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从西安踏上去上海的高铁,放松心情的同时一览佘山美景


初秋的长安城,依然是酷暑高温,风缺雨少,大半年的奔波,也够辛苦了,适当的给自己放个小长假,去外面看看。这次我的目的地就是上海,没想到坐高铁来上海,刚从车站出来,就遇到了凉爽的大雨,真是天公作美,出行太顺利了,因为我怕来这里又是大太阳的天气。找了个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饭,饭后雨竟然停了,我打车就往松江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走,准备就住在附近,第二天再去看看景。

第二天天还在下小雨,饭后我就去爬佘山,首先,我们得了解它的由来,据说佘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佘太君到过此地而名,传说宋朝佘太君曾到这里住过,人们仰慕杨家功业,遂以太君之姓名山。一说东汉佘姓将军隐居此地而名,传说东汉有一名佘姓将军,功成名就后,隐居此片幽寂的山林,后人便以将军之姓名山,现东佘山有佘将军庙。还有一种就是神话传说了,说起来还有点长。

一说王母斩蛇造"佘山"。相传很久以前,上海一带没有土地,当时峨嵋山有青、黄两条巨蟒经过千年修炼同时得道升天。有年八月十五,它们偷饮了三口瑶池仙水成了真龙,仍不知足,继续偷喝,被王母娘娘派人打出瑶池,放逐东海栖身。一路上,它们互相埋怨、斗打,闹得昏天黑地,连降3月暴雨,地上百姓顿遭大难。{接下文}


{接上文}东海龙王急禀明玉帝,玉帝与王母知悉后大怒,命令雷公电母火速轰击,在雷电轰击下,他们随即现出了蛇形,坠地而亡,变成了两座山。青蛇坠落西边,成了西蛇山,黄蛇坠落东边,成了东蛇山。后人因"蛇"字不吉利,遂改称"佘山"。

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上海西郊松江区境内,距市中心30公里,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占地401公顷。园内十二座山峰犹如十二颗大小不等的翡翠从西南趋向东北,蜿蜒连绵13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曾一度辟为植物园,后因"文革"被迫停建,1993年由中国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园林佛香泉、洗心泉、三冷泉与摩崖石刻、眉公钓鱼矶交相映辉;骑龙堰、涌月台、木鱼石与透道者塔、天马斜塔相映成趣。山上远东第一大教堂与中国一流的天文台融为一体;山下森林百鸟苑、空中缆车、旱地雪撬集于一地。登高远眺,九峰三泖,山山玲珑,胜迹相连,如入画卷;漫步林间,桃红柳绿,处处俏丽,景景娇艳,胜似云间。


历年先后建成了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西山园,小昆山园,建成了佘山索道、旱地雪撬、森林百鸟苑,森林宾馆,森林饭店等一大批景点及高档次的森林旅游服务设施。已成为一个集森林旅游,园林绿化为一体的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多年来,佘山度假区始终把握"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积极贯彻为上海都市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宗旨。

虽说喜欢阴雨后的天气凉爽,但依然接受不了那潮湿般的闷热,不知是什么原因,即使没有了太阳,阴天的超闷也使人够呛,所以走马观花般地,很快就把四处给跑遍了。可以这么说,潮湿帮了大忙,因此不是看景,是走路,只图尽快走到终点,出了门打个车子回旅馆休息。

晚上回来抢购了第二天回西安的机票,从佘山回来,傍晚又出去乘地铁逛了逛人民广场,外滩和陆家嘴,返回来在徐家汇吃过夜饭就回旅馆休息了。第二天五点半起来洗漱完毕就退房,乘地铁跑去新场看望我的表弟,他在这里工作,七八年来很少见面,难得相遇一次。


上海这些年的发展日新月异,来这里还是因为怀念过去的岁月,过去的人和事,浦东新区有个三林镇,记得在浦东大开发的时候,经常晚上去三林镇看新款的手机,那时候工资低,家里穷,挣点钱除了吃以外,剩下的一分都舍不得花,每次看见人家都拿着名牌手机真羡慕,于是每晚下班就去镇上看看过过瘾。而今在林恒路,上南路一带,都找不到过去的踪迹了,这里已经变得很陌生。

三四天的小长假,很快就这样过去了,有一些意犹未尽,本打算在佘山下来再去乘坐海航线班车去海边看看大海的,可是时间不允许了,这次在上海转了一圈,既没有顾上品尝南翔小笼包子,也忘了抽时间买些蟹壳黄带回家,没事的,我还会回来的,下回忘不了。

还记得去年秋天过中秋节的清晰场面,而今,中秋节也离我们不远了。去年过完春节后不久,我回西安写了一首《长安春早》的诗:“雨润桃花昨夜开,步履取景,清香扑鼻来。郊外园林自然静,楼阁深处人挤人。来去方知时如箭,转眼之间,春花已开草绿满长安。”时间过得真快啊!希望我们在除了认真对待工作的同时,也认真的看待我们的身体,劳逸结合。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编辑/运营人员:小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