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再升級 「稻」換「荷」與鱉共舞

蘭溪廣電融媒體(記者 徐悅翔)

水產養殖再升級 “稻”換“荷”與鱉共舞

養鱉大夥都知道,整一大池子水,完了往裡面養鱉,定時投餌清理。說笑了,當然沒有這麼簡單。不過啊,在咱們蘭溪市,有一位養鱉戶叫徐少平,他啊,就不愛走常規養殖套路,他喜歡創新,從最初的溫室養鱉到後來的生態養殖,再到前些年的稻鱉共養,他都“玩”了個遍。今年,徐少平通過技術改良,又開創了全新的養鱉模式——荷鱉共養。

在蘭溪少平水產養殖場,記者看到了大片荷花塘,荷花塘內,荷花正開得繁茂。

原來的稻鱉共生雖然綠色環保,且兼具經濟效益,但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水稻一年兩熟,割稻後,第二年就得重新翻耕播種,不僅如此,一到冬天,稻田空置,甲魚入土冬眠,待到第二年開春時,犁地又成了大問題。機械犁地吧,怕傷著甲魚,牲畜犁地吧,耗時費勁。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徐少平想出了“稻”換“荷”的方案。

水產養殖再升級 “稻”換“荷”與鱉共舞

徐少平說:“我用的是水果蓮,為了提高鱉的品質,又想比種田稍微省力點,一次種下去就每年都會有的,種水稻不行,所以我改種水果蓮和鱉共生(這樣的模式)。”

荷花與水稻不同,一次成型,年年開花結果。這樣一來,自然省卻了二次耕種的麻煩,也不再有如何犁地的困擾。

不僅如此,徐少平算了一筆賬,現在荷花塘裡的水果蓮,平均每畝產量在兩三千個,市面上蓮蓬價格按一塊錢一個算,每畝地能有2000多塊錢經濟效益,而水稻滿打滿算畝產量在一千斤左右,也就千把出頭的效益,哪個更好,一目瞭然。

徐少平還說:“水果蓮,按照現在市場價,批發價,如果種得好,一塊一個,可能比種水稻要好,一畝田摘個兩三千個肯定有的,這個鱉就像在野外塘裡一樣,野生鱉一樣的,主要是環境好。”

水產養殖再升級 “稻”換“荷”與鱉共舞

如徐少平所說,荷鱉共養,不僅能解決稻鱉共養存在的一些客觀弊端,最重要的,還能延續這類養殖模式的最大特點——模擬野生環境,保證甲魚的品質,做到動植物共生,相互循環,互惠互利。

市漁政站站長梅新貴說:“應該說它甲魚的糞便,可以通過蓮藕的吸收,也起到淨化作用,蓮藕也可以增肥,使蓮藕產量更高。”

水產養殖再升級 “稻”換“荷”與鱉共舞

“稻”改“荷”的改良優化,獲得了漁政站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徐少平在生態養殖上不斷摸索,不斷創新,正是蘭溪市從傳統粗放型水產養殖向優質環保創新型水產養殖不斷跨步的一個縮影,是漁業轉型升級實踐的一次成功範例。

水產養殖再升級 “稻”換“荷”與鱉共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