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绵阳旅游(scmylyj)长按复制
OR 点标题下方蓝字“绵阳旅游”关注

平武古称龙州,

郡连氐羌,境带灵山,其地四塞,山川重阻。

峭壁云栈,联属百里,

五关设险,六阁悬崖,夷夏襟喉,川蜀保障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周秦时期,平武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北魏后期到中华民国初期,其间有1100余年的郡、州、府治地。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东吴灭亡,天下归晋,朝廷乃更广武县名为平武县,此为县境内第一次以“平武”为名。“平武”之名,系取“阴平”之“平”与“广武”之“武”组合而成,乃“天下从此太平,永远休兵罢武”之意。

龙安府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谁凿鸿蒙一线开?盘空鸟道傍岩隈。

遥通隔岸缘绳度,忽断悬崖接栈来。

树杪穿云疑作雪,石横障水激成雷。

只因锁钥西陲重,不惜流沙远堠台。

这是清初龙安知府、浙江人翁佶的《小河道中诗》。形象地描述了地处涪江上游崇山峻岭之中的龙安府地理环境的险峻和战略地位的重要。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龙安府治地位于今平武县龙安镇,明清时一直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城池建好后,龙州军民千户所、龙州宣抚司、龙安府及平武县都设治于此。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龙安府是明、清至中华民国初设置于今四川省绵阳市北部及广元市西部一带的一个二级政区,治所在今平武县城龙安镇。

明清两代,龙安府境域整体稳定,略有变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平武、江油、北川、青川四县(市)。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还一度管辖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和松潘厅。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改土归流 龙州升格龙安府

龙安府的建置始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平定龙州宣抚司宣抚使薛兆乾叛乱之后,朝廷对龙州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明代古城墙

龙安府的得名,是取“薛氏土司叛乱已经平定,龙州从此安宁”之意。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龙安府“取龙州安辑之义也”。安辑之意为安定、使安定。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五十一记载:“龙安府……向为龙门州郡,元弃为龙州宣慰司。国朝嘉靖四十五年改流,系以安字。”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明代古建筑群—报恩寺

龙安府初设时,下辖江油、石泉二县及青川守御千户所,以及境内被降级、分设、迁徙的薛、王、李诸姓土司。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四月,龙安府新置宁武县附郭(与府同治一城)。

历时二十四年,龙安府设立附郭首县平武,达成建置“标准化”,标志着改土归流的成功。

辖地瘦身,龙安府归于寂寞

明朝的龙安府版图,像极了一个嚣张的胖子,除了背后动不得的雪山,伸向别处的都是武功招式。明末清初的动乱,给了中央政府治理这个胖子的机遇。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明、清龙安府地图对比

清朝建立后,仍设龙安府。

顺治六年(1649),境内各土司归顺,仍各授原职袭任。

顺治十年(1653),省江油县入平武县。

顺治十六年(1659),并青川守御千户所入平武县。

康熙元年(1662),复置江油县,仍隶龙安府。

雍正七年(1729)拨松潘卫隶龙安府。

雍正九年(1731),拨绵州彰明县(今江油市之一部,治今江油市彰明镇涪江西,1958年与江油县合并)隶龙安府,并改松潘卫为松潘厅。时龙安府辖平武、江油、彰明、石泉四县,松潘一厅,及平武县境内的黄羊关土长官司、阳地隘口土通判、龙溪堡土知事和石泉县境内的坝底堡、艾林堡等土司,此为龙安府极盛的黄金时期。

乾隆二十五年(1760)松潘厅由散厅升为直隶厅,直隶于省,龙安府仍辖平、江、彰、石四县及各土司。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西城门

清初,江油、彰明都曾经因为人口大幅度减损而被裁撤,养足了精气神之后,全部归于龙安府之下。兵燹之后,生民重聚,这边的里,那边的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王朝的舆图板块。龙安府伸向川北的胳膊讪讪地缩回来了,挤到岷江边的肥膘被茂州不客气地挤回,楔入绵州的马步踩着彰明,站得极稳极深,以前的种种嚣张,化作不伤人的小拳头,向身后无人处捣得更深。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康熙年间《四川总志》载龙安府图

涪江干游,至此霍然有了脊柱的感觉,龙安山河变得更清晰。就像要完成一种历史的宿命,龙安府及首县平武,清朝中后期以来,地位却是逐步削弱。乾隆年间,因龙安学子多属寒士,平武、石泉两县山川险阻,道路迢遥,为方便学子参加“府试”和“院试”,始设“考棚”于江油县城(今武都镇)。此后,龙安府知府多借江油“考棚”为临时府署,而不常驻平武。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除龙安府。府辖各县隶川西道(次年改称西川道)。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到中华民国二年(1913),龙安府共存在了347年。龙安府大部分时间所辖平武、江油、彰明、石泉四县,民间俗称“龙四属”。

因平武县为龙安府首县,是府治所在,民间至今仍然称平武县境域为“龙安山河”,平武县县城所在地至今仍叫龙安镇。

「绵州那些事儿」平武的前世今生!从嚣张的“胖子”到安静的“汉子”!

-或许你还喜欢看-

绵阳旅游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