲自绘制的壁画,墙体因爆炸被毁后,画作荡然无存。只是在印刷与绘画美术馆中(见《导览》之“文化广场”),还藏有申克尔的草图。

博物馆的第一位馆长是考古学家格哈德。在他的主持下,博物馆的收藏不局限于古代艺术品,而是扩展到有助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便开展科学研究。他主持撰写有系统的馆藏文物目录,今天的研究者还在使用。

不过,之后老博物馆的藏品和后面几座博物馆之间几经调换,现在专门展览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和古罗马的艺术品。展品包括从希腊、罗马、埃及、小亚细亚出土的日常用具、饰品、武器、钱币、墓葬画像,还有很多古罗马帝王和名人的雕像,此外还有一个专门展示古代性文化的展厅。

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德良皇帝别墅餐厅地板上的马赛克镶嵌画,全用各色小石头(或玻璃)镶嵌构成,表现了一对半人半马和三只猎食动物搏斗人场面。其中女性半人马已经在动物的利爪下奄奄一息,男性半人马则正端起一块巨石砸向那只被血味激狂了的豹子。这是古罗马遗留下来的最著名、最精美的一幅马赛克画。画面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张力,不知当年的古罗马人怎么能看着这样的画吞咽食物。但据猜测,这幅画应当是脱胎于希腊的画作或马赛克作品。马赛克镶嵌最精彩的是颜色的过渡,这张画上的半人马,尤其是男性上身和马的肌肉部分,用色差变化很小的石子(或玻璃)拼贴起来,仔细看每块小方块的选择都恰到好处,整体才会有如此强的立体感。

古罗马的丧葬是这里的一个重要主题。说明文字很详细,如果你有时间仔细看,会渐渐体会出展品不多的好处:排列疏朗,观众不密集,能静下心来慢慢欣赏。在卢浮宫和大英帝国博物馆这样的大博物馆,人流穿梭,藏品浩如烟海,根本不可能仔细看每一个展品,细小的东西连瞥一眼都顾不上。能这样踏踏实实、安安静静了解古罗马的细节,当然是很大的享受。

法尤姆的墓葬肖像画虽然出土于埃及的法尤姆绿洲,但当时这里被罗马人统治。因而原来用金面罩覆盖的遗体,那时改用深受罗马风格影响的绘于木板上的肖像画代替。肖像画中有位着紫衣的女子,她的波浪发式在当时是很时髦的,耳环和两串项链表明了其富裕的家庭背景。她温情而略带惆怅的目光以及饱满的双唇如此真切,然而在绘制此画时这些都已不在人间。

如果你对希腊和罗马史稍有了解,知道几位最知名的政治家和皇帝,可以看到他们的雕像,以及隐藏在面容下的个性。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皇帝塑像都是陈列在古罗马帝国公众场所,是帝国政治统治权力的象征,都颇为威武。但是绿恺撒胸像却淡化了附着在政治领袖身上的英雄主义气质。我们看到的恺撒面容憔悴,显得忧郁而苍老。雕像是用一种产自埃及的深色杂砂岩雕刻的,很细致地表现了他眉间的皱纹和下陷的双颊。可惜他的眼睛是后代人安置的,无法想象他的眼神。同样很人性化的胸像还有哈德良皇帝的。绿恺撒旁边是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她头戴托勒密时代的王冠,面孔娴静安详,和后世人们想象中先后迷惑住了两位古罗马领袖(恺撒大帝和安东尼)的妖冶风骚完全不同,以致不仔细看说明文字就会错过雕像。但是此像制于她生活的时代,陈列于罗马南部的私人别墅中,应当是可信的。

此外,还有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人物伯里克利略微残缺的头像,在土耳其发现的一尊很优雅的阿佛洛狄特陶像,以及被称为“柏林竞技者”的希腊雕像,都非常值得细细观赏。

【内容简介】

柏林,普鲁士精心打造的国都,德意志帝国腾飞的中枢,一个哲学之国的大脑和心灵,在“二战”中化为废墟,在“冷战”中被割裂,使“柏林墙”成为柏林人生离死别的记忆。

今天的柏林已从灰烬中重生,再次成为经济大国之都,欧洲绿地面积最大的环保“绿肺”、汇聚奇幻建筑设计之城,将惨痛往昔化为独具活力的创意源泉和旅游资源。

让我们通过这本书,一起分享它曾经辉煌的文化、它的高傲、挣扎和绝望以及它在重生中迸发的激情。

欧洲博物馆的秘密

《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郑实著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来源丨《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